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哪里,第1张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并不存在,桃花源是虚构出来的。

桃花源记》是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但是关于桃花源的来源有三说:

1、陶渊明家乡庐山的某一座山谷中地处庐山大汉阳峰下,总面积约一万多亩,"桃花源"又称康王谷,是庐山第一长峡谷,全长约15华里,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称,景观特色以幽谷风光取胜,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创作原型所在地,

2、安徽古徽州的黟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是指黟县漳河流域石山至渔亭10公里段。

3、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但是一般都认为,桃花源的原型在湖南省桃源县。这里和桃花源记所描写的境况最符合。

扩展资料: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

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

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

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

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桃花源在重庆东南部的酉阳,是全国众多“桃花源景区”中,与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原型最吻合的景区。

景区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的武陵山区腹地,总面积50平方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户外运动训练基地。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把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人们栖息疲惫心灵的精神家园。 

扩展资料:

景区由古桃源、伏羲洞、酉州古城、桃花源广场、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二酉山世外桃源民俗生态旅游文化主题公园、桃花源风情小镇等部分组成。自古因武陵山地区“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皇命戒律,桃花源在武陵大山沉睡了1600年。

1、伏羲洞全长约2500米,洞宽10∽25米,高度20∽60米。因洞口顶部一块天然巨石板酷似易经中伏羲龙图的平面图案而得名;

2、酉州古城全长1.3公里,土家吊脚楼依山而建,展示了800年州府的恢弘气势,是土家族民俗、建筑、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3、桃花源广场占地8.6万余平方米,是武陵山区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文化广场,在这里,动可舞摆手欢歌,静可觅木叶情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酉阳桃花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8170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 2023-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