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京古刑场:从柴市口、西门再到菜市口,无一不在闹市区

探秘北京古刑场:从柴市口、西门再到菜市口,无一不在闹市区,第1张

刑场指行刑的场所,一般是指执行死刑的场所。

在明朝以前,元朝北京(时称大都)的刑场在柴市口(今东城区交道口)。西四牌楼简称为西四。它在明朝又叫西市,是处决死囚、或杀或剐的刑场。清朝取代明朝后,将杀伐的刑场,由西四牌楼转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不管元之柴市口,明之西四牌楼,抑或清之菜市口,皆属老北京的交通要道。在闹市区行刑问斩,便于示众。

西四牌楼

漫步西四,已看不见高耸的牌楼了。自从这标志性建筑被拆掉之后,西四牌楼便简称为西四。它在明朝又叫西市,是处决死囚、或杀或剐的刑场。“西四牌楼者,乃历朝行刑之地,所谓戮人于市者也。”

消失了的牌楼,很见过些腥风血雨的。昔日曾专门竖立一根比牌楼还要高的木杆,悬挂被割下的头颅示众。在那个时代,杀人是一种仪式,很有些热闹可看:辚辚作响的囚车,枷锁镣铐的罪犯,乃至赤膊上阵挥舞鬼头大刀的刽子手,故意露出胸毛

中国人爱看热闹,首先是从看杀人开始的,他们不仅迷恋生活,对光天化日之下的死亡同样也充满了兴趣。

西四牌楼,见证过许多大快人心的时刻,譬如凌迟处死武宗时权宦刘瑾,“都人鼓舞称庆,儿童妇女亦以瓦石奋击,争买其肉啖之。”

不管元之柴市口,明之西四牌楼,抑或清之菜市口,皆属老北京的交通要道。它们也见证过一系列千古惨痛的冤假错案。

袁崇焕西市凌迟处死百姓争啖其肉

天启六年(1626年),镇守宁远城的蓟辽总督袁崇焕以弱胜强,击破兵力上占绝对优势的后金大军,取得“宁远大捷”。正是在这次战役中,努尔哈赤中炮受伤,不久后死去。其子皇太极时刻铭记着这“杀父之仇”。

皇太极后人袁崇焕苦战数年,终于意识到有袁崇焕在,北京城就难以攻破。强攻不行,只能智取。皇太极便设了一个“反间计”,故意让战俘在放归前窃听到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的假情报。

崇祯居然钻进了圈套,将袁崇焕轻易定罪:“家属十六岁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配,朕今流他子女妻妾兄弟,释放不问,崇焕本犯置极刑。”皇太极“借刀杀人”成功了。昏君崇祯将己方的一杆战旗给连根拔掉。

袁崇焕死得太惨了。他在西市被凌迟处死,不仅无人哭送,而且遭到痛骂。磔刑照例应剐三千六百刀,皮肉寸断。

市民们不明真相,视之为“汉奸”,争相掏腰包买其肉而食之,以解心头之恨:“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时百姓怨恨,争啖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

比于谦更冤的是袁崇焕。当这一代名将被千刀万剐时,心灵肯定比肉体还要痛苦,晃动在他眼前的是一张张愤怒的面孔。

袁崇焕死后,众叛亲离,无人收尸。多亏他手下的一位佘姓亲兵,趁天黑将其残尸从西四牌楼背回自家的院落,加以掩埋。

这一家人,一直在原地守候着。这一家人,替一城之百姓做着忏悔的事情。三百多年过去,院子还是那个院子,坟墓还是那个坟墓,可守墓人已传至第十七代了。

文天祥柴市口从容就义

在明朝以前,元朝,北京(时称大都)的刑场在柴市口,今东城区交道口。文天祥,这位写有《正气歌》的南宋状元宰相,正是在柴市口,实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最高理想。

文天祥战败后,经过“零丁洋”而被押赴大都兵马司狱中。元世祖忽必烈看重这个人才,让被俘的亡国之君恭帝出面当说客,希望文天祥遵君臣之道而投降。文天祥一见恭帝即泪如雨下,边哭边说:圣驾请回,圣驾请回!很艺术地处理了难题——既给了恭帝面子,又保持了自己的气节。

“君恩”不灵,便动用亲情。唆使文天祥沦落乐坊与妓院的宠妾及宝贝女儿,乞求其救助。文天祥肝胆欲裂,仍硬起心肠给“掌上明珠”回信:“阿爹救不得。”

最后,战无不克的忽必烈只好亲自出马,劝说这位文人:“我很钦佩你的忠烈。但你们的皇帝都归顺我了,你也不妨做我的丞相。我不会亏待你的。”文天祥不屑一顾:“我是大宋的宰相,哪能再为另一个朝廷服务!”“一死之外,别无所求!”

黔驴技穷,忽必烈下令对文天祥执行斩刑。

当囚车驶往柴市口,老百姓纷纷赶来为忠贞不屈的文丞相送行,仅刑场周围就 *** 了一万余人。文天祥戴着镣铐,神色坦然地来到刑场上,恭恭敬敬地朝着正南方拜了几拜,然后从容就义,时年四十七岁。

戊戌六君子菜市口血荐轩辕

清朝取代明朝后,将杀伐的刑场,由西四牌楼转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

光绪皇帝主张变法革新,下诏令谭嗣同从速进京引见,参与新政。变法失败后,他本有机会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逃离北京、流亡海外。然而他认定“中国的新旧两党非闹得流血遍地,国家才有希望”,故有以血自荐轩辕之志:“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倡也。有之,请自嗣同起!”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就是在菜市口被杀害的。谭嗣同的头在被砍下前,还在高呼口号:“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等六君子,使北京的菜市口也出名了。

揭秘古代砍头为什么要秋后问斩?

在小说、电影或者电视剧中,我们有时候会看到:“秋后问斩”,这是对于犯了死罪的囚犯所判的刑。为什么古时候的统治者要选秋天来处诀死囚呢?

“秋后问斩”一词据载始于唐朝,文学作品最早出现于《水浒》英雄传中。追溯中国封建统治时期,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而关于刑杀与时令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古时候,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古代司法工作者认为,天人是合一的,春夏之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人的生死应合于自然。秋天草枯叶落,处决罪犯才合天地萧杀之时。

是在郊外,现在人口膨涨,在郊外找不到合适的刑场,不过政府在郊外还是围了一块一亩三分地,用来枪毙人的,具体在那里,政府保密,我这里也不好明说.有一点,这地方人少,有山坡.还要有一条公路到那里,离市区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6216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