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海洋潮汐的计算,例如,我在山东威海,怎样知道潮涨潮落?

我想了解海洋潮汐的计算,例如,我在山东威海,怎样知道潮涨潮落?,第1张

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发现海水有规律的涨落,而涨落的时间和高度又有着周期性的变化,由此人们把这种海水涨落的现象

叫潮汐。而随着海水的涨落、水位的升降,出现了海水的水平流动,这种海水流动的现象叫潮流。

海水有周期性涨落规律,如在每日里出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通过长期实践、观察、发现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现在月亮的上、下中

天(即过当地子午线时)前后。低潮时间则在月出月落前后,并且每日的高(低)潮时间逐日后移约48分钟,即每天晚48分钟(

0.8小时)。每月的两次大潮是农历初一、十五附近几天,两次小潮是在农历的初七、八和量二、廿三附近几天。人们还发现,潮

汐现象同月亮、太阳、地球的相对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地球在一定轨道上绕太阳运转,月亮又在一定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它们之间

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离心力,这种力就是产生潮汐现象的基本因素。但实际潮汐涨落的主要成因却是月球对地球(表层)的吸引力,

其次是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太阳的作用较小,约为月球的2/5,因月球离地球较近,故此月球的作用较大。

据科学推测是:月球绕地球转,每一个月(29.5天多一点)转一圈,当月、日、地三者成一直线时,潮涨落的最大,这时是新月和

望月(初一、十五)的时候,当日、月、地三者成直角三角形时潮涨落的最小,这是月上弦(初七、八)和下弦(廿二、廿三)的

时候。

但在实际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时间,并不正好是上述时间,因为地球形状很复杂,所以各地发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时间要比理论上

拖后几天。如:山东半岛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涨落最大,而初十和量五前后潮的涨落又最小。

由于地球本身的自转,使地球上某点与月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每天(太阳约24时48分)为一周期。每24时48分,

发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由高潮到低潮约

经过6时12分,由第一个高潮到第二个高潮约经过12时24分。潮汐的时间,在理论上应该与月球的上中天或下中天的时刻相符合,

但实际上常常推迟。发生高潮和月球上中天相差的时间叫高潮间隙。但各地的高潮间隙又大不相同。如:威海是10时50分,烟台是

10时25分,龙口是10时20分,足见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导致高潮间隙的差异。

高潮时和低潮时的大概计算法:

高潮时=(日差)0.8×(阴历日子)7-16(上半月-下半月-1.16)十高潮间隙,

低潮时=高潮时-6时12分,

如计算威海阴历初五的潮时如下:

高潮时=0.8×(5-1)十10∶50′=3∶12′+10∶50′∶14∶02′(即为第二个高潮)

14∶02′-12∶24′=1∶38′(即为第一个高潮)

低潮时=14∶02′-6∶12′=7∶50′(即为第一个低潮)

以上这样的算法固然准确,但很繁琐,很难开口就说出来,我们经过多年的海上实践,验证,摸索出一种很有规律的简易计算法。

其方法是阴历日子(上半月-3,下半月-18)×0.8,即为当日的高潮潮时。

如计算威海阴历初五的潮时如下:

高潮时=(5-33)×0.8=1∶36′(即第一个高潮)。

低潮时=1∶36′+6∶12′=7∶48′(则是第一个低潮)。

如计算威海阴历廿五的潮时:

高潮时=(25-18)×0.8=5∶36′(则是第一个高潮)。

低潮时=5∶36′+6∶12′=11∶48′(则是第一个低潮)。

潮流也叫潮汐流,这是水位升降起伏的潮信现象,是由于海水受到引潮力的作用发生了水平流动后所导致的结果。因此潮流和潮汐

一样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但海水流动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故常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往复性,一种是回转性。这里就不说回

转流的成因,只介绍一下近海的往复流。

往复流(即东流和西流)就是涨潮流和落潮流;它是在两个相反方向上作周期性变化的潮流叫往复流。经多年实践证明,山东半岛

沿海它的变化大约在起流之前两个钟头左右是平流(无流),一般是在高潮前约两个钟头西流起,即涨潮流,高潮时流速最大,高

潮后约两个钟头西流完,底潮前约两个钟头东流起,即落潮流,低潮时流速最大,低潮后约两个钟头东流完。从流完到流起,这其

中大约有两个钟头的平流(无流)即转流时间。

以上所述,在开阔的大海上不一定能适用,特别是航海人员一定不能按此法拟定航行计划,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沿海,尤其是山东半

岛更为准确,对近海钓鱼爱好者很有实用价值。

前段时间威海受台风影响,温度下降的很大,但最近这几天温度一直在提升,现在这个时间下海游泳的人也有,不过不是很多,都是外地的游客,威海本地人一般都在7月末才正式开始游泳,你7月11日来,海水应该还是很凉,如果你体质好的话,现在下去游也绝对没问题,没有什么可以不可以的,不过下水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准备,防止腿抽筋,另外准备个大毛巾,上岸的时候可以披在身上防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632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