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秀英港客船到海安港时间表

海口秀英港客船到海安港时间表,第1张

没有固定时间表,汽车排队上船,满载即开,全天24小时不停航。

全国最大的汽车轮渡码头—海安港(文图)

海安港由海安港(俗称海安老港)、海安新港、粤海铁路北港三部分组成,是全国最大的汽车轮渡码头。海安港、海安新港是汽车轮渡码头,粤海铁路北港是火车轮渡码头。海南侧,即海口市,有两个港口,分别是秀英港和粤海铁路南港,秀英港是汽车轮渡码头,粤海铁路南港是火车轮渡码头。海安侧的海安港、海安新港与海口侧的秀英港相对应,粤海铁路南港与北港相对应。2011年往返琼州海峡的船舶就达56000多艘次,客人1066万人次,车辆155万台次。2013年,徐闻县港口货物吞吐量9306万吨,同比增长13.1%,占湛江全市51.7%。

津门海韵—海安港

海安港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徐闻县海安镇南部海滨,俗称海安老港。东含红坎、排尾角,西嵌三塘角,北吞大水桥溪,南衔琼州海峡,水面开阔,与海南岛隔海相望。

《雷州府志》记载,海安原名博涨村。明代以前这一带有六大村庄,俱属雷州府徐闻县之太平乡所辖,人丁众多,物产丰饶,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但由于地处边陲,三面环海,故滨海村庄常遭倭寇袭扰,来往船只常被海贼截劫,人民生命财产毫无保障。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防御海贼、倭寇的窜犯,明朝廷在此建置了守御千户所城,尔后设立宁海巡检司。海安则寓“海晏河清”之意,本意为海面平静、大水河的河水清静、海疆安宁,故“海安”二字取代了博涨村的称谓。据《粤海关志》记载,清代海安港是广东省的七大总口之一,名曰雷廉总口,现有遗存的碑文、古迹可证。清朝雍正年间就在此设立海安海关,海安海关是清代海关的分关之一,故址位于现海安村的南端。海关在当时主要是管理轮船,并对其输出入的货物征税。这样一来,埠因海兴,海因埠旺,这里呈现出“帆樯蔽海、人货幅凑,日夜不绝”的繁荣景象。

天气晴朗时,登高南眺,碧波万顷,千帆竞发,海口市的景物隐约可见。港湾内舟影桅林,波光海色,相映成趣;涛声浪语,楫响笛鸣,汇成海韵。港湾东岸,坡丘绵延,绿树掩映;西岸,新楼林立,旅人熙攘,别有一番景致。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从此地渡海过琼,留下足痕。

海安港务分公司始建于1954年,成立初取名为海安航管站,后更名为港务站、港务所、港务局、港务分公司。现隶属于湛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海安码头管理,海安至海口航线的货物、车辆、旅客代理业务。目前,公司拥有员工500多人,分设14个部门。港区占地5万多平方米,码头线1210米,分为客运、车渡、货运三个作业区,便民服务配套设施完善,港口安装了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对船舶调度、客运售票、车辆计重计费全面实行了电脑自动化操作,为旅客、司机提供更为安全、快捷、优质的服务。

海安港共有13个码头泊位,其中客船泊位2个,车渡泊位9个,货船泊位2个,最深水位-4.0米,最大靠泊能力为2000吨级。目前,往返于海安港与海口航线的船舶最多达50多艘。

海安老港距徐闻县城区10公里左右。徐闻县城有公交车到达。湛江市、广州市均有大巴直达海安港。购票候船厅有移动WIFI覆盖。海安老港订票咨询电话:0759-4685046。

海安新港位于徐闻县海安工业园荔枝湾内,于2003年4月经广东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该码头规划岸线长1400米,总面积达8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个亿。设有危险品专用码头、滚装船专用码头、综合性货物货柜和散货装卸码头。海安新港现有年通过能力75万辆的滚装车渡码头泊位3个(其中危险品码头泊位1个);5000吨级、年通过能力50万吨的综合性货物码头泊位2个,具备40吨标准集装箱装卸能力,以及一系列的配套设施。

海安新港是一个现代化绿色港口,不仅为广东省南大门增添新亮点,与海南省现代化港口相匹配,还填补了适应5000总吨级船舶货柜装卸及危险品专用码头的空白,确保对日益增长的车、客、货流顺利畅通,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为徐闻县海安工业园的发展,推动徐闻地方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快车道具有重要的意义。海安新港地处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水路运输重要位置,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对由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出的船舶,海安新港比湛江港具有航程短的优势;因此在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和对雷州半岛的物资进出,海安新港是经济航线的首选港口,更是湛江市开展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口岸。

海安新港港务有限公司是由广东双泰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路桥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海南忠圣投资有限公司和广东航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家共同出资组建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从事琼州海峡北岸荔枝湾港区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营运。公司于2004年3月19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3200万元。

海安新港港务有限公司,在充分发挥港口区位、自然条件等优势的基础上,健全港口主体功能,向专业化、大型化、集装箱化的现代化一类口岸方向发展。

海安新港2009年建成,在海安港西侧2公里左右,距徐闻县城区7公里左右,县城有公交车到达。湛江市、广州市的大巴不到海安新港。购票候船厅有移动WIFI覆盖。海安新港订票咨询电话:4008859088。

粤海铁路北港

粤海铁路北港码头位于徐闻县南山镇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遗址旁,占地0.6平方公里,由客运大楼、东西防波堤、铁路栈桥、人行栈桥、汽车栈桥、待渡场等设施组成 琼州海峡火车轮渡使用的跨海火车渡轮是“粤海铁1号”和“粤海2号”,它们由中国船舶工业研究所设计、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建,总造价为2.1亿元。其排水量是12400吨,设计最小航速为每小时15海里,总长是165.4米、宽22.6米,载车重量是4200吨,主甲板可以载货运列车车厢40节或客运列车车厢18节。此外,“粤海铁1号”火车渡船还可以混载汽车和零散过海旅客。

北港距离徐闻县城区约12公里,距离徐闻火车站约14公里。目前,无任何大巴或公交到达。购票候船厅有移动WIFI覆盖。咨询服务(订票)电话:0759-6530999。

粤海铁路通道由“两线一渡”组成:北线是广东湛江到海安的139公里铁路,南线是海口至三亚182公里铁路,一渡是海安到海口的24公里跨海铁路轮渡,工程总投资48亿元。粤海铁路通道于1998年8月30日开工,2001年1月28日湛海段正式通车,2003年1月7日跨海铁路轮渡开通,2004年12月5日正式开通客运,是全国唯一严格定员的旅客列车,核定载员630人,列车上下船人车不分离。

可以过海的。从海南省气象部门得知,今年第20号台风纳沙已经在南海中西部海面减弱。海口市交通运输局和港航管理局20号发布出行提示,海口新海港 秀英港 铁路南港将于10月21号凌晨4时恢复作业。截止21日晚上19时,已经预约准备过海的车辆1200辆左右,预计时间需要5小时才可以完成渡海任务。

疫情温馨提示,乘客需要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才可以通行,提前入琼申报登记,请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人人有责!

海南百年铁路梦:高科技的集合

(一)琼州海峡火车轮渡拥有许多中国第一

2001年4月25日,海口寰岛泰得大酒店。我国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船——粤海铁路通道琼州海峡火车渡轮首制船建造合同签字仪式在这里举行,时任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唐建伟,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金海,在合同上签字。

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第708研究所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

由于是全国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船,又是中国人采用全世界最先进的新工艺、新设备来建造的,这使得它几乎成了一个不停地喷发新闻的火山口。

俞宝均,中国船舶工业第708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粤海铁1号”总设计师,从 1990年就开始研究跨海火车渡船,他领衔承担了这个国家九五计划重点攻关项目。

在他眼中:与我国过去建造的跨江火车渡船相比,风高浪大的琼州海峡对火车渡船在防摇晃、防横倾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过海的滚装船相比,它又多了火车的特殊要求;因此,它在我国铁路史和船舶建造史上都具有历史意义。

谈起“粤海铁1号”,俞宝均如数家珍:渡船排水量为13000吨,总长165.4米,型宽22.6米,吃水深度为5.5米,载重量为 4080吨。是艉端开敞式渡船,从下到上三层甲板分别用于装载火车、汽车和旅客,主甲板为火车甲板。最底层的火车甲板有4股长约145米的铁轨,可装载每节长14米重80吨的货物列车40节,也可装载每节长 26.5米的旅客列车18节。同时,第二层的汽车甲板还可装载汽车56辆。渡船后半部设置旅客舱室,可载旅客1360人。

与一般船舶相比,这艘跨海火车渡船,具有明显的先进性。

“它有很多绝活。”首任船长陈礼业感受颇深地说。

渡船上独特的操作系统是从英国劳斯莱斯公司引进的,有2个推进调距浆、2个船舵和3个侧推,它可以使船在水面上向任何方向推进,可以原地转圈,还可以平行移动。

每次进港,陈礼业都是先调头艉端前行,再侧面作平行行进,以方便船与码头对接。按理,这7个操作系统要分开操作,但在船上,一个类似于汽车自动拨的单手控制柄就可全部操作,十分方便。而且在主驾驶室外还有一左一右两个临舷驾驶室,一切换按钮,便可在任意一个驾驶室里操作。如要靠泊南港轮渡码头是用右舷靠港,为把右舷的情况看得更清楚,就可以在右舷的驾驶室操作。

在陈礼业看来,驾驶这个庞然大物,如同开自动拨汽车一样轻松。

对渡船上的英特灵系统,负责船、桥、港联合调试的周可及高级工程师赞赏有加。

这套从德国引进的英特灵系统,最大的作用就是减摇晃和抗横倾。

所谓英特灵,简单地说就是在船底部安装三个水舱,舱口分别安装巨型鼓风机,利用电脑全自动检测船泊的摇摆频率和倾斜度,按照船舶倾斜相反的方向向水舱中鼓风施压,从而减低船舶摇摆频率和倾斜度。

海上航行的船只,特别是承载了火车这样大型的物件,渡船的防摇无疑是第一位的,否则火车出轨就会带来危险。装有英特灵的“粤海铁1号”,减摇能力可达50%,风浪越大减摇效果越好,即使在八级风浪中也可平稳运行。

周可及特别提到,对于防止火车上下船时可能由于船体承重的变化出现横倾,这套英特灵特别有效。在最近的船、桥、港联合调试中,对“粤海铁1号”进行了类似于破坏性的极端试验。设计火车载重量为 3200吨,测试中让它载重3700吨;设计偏超为600吨,偏让它偏超了800吨。周可及眉飞色舞地说:“在没有开动英特灵时,偏超800吨,渡船便出现了6度横倾,警报便响了起来。打开英特灵不到1分半钟,船体便恢复了平衡。证明它能保证船的横倾度在正负0.5度之间,即使是上面只有一股道上有列车,渡船也不会倾斜。”

已经通过船、桥、港联调的“粤海铁1号”,经受住了琼州海峡的考验。它横跨琼州海峡的航行时间只需要45分钟,比现有的船只过海时间要少一半。

(二)栈桥———前所未有高科技

与跨海火车渡船相匹配的是火车轮渡码头和铁路栈桥。在设计时,渡船、栈桥、码头都是相互配套的。

位于海峡南北两岸的粤海铁路南港和北港,都是由南北两条防波堤环抱着的海港码头,呈L型。渡船进入港口后,火车栈桥便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王长弟说:“江南造船集团在解放初先后为南京、芜湖、浦口等地铁路建造过火车渡船,只要船在船厂里调试好了就由船东开走。这次我们之所以从千里之外来了90多人,是因为这次必须参与船、桥、港的联合调试,要求高。”

王长弟作了一个比较:跨江火车渡船不需要考虑码头和港口的特殊性,也不需要修建像琼州海峡火车轮渡这样的环抱式防波堤,与其它码头不同的是多了一个铁路引桥。引桥也不及海峡铁路栈桥一半长,就一个桁架结构的钢铁吊桥,用卷扬机放下搭在船上就行了。他解释说,所谓桁架结构,就是用钢铁架起来,中间是空的,铁轨就搭在上面,相当简陋,而且只有3股道。“粤海铁1号”是4股道,南北港的铁路栈桥都是全板架结构,要复杂得多。

而今,随着铁路桥梁的发展,原来长江上的6处火车轮渡,如今只有芜湖还保留着,专门运输危险品。

与长江上的火车轮渡相比,琼州海峡火车轮渡的确是大不一样,其码头、栈桥,不仅是第一次在我国出现,而且也是与火车渡船同样重要的设施。

中铁十六局南港铁路栈桥项目指挥长李庆进引着记者去“解剖”南港铁路栈桥。

南港铁路栈桥为全焊式异型钢板梁,全长95.35米,由两片长32米的主梁和一片长24米的跳板梁组成,净宽14.84米,是我国目前最宽的铁路桥梁,4股铁轨嵌在铁桥面上预留的凹槽里,可同时容纳4列火车上桥。它的一端紧接从海口火车站方向延伸而来的铁路,跳板梁伸出海面,与火车渡船相连,使桥上的铁轨与船上的铁轨相连为一体。

与其它桥梁不一样的是,这三片梁的下面都由提升横梁来支撑,并由提升横梁来调节桥梁的高低。这栈桥说白了就是陆地铁路与火车渡船间的钢铁跳板,因火车对船与桥的铁轨的对接技术要求很高,难度大。正是如此,这里成为吸引了众多眼球的地方。

李庆进说:“升降栈桥的目的是考虑到潮汐的变化和渡船的装载量不同。船的水平高度并不是永远都一样的,需要通过调节铁路栈桥来连接。”据介绍,北港栈桥最大调节高度为3.76米,南港则达4.15米。

调节提升横梁并进而调节栈桥高低的动力系统,是花1亿元人民币从德国引进的液压升降设备及控制系统,它被称为栈桥的心脏。也是我国第一次采用的先进设备。

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周义是铁路栈桥的设计负责人。他介绍说:“当船还在对岸的时候,火车主甲板离水面的高度就传到了铁路栈桥的控制室。控制室里有潮汐仪,能反映水位的情况。采集了相关信息后,电脑就能迅速确定栈桥的调节高度、调节范围。当渡船来的时候,立即进行线路坡度计算并进入调桥程序,液压控制系统油缸拉动提升横梁进行栈桥的升降调节,至合理位置锁定,再次调整桥梁梁体的坡度以达到通车要求。最后要做的事便是发出通车令了。”

就这样,一次船桥对接就完成了。说起来复杂,但操作起来简单,而且整个船桥完全对接的过程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

周义还说,由于采用了一系列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铁路栈桥与船咬合之后,不仅能够随着船上下左右移动,还能够在三度横倾角范围内侧动,使栈桥随船动而动,确保火车上下船的安全。

据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火车是双轨道上下,有两个机车在陆地通过隔离车把列车双轨道地推上渡船。 (三)火车站———浓郁南国风情

相比之下,海口火车站虽然没有火车轮渡那么多新奇的东西,但作为粤海铁路通道进入海南的第一大站,它在全国的火车站中还是有其独特之处的。

沿海口西海岸西行,有一座具有浓郁南国特色、飞檐翘瓴的建筑物,这便是位于海口市秀英区新海村的海口火车站。

总投资4.39亿的海口火车站,站房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259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69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892平方米。其主体工程由售票大厅、候车大厅、行包房和工作房四大区建筑组成。一道别致的连廊将售票大厅与候车大厅相接,行包房与工作房则紧依候车大厅,成对称地两边排开,颇具园林特色。车站后面便是站台,在漂亮的遮雨篷下,16股铁轨从海口站向1公里外的琼州海峡轮渡码头延伸。

这是一座热带风情和现代气息相融合的高标准智能建筑。踱入重檐结构的候车大厅,顿感空间的开阔。站房地面为花岗岩、火山石烧板。外墙采用玻璃幕墙和真石漆,内墙采用水泥浆抹面。有一种现代的富丽堂皇。这座两层的建筑最高高度为21.15米,最多聚集人数2000人。

广州铁路工程(集团)公司海口火车站工程负责人彭武介绍说,整个站房基础部分主楼采用C80高强度预应力钢筋砼管桩,连廊及附属房屋采用柱下基础。主体部分为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突出热带风格,也成了海口火车站站前广场的追求。总面积约15.5万平方米的广场,东西长约480米,南北宽326米,呈狭长型。将模仿热带雨林的风格,形成行列状、块状、散点式的热带岛屿风光。

据介绍,火车站广场绿化总面积为11万多平方米,选取具有热带特色的树种海藻树与大王棕为主题树,还将种植带有海南地域特色的椰树、榕树、香樟,还有花梨、龙血等珍稀树种,凤仙花、龙船花、马尼拉草等铺于其间,把广场活脱脱地变成一个生态广场。广场的景观中轴是一条浅溪,两端设计有四孔高压喷泉,形成变化的空间。广场上还设有两块精心种植的热带植物园,及凉台敞轩、休闲园阁、景观图腾墙等。

广场分为站前疏散广场区、生态广场游览区及公共建筑用地区。将设有综合文化中心、商品展销中心、超市、宾馆等设施,配有公交车停车位26个,小轿车、出租车停车位各81个,大巴、中巴停车位26个。是一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生态型城市广场。

往南,距海口火车站11公里,是海口南站。

海口南站位于海口市西南的美鼎村旁,紧临老城开发区,是一个以货运为主的列车编组站。该站前期设到发线4条,有年运转量为70万吨综合性货场1座,货物线3条,货物站台2座。该站上行端的铺轨已经结束,并已向下行端叉河方向延伸了5公里。

跨海火车即将开通,从此,海南岛便不再孤立于全国铁路网之外了。(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762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