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为啥有个潮汕街?

成都为啥有个潮汕街?,第1张

四川知名学者孙晓芬最新力作《潮人在四川》出版,她希望借此让阆中潮州结为友好城市 四川知名作家、学者孙晓芬女士最新力作《潮人在四川》,近日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潮人遍神州》系列丛书之一,也是继《潮人在深圳》、《潮人在香港》之后,反映潮汕人在巴蜀的历史、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专著。该书经过4年艰苦调研及写作,反映了从北宋至当代四川潮州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众多人物的业绩以及潮汕文化在四川的传承与变化。□ 缘起:蜀潮的千年之恋据孙晓芬考证,四川人陈尧佐入潮做官,是蜀潮两地交流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在川北阆州(今阆中)的陈氏一族在宋代则累世为官,为望族,当时陈尧佐和其兄弟陈尧叟、陈尧咨连中状元,被传为美谈。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将陈氏教子之法演绎成剧本《状元堂陈母教子》。宋真宗年间,陈尧佐被贬潮州。主政潮州后,陈尧佐勤于政事,更将四川成熟儒学传入潮州地区,使潮州掀起尊学、重教之风,开始在此大力推广科举,同时树立孔子和韩愈的形象,唐宪宗时韩愈也被贬潮州。在陈尧佐的努力下,潮州由一个荒蛮之地变为礼教兴盛的“海滨邹鲁”,此后,在南宋年间四川剑南人廖德明也做过潮官。除此之外,苏轼等文人也与潮籍贤人来往颇多,至明代潮籍名臣翁万达、许国佐等人开始入川执政。官员和文人间的来往成为蜀潮交往的发端。□ 融和:共有10万潮人入川据孙晓芬考证,潮人入川大体分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进入四川的潮籍人有10万左右,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过巨大贡献。第一个时期,是清朝前期“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的潮人入川,这次移民持续百余年,潮籍移民主要来自广东境内的程乡(今梅县)、大浦和兴宁,但人数较少。如今在成都的龙潭寺地区、川南自贡、重庆市等地都有这一时期潮人入川的遗迹和后裔聚居。第二个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大量潮籍人士进入四川,大多聚集在重庆地区,其中不乏大艺术家和文学家等精英人士。但这些人大多数,在四川居住一段时间后即离开。第三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时期入川潮人有八大来源,主要有解放大西南进川的潮籍军政人员;20世纪50年代应招进川创建国防工业的潮籍青年;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来川的潮籍人士以及改革开放后进川经商、读书的潮籍华人和华侨等。□ 心愿:希望两市结为连理在该书出版后,孙晓芬有一个大胆设想:让阆中和潮州结为友好城市。“千年前,蜀人入潮为官,开两地交流先河,如今潮州在修建韩愈纪念馆时,又将陈尧佐亭等前代纪念建筑恢复,说明潮州很重视陈尧佐的功绩。”孙晓芬说,“阆中现在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陈尧佐作为古阆中重要人物,不可不提。两地应该以陈尧佐为纽带,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城市关系。”

本文来源于 饶平之窗|www.rp1314.com 原文链接: http://www.rp1314.com/html/huati/20091203/8720.html

如图所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揭阳潮汕机场的航班信息如下:

都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2航站楼出发

PS:航班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航空公司公布为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982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