考 OW 去哪里好?

考 OW 去哪里好?,第1张

菲律宾是初级潜水的圣地,如果你想要考取潜水证,这里会是最佳选择。而我觉得长滩岛是考ow的最佳地点。

今年国庆我在长滩岛考的ow,最后我因为身体原因半路弃考了,所以我只能把那几天仅有的一些经验分享。

OW全称是Open Water,是潜水证里的入门级别证书,下潜深度18米。

整个考证过程,包括了平静水域+4次开放水域+笔试

第一天教的内容是安装装备、穿脱装备、检查装备、水底呼吸、寻回调节器、口腔排水、面镜排水……因为看过了视频课程,所以前面的都很顺利get,到了面镜排水就真是要命。

半面镜排水的意义在于,在海里潜水时,面镜一定会入水,所以一定要学会半面镜排水,这是极其常用的。

而全面镜排水和摘除面镜1分钟则是危险情况了,比如潜水时被潜伴的脚蹼踢飞面镜,你得找回来、带上、排水。就这个动作,我试了好多遍,每一次都会呛水和喝水。

第二天上午,练出了“水底睁眼”+“封闭鼻腔”的方法。原来在水里睁眼也并没有那么可怕,难受两三秒就会完全适应。只是眼睛只能在空气中对焦,水底密度不同,无法对焦,所以视线会模糊。再加上无论在陆地上还是在水里,都只用嘴巴呼吸,像鼻塞一样把鼻腔封闭掉,就无论如何都不会呛水了。鼻子喷气排水的时候,短促有力的“擤鼻涕”法又要比绵长缓慢的“呼气法”更加容易避免呛水。结合以上两点,面镜排水就不成问题了,试了好几次,都顺利过关。

下午终于进入开一,海底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不要说欣赏景色了,完完全全就老老实实呆着,什么都不想看。

从船上下去的时候,要学会背翻式入水。背对着大海坐在船沿上,右手按住面镜和调节器,左手护住后脑勺,向后翻滚。我睁着眼睛企图看清翻落时的景象,无奈自由落体速度实在是快,向后仰过去的时候,风景直接在眼前模糊旋转,嘛都看不见。只听“扑通”一声,视线内就是海水了,不消1秒,海水从眼前消失,我浮上了水面,面对浪花一朵朵。

开一是在水底5米考半面镜排水、寻找呼吸管和中性浮力。

第三天,按照计划,应该是开二三四。但是开二的时候,海底全面镜排水顺利get,中性浮力虽然可以构建,但总是不稳定,趴平游动极其困难,核心力量太弱,完全趴不下去。晕浪属性再一加持,胃里总有一股气要冲出来。迫于无奈,只能朝教练做出胃有问题的手势,返回水面。

缓过来之后,考虑坐飞机前18小时不能潜水,只能和教练说,考不下去了,下次再来了。

在我看来,一场旅行可以始于在书中瞥见一道夕阳光辉,便下定决心走出去的那一刻;可以始于拎起行李,终于上了飞机的那一刻。但一场旅行,却从不存在真正结束的时刻,因为我们还有记忆。

每一次归来,这场永不结束的记忆之旅就拉开序幕。它比旅行本身更加强大,可以让你在不开心时,想起有一种快乐是在路上。可以让你在禁不住问自己想要过哪一种人生时,从过往旅行中截取一个片段,说:我想过这一种。

随时随地咀嚼过去,我们都拥有这种能力。悲伤时,在记忆中洞见美好;痛苦时,在过去里寻找共鸣。而那些与旅行有关的记忆,我将之称为“云游记忆”。它是一种旅行过后“添油加醋”般的回忆,有那些关于目的地的描述,更有那些当时不曾想能够记住,过了很久却发现印象深刻的瞬间。

为了防止忘记,我打算把自己的“云游记忆”都写下来,如果你也闲得慌,也可以跟着我的文字云游一番,祝你玩的开心!

我们已知的地球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在菲律宾东部,至于到底有多深我记不住,但我记得如果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放进去也完全填不满它。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才忽然明白,原来,比山还高的是海。

山和海哪个更让我痴迷,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但在菲律宾,绝对适合找到答案:这个由7000多个大大小小岛屿组成的群岛,充满了无数迷人海域、动不动就喷发的活火山以及辽阔的热带雨林,虽然只有1/4的岛屿拥有姓名,但仅仅这些,就足以让不同类型的旅行爱好者趋之若鹜。

然而,最初来到这里的动力,并不是因为痴迷于山海,急于为心目中的山与海评个高低。只是因为机票实在太便宜了!!!上海往返宿雾(Cebu)只要470元,这个价格只能单程从上海回一趟福建老家。

2019年11月初,揣着不多的钱,按着激动的心,在出发的前两三天,我和共同话题超多,到现在还常常聊天聊到天亮的好朋友Ana制定了旅行计划:先去潜水圣地薄荷岛,我考开放水域潜水证,她自由闲逛;再去一个小众岛屿——甘米银,在那里摩托环岛、爬雨林火山、赏瀑布、泡温泉。安排的好像很精彩,却没预料到,这趟旅程的开端,并不那么让人享受。

每到一个新地方,都会有一种短暂的不适应,在我们扑向自然之前,首先落脚在菲律宾第二大城市——宿雾(Cebu),这里明显存在的贫富差距,资源分配不均,令人窒息的 汽车 尾气,更加深了我们的不适应感。

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司机百无聊赖地拍开了车上的电台。一种由英语、西语、本地语揉制而成的陌生语言,马上噼里啪啦地在耳边响起。我和Ana试图从中辨认那些来自几百年前的模糊不清的西语和英文单词,最终断定完全能听懂的是广告中一个男人“啊啊啊”的尖叫声,不禁哈哈大笑。

电台停歇时,司机开始了他的七弯八拐之旅,并在我们惊呼怎么总绕路同时,找各种我们听不太懂的理由说“此路不通”。辗转到了目的地,我们发现车费并没有多贵,怪不得司机会想尽办法绕路。

一下车, 汽车 尾气扑面而来,五颜六色的突突车与路人角逐者过马路的优先权,我们走在凌乱晦暗的街道上,寻找着提前预定的酒店。

酒店敞亮的落地窗,把世界分成两部分:窗内这部分,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前台姐姐温柔细致地安排着一切。窗外的那部分,凌乱无序,尾气肆虐,一位大叔从一盘喝过的饮料瓶里挨个收集残存汁液,并熟练地倒入自备的玻璃瓶中,用途不得而知。

圣诞节快到了,我们在街角精致的咖啡店里,享用与出租车同价的早餐。在夏天的冷气中,一边听着圣诞歌曲,一边啜饮咖啡,时不时撕扯着 Pancake,周围那些只有在旅行第一天能够感受到的细枝末节在互相拉扯着,让我们不禁感叹:我们到底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呀!

接下来一整天,我们都被这种不适应打倒,几乎整天都在睡梦中疲惫度过,直到第二天乘船出发去薄荷岛(又称:保和岛Bohol)。

【交通指南】

宿务Pier1码头—乘船1小时(500P)—薄荷岛塔比拉兰码头—乘突突车1小时(300P)—薄荷岛Alona Beach

可以找到千百个不潜水的理由,怕死是第一个,但好奇心足以打败内心大部分的恐惧。之前听说,大海是有情绪的,就好奇身处其中的感觉和看照片有什么不同。于是,潜水成了我必须体验的项目,Ana 对水下世界毫无兴趣,但一时找不到想去的地方,便按原计划和我一起去了薄荷岛。

我们住在受到无数旅行攻略赞誉的 Alona beach,但到了这里的第一感受是为这里完整便利的商业化程度而感到失望,当地人没日没夜地大声叫卖着各种 旅游 资源,大海在游客纷沓而来的脚步声中大打折扣。

虽然失望,但完全不影响我们在海边日出的照耀下,当一回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住在海边的最大好处就是有动力早起,我们连续几天奔向第一道曙光,一边用脚掌拥抱海浪,一边和狗狗一起晨练。同时不忘陪着鸽子在沙滩上反复巡逻,沿着椰子树上的砍痕学习如何爬树,趁着清晨不多的人流量,吸收掉这片海滩的最后几丝静谧。

享受完清晨之后,我告别Ana,独自跑到7公里以外的 Doljo 海滩,开始我的水肺潜水课程。只是摩托尾气和灰尘让晨跑在这里变成一件很不 健康 的事,第二天马上改乘潜店安排的摆渡车。

要想拿到第一张入门潜水证书,必须通过理论考试、泳池课程以及四次开放水域潜水。作为一个不会游泳、高度近视的深海小白,学潜水对自己、对教练都是一个挑战。因为水性太差,当意识到所有问题都只能在水下解决的时候,我才发现想要享受学习过程,对我来说简直不可能。

第一次下海,呛水时海水在五官里串味的不舒服感已经忘的差不多了,但海星在脚底下蠕动,游鱼在身边逡巡,所有物体因水中的折射比实际距离更近,好像一游动就会碰到水底小生物的那种感觉却一直记得。因为无法控制肢体动作,生怕撞到它们的心理加深了我的恐惧感。

胆小的鱼被我散发在水中的气泡和庞然身影逼进水草,胆大的鱼偶尔与我对视,投下一些小白眼之后,转身一扭就消失了。看到水性好的同学已经掌握所有技巧,无聊地在原地吐着泡泡玩。我一边羡慕着,一边被动地感受着海里的情绪,终于定下心来的我,牵着辅助绳,却被正在产卵的鱼妈狠狠啄了几下。这充分证实了海里的确有情绪,情绪还大的很!

一整天训练结束,我坐在返程的船上,疲惫地问着教练和助教:“你们都是一开始就很享受潜水的吗?”

“当然啦,你不是吗?”

我不是啊,我正心想着以后再也不潜水了。换了一种呼吸模式,需要忘记掉自己有鼻子这个事实,自己难受不说,还惊扰了水下原本有的宁静,这种行为难道不自私吗。

然而不到一天,我的想法就改变了。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吸气就觉得身体往上浮,一吐气就下沉,整个肺部都是氧气味,睁眼就是我还在海里的幻象,阳光透过水面折射出的光线笼罩着我,而我依然悬浮在水中央,这种感觉居然非常好。自私就自私吧,似乎想起了助教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就是怕碰到海星才要拼命努力啊。已经没有退路了,既然心还在海底,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负责任地享受。

第二天一早,我迎来了考核中的最后一潜。下海前花了半小时,针对自己的弱点,把学到的技巧在脑海中梳理了一遍,比如为了防止屁股先着地失去重心,要么趴着下降,要么收紧核心这样的小细节。之前下水前还会犹豫,这次却有点期待。

不知道是不是提前考完了试,不用再抹脖子假装没气快死了,也不用憋一口气上升到水面口吹BCD了,压力全无。于是,终于开始享受潜水。

薄荷岛的Doljo潜点,有一座迷幻峭壁,这是我前一天游到一半,还未形成印象的地方。顺着教练指指点点,我下潜了15米左右,终于能够从不同角度欣赏这片峭壁,上升时抬头看见由珊瑚和不同的鱼组成的山,海洋生物的密集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一种自成一派的层次感。少了之前的慌乱,此时的我像置身于幻梦一样,整个人都不舍得出来。即使曾经后悔过无数次,但这一刻足以将此前的犹疑一笔勾销。

最终,我还是开开心心地拿了潜水证书,激动地发了个朋友圈,炫耀自己也是有资格下潜18米玩fun pe的人了。但其实还是想着,一定要回来学会游泳,下次才好意思下海,不然实在太不过瘾了。

1、提前做好理论知识储备: 报名之前不妨先网上搜搜PADI的OW教学理论视频看起来(该放弃时就放弃)。

2、寻找适合自己的潜店和教练: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到薄荷岛再去找潜店,近距离沟通之后,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潜导,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潜水学习计划。

3、不会游泳一定要提前在泳池测试水性,明确知道自己在水下会面临什么问题: 这是教学内容一定会包含的第一项测验 ,也许因为我没有提前沟通,临时分派给我教练也是个新手,大概太信任我的水平 ,就没测试我的水性,直接开始泳池潜水课程。因为不习惯水中的呼吸模式,我一下水就不知所措地呛水了,接着就紧张地不打招呼直接上升,这在海里是大禁忌,容易得减压病,也会让自己更恐慌。

4、呛水怎么办: 如果怕喝水,可以试试提前在陆地演练好只用嘴巴呼吸模式,不用鼻子呼气,也不憋气,保持缓慢深长的呼吸。不幸呛水时也不用慌张,优雅地喝掉,继续用嘴巴保持缓慢深长的呼吸就好了。

5、相信自己很安全: 所有学习和考核的内容都是为了应对极端的危险情况,最不济的情况就是呛水难受,呼吸不顺畅难受,手脚不停使唤难受,但只要气瓶里有一口气在,fun pe 还是很安全的。

6、负责任地潜水: 谨记下海礼仪:不制造垃圾,不触碰海洋生物,别涂化学防晒霜,因为会伤害到珊瑚礁和水下生物。

7、算了,没事还是先学游泳吧!对自己负责,对潜伴负责,对水下小生物负责。

我很佩服薄荷岛当地人的勤劳程度,没日没夜地吆喝,起早贪黑地载客,有人干脆直接睡在突突车上。虽然这种勤奋常常让 Ana不堪其扰,并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海边喝喝椰子看看夕阳,其余时间待在酒店里思考人生。

但在薄荷岛,努力工作的不仅仅是当地人。2017年8月,菲律宾政府推出了针对中国团体游客、商人和参会代表的落地签政策,还增加了中国、韩国、美国等主要游客市场之间的往来航班。许多中国老板趁势在薄荷岛开了潜店、民宿及餐厅,并雇佣当地人作为员工。

当地人似乎也挺享受这样的日子,一边维持着日常生活,一边矜矜业业地干活,时不时地夸着老板。而对中国游客来说,最佳好处就是走到哪里没网了,随便连上一个中国餐厅wifi,密码打上8个8,基本上可以连接成功。

夜晚散步在 Alona beach,依稀可见被海浪冲上岸的大海星。偶尔可以遇到当地人在论杯卖味道一般的海胆,很聪明的策略,因为如果论只卖,游客吃了一只就不会想吃第二只了。

在学习潜水的间隙,我认识了潜店的一位当地司机朋友 Jonas,当时只是随口问了一下路,他便回家查好了各种交通方式,手写在纸上第二天拿给我,印象深刻。

他住在潜店附近,课后去海边散步时,他在家里看到我就招呼我去参观他的家,并热情介绍他的老婆和孙子,还很可爱地从家里阁楼上掏出一个保存良好的月饼盒子说:这是我一个北京朋友从中国带给我的月饼,他以前住在我家哦。月饼我孙子特别喜欢吃,以后你再来不如也带一盒给我吧。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是这么奇妙,不管目的如何,在社交场合加了再多的微信,通常一星期以内就会把所有人都忘光,包括自己在内。而在旅行中,不带任何期待,却能够用这些简简单单的萍水相逢记忆,标记自己的一小段漫无目的的人生。

在没有游客的海边,当地人在滩涂里寻找一种名叫“ambelang”的根茎,他们告诉我这个用来拌成沙拉吃不错,尤其对哺乳期妈妈来说还具有催乳功效。

不可否认, 旅游 业让当地人的生活在短短十几年间变得不同,生活似乎比以前幸福的多。但作为游客,我依然不太喜欢这种快速发展 旅游 经济的地方,它像滴了过多营养液一个劲长高却总不见开花的植株一样,未来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谁也不知道。但我无比希望它能够越来越好,至少希望十年后,水底珊瑚礁依然生机勃勃,海边椰子树依然繁茂,在滩涂里依然找到好吃的沙拉材料。

不过在菲律宾,还是能找到很多尚未完全被游客的品味同化的岛屿,接下来我们想去的甘米银就是其中一座,那里由七座小火山组成,无所不知的百度百科说岛上至少有54种鸟类和24种哺乳动物不存在于地球的其他任一角落。

热带雨林、瀑布温泉、洁白沙滩,游客不多,这些因素都让我们不惜花上大半天,乘突突车、转公交车、再乘4小时的船抵达这座岛。后来发现,它虽称不上富饶,但比起薄荷岛确实更让我们感到兴奋,以至于后悔没有早点去,至于那里到底有什么好玩的,下次再说。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6273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