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旧台湾府城台南会逐渐衰落,权力中心转移到台北?

为什么旧台湾府城台南会逐渐衰落,权力中心转移到台北?,第1张

众所周知,现在台湾岛内的中心毫无疑问是台北,台北集一省之精华,大台北都市区(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园市)人口920万,经济文教都高度发达。然而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台湾最古老的中心并在台湾北部,而在台湾南部。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府建立,台湾第一次被正式统一到中央王朝版图之内,台湾府的府城建立在嘉南平原西南的台江内海东南岸,大概是台南市中西区东半部、东区小部分及北区小部分。

台南地区作为台湾中心有着很古老的历史沿革,荷兰人统治台湾时期其统治中心赤嵌楼(普罗民遮城)就位于台南;之后明郑政权的统治中心,由热兰遮城改的安平城(延平王城)也是在台南。

荷兰人的两个城堡都是修在台南,西班牙人占据台北作为中心,但是台北实力远不如台南,所以被荷兰人所击败

台南作为台湾中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是地缘必然,因为这里离大陆港口最近,加之地形是平原,大陆移民最开始开发台湾自然是开发南部。早期的台南市西部是一片汪洋,称之台江内海,内海西缘沙洲环绕,台江东岸则是平原区。很早就有一些倭寇、海盗,以台南为临时基地骚扰大陆,而大陆闽粤一带16世纪就陆续有居民因为逃荒、渔业、商业等目的而移居到台南,早在荷兰人到来之前这里就已经被汉人进行了开发。

那台湾中心是何时转移到台北了呢?

台北大规模开发的历史要到清代中期,18世纪中期,众多泉州府(以泉州三邑人为主)人移民定居台北艋舺,与当地平埔族通婚后人口大增,艋舺因而趋于兴盛,于是台岛有了“一府二鹿三艋胛”的说法,但台北取代台南还要到近代,近代清代衰败后,要和西方国家通商,台南开放了,但台北的港口(淡水)也开放了。

一开始台北还并不如台南兴盛,贸易量差很远,但是很快欧洲人发现,台北虽然不如台南富庶,但是盛产茶叶,这是欧洲急需的商品。台北发展加速,于是1875年,台湾岛的建制由一个府(台湾府)分成了两个府(台湾府和台北府)。加之此时台北处于对抗外国侵略势力的最前线,战略地位超过台南。所以台湾建省之后,分成三个府,省会放在了台北。

1894年台湾行政区划,红色系为台北府所辖,黄色系为台湾府所辖,蓝色系为台南府所辖,灰色为台东直隶州

注:其实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一开始是准备在台中新建台湾省城的,以便更好沟通南北,他一开始建议选择猫雾拺、上桥头、下桥头或乌日庄等地择一建城。之后到了光绪十三年(1887年)刘铭传来台勘察后,确定选择桥仔头(今台中市中心)作为省会,亦为台湾府府治所在,但在邵友濂接任巡抚后令省城停工,并将省会正式移到台北府。图为台中公园望月亭—台湾省城(府城)仅存的门楼建筑。

可问题是,台南不仅仅不再是整个台湾省的中心,现在连南台湾中心的地位都失去了,现在台湾岛南部的中心也不是台南,大家都知道是高雄!

输给北边属于历史大势不可逆转,那堂堂府城是怎么输给高雄的呢?

这就是台南自身衰落了。

近代因为和西方贸易,台湾最初形成的是南北同时开放的局面,北边开放的是台北和基隆;而南边则是台南和打狗(高雄旧称),打狗地近台南,且腹地有渔、盐、糖、米之利,故有“南路米由打狗贩运”之说,使打狗在渔港机能外,又具有地区性商港的功能,渐渐开发。

打狗港

此时打狗还只能说是副港,主港是台南(即安平港),清代后期开始,昔日波光粼粼的台江海岸,因发生大风雨,大量河沙注入台江内海,千里汪洋尽成海埔新生地。台湾地势改变海沈陆浮,港口消失了。台南的海外贸易港口只剩打狗一个。

清政府于5月5日设立打狗海关后,打狗飞速发展,外商聚集。

那旧府城台南呢?台南的港口陆化了,但是因为是平原,地理优势没变,反而开始安心种田了,封建时代农业是支柱产业,但工业时代之后可不是,所以台南由鼎盛的商埠变成一片田园风光。但依靠传统优势还是繁盛一阵,直至1930年代,台南仍为仅次于台北市的第二大城市。但由于昔日赖以繁荣的海运优势不再,台湾南部的工商枢纽地位逐渐被具有优良港口的新兴城市高雄市(即打狗,日本人改名叫高雄)所取代。1940年,由于高雄市与临近地区合并、面积与人口大增,台南市在人口方面落居第三大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657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