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受田故居的概述

杜受田故居的概述,第1张

杜受田故居是杜受田的父辈们和众多的叔兄弟们的房产。杜氏家族自明代起即是望族,至清末,有进士12人,其家宅人称“杜府”。

杜家大院的奠基人杜诗,位居二品,按照明朝的礼制,他家的大门可以开三门,五架大梁,然而,杜家宅仅一门;他居住的房屋可五间正房九架大梁,然而,这里仅三间正房五架梁。杜受田位居一品,为官一生地未置一亩,房未增一间。滨州杜家虽有众多朝廷重臣、府州主官,但是杜家的住宅却极为普通,房屋装饰也异常简洁。家产的弱势与杜家人做人的谦虚低调相映成趣,而他们对功名的低调与为人为官的积极敬业却又相辅相成。这种为人处世的低调使得曾经声名显赫的滨州杜家一度鲜为人知,甚至在众人的记忆中销声匿迹。

开放通畅是杜受田故居的典型特点,杜家大院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不仅有大门,而且有过道,四通八达。大院内,各个小套院之间不仅开后门、开侧门,而且有门道相接,有廊厦相连。大院内没有一处封闭,空间上相对独立,氛围上户户相通,整个大院透露着一种天伦之乐、一种亲密无间、一种兄弟妯娌和睦共处的温馨和谐。大院的开放和包容锻造了一大批清官干吏,从这里走上政治舞台的人都像这座建筑一样,外圆内方,进退自如。

走进故居,游客们就会悟出杜受田做人做官做事的真谛:做人要谦虚正直,做官要爱国恤民、廉洁勤政,做事要“端正、明白、和平、谨慎”。

杜受田故居是杜受田幼年到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的地方。故居本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江西、湖广左布政使,杜受田的第八世祖“方伯公”杜诗的住宅。因此,这处宅院有“方伯第”之称。

杜受田故居又叫“相国第”。杜受田协办大学士,俗称宰相、相国,大门内悬挂“方伯第”“相国第”两块牌匾。另外,我们还可以称这群建筑“宰相府”“翰林居”“军机大臣第”等等,总之,关于臣子的一切最辉煌的词汇都适用于这座旧宅。

杜受田故居是滨州杜氏家族的旧居,是杜家众多名臣的故居,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明清鲁北民间建筑特色。杜受田故居大院占地约20亩,有28个院落,房屋380余间。这是杜受田的父辈们和众多的叔兄弟们的房产,杜受田位居一品,人臣楷模,为官一生地未置一亩,房未增一间。滨州杜家世代辉煌,从他们的故居中,便可找到些许答案。

故居的建筑简单、朴实,显然不符合主人的身份。杜家大院的奠基人杜诗,位居二品,按照明朝的礼制,他家的大门可以开三门,五架大梁,然而,杜家宅仅一门;他居住的房屋可五间正房,九架大梁,然而,这里仅三间五架梁。滨州杜家虽有众多位高权重的朝廷重臣,且拥有众多府州县主官,但是,他们的住宅都极为普通,房屋装饰也异常简洁。人道是“侯门深似海”,而在这里既没有高墙大院,也没有亭台榭阁,更没有金碧辉煌与雕梁画栋,不要说王侯将相,就是和一些乡绅相比也显得有些寒酸。家产的弱势与杜家人做人的谦虚低调相映成趣,而他们对功名的低调与为人为官的积极敬业却又相辅相成。

开放通畅是杜受田故居又一个特点。杜家大院是四合院的形式,也是四合院的内容,但它却不具备四合院最典型的封闭性。杜家大院是一个基本完整的大四合院,内含28个小四合院,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不仅有大门,而且有过道,四通八达。大院内,各个小套院之间不仅开后门、开侧门,而且有门道相接,有廊厦相连。大院内没有一处封闭,空间上相对独立,氛围上户户相通,一种天伦之乐,一种亲密无间,一种兄弟妯娌相濡以沫温馨家庭让人顿感沉醉。大院的开放和包容锻造了一大批清官干吏,从这里走上政治舞台的人都像这座建筑一样,外圆内方,匠心独具,进退自如。

走进故居,就会悟出杜受田做人做官做事的真谛:做人要谦虚正直,人贵有自知之明,切不可张扬自大;做官要爱国恤民,廉洁勤政;做事要“端正、明白、和平、谨慎”。

杜受田故居是清朝帝师杜受田的旧居,也是杜家众多名臣的旧居。位于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南街。门前有木牌坊1座,门首悬“太师第”、“相国第”横匾,门厅内悬有“方伯第”、“亚元”、“传胪”、“祖孙父子兄弟伯侄翰林”等匾。全部建筑为四合大院,占地约25亩,内含28个小院,有 、堂屋、绣楼、厢房、祠堂等房屋300余间。现仅存绣楼、客厅和部分堂屋、厢房。建筑风格简单、朴实,是典型的明清鲁北建筑特色。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滨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4月27日对外开放,2010年被国家旅游授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730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8
下一篇 2023-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