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炒馒头2023-04-17  15

金山寺

金山寺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明帝时。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金山之巅矗立着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七峰亭、妙高台、楞阁台等环绕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龙洞等镶嵌山壁。

大雄宝殿旧址、天王殿、藏经楼、念佛堂、方丈堂依傍山顶:各种建筑以曲廊、回檐和石级相连,形成楼上有塔、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寺裹山”的奇特格局。金山寺有许多历史典故与动人传说,《白蛇传》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妙高台苏东坡赏月起舞等都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茅山

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被后人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美誉。茅山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胜景,使茅山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又美妙的大自然风格。茅山还是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东晋时的葛洪、齐梁时的陶弘景、隋唐时的王远知、吴筠和五代时的王栖霞、朱怀德等都是茅山高道。

南山

江苏镇江市南山风景名胜区在南北朝至明代为鼎盛时期。六朝后,历代文士名流曾在此居住、游览,留下了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文心雕龙》着作刘勰等天下贤才,在招隐增华阁编纂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

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居此四十年,创“米氏云山”。东晋南朝刘宋两代间的着名雕塑家、音乐家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广陵”、“游弦”、“止息”三首古曲。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鹤林寺留下“苏公竹院”,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的“茂叔莲池”等。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市区西北,面积0.5平方公里。史载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发生过众多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重大历史事件,同事也见证了镇江城市发展史。

街区中有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市级文保单位,保存着自唐朝以来大量西津渡历史文化街的历史遗存和成片的传统民居。西津渡历史街区分为:老码头文化园、小码头民俗历史文化街区、环云台山商业步行街、云台山景区、伯先公园、镇江博物馆。

金山寺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明帝时。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金山之巅矗立着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金山寺简介:金山位于距市中心西北约4公里处,海拔43.7米,占地面积10公顷。金山原是长江中的一个岛屿,唐杜光庭文曰“万川东注,一岛中立”;宋沈括诗云“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清冷士嵋则称“江光浮岛屿,潭影浸楼台”。直至19世纪70代,金山才逐渐与南岸相连。金山以绮丽著称,寺宇金碧辉煌,鳞次栉比,一塔耸立峰巅,直指云天,无论近观远眺,总见寺而不见山,向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承德避暑山庄的“天宇咸畅”,以及扬州瘦西湖的“小金山“等都借鉴了这种“山被寺裹”、“塔拔山高”的建筑艺术。金山山名甚多。晋代因其孤立江心,名为“泽心”;东晋淝水一战,囚氐人于此,遂改称“氐俘”;又因其形若碧玉浮水,南北朝时有“浮玉”美名;唐时相传法海和尚掘土得金,故称“金山”;宋初又曾名“紫金山”,真宗时改名“龙游山”,等等。金山,雄峙在镇江市区西北的长江南岸,山势巍峨,风景优美,有“江南诸胜之最”的美誉。金山寺依山而建,从山脚到山顶,殿宇楼堂幢幢相衔,阶梯成叠,长廊蜿蜒,台阁相接,把整个山密密地包裹起来。远望金山寺,只见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和高耸入云的慈寿塔,看不见山,故有“金山寺裹山”之称。与焦山定慧寺“焦山山裹寺”形成鲜明的对比。

金山寺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南岸的金山上。

始建于东晋明帝时。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金山之巅矗立着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七峰亭、妙高台、楞阁台等环绕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龙洞等镶嵌山壁。

扩展资料:

金山高仅四十四米,来到山前,却觉得高耸孤兀,骤生崇高庄严之感,因为金山峰顶慈寿塔的缘故。寺塔与金山合为一体,造成视错觉,将塔的高度也计在山的高度内了。山上寺院殿宇鳞次栉比,楼塔争辉,远看山是一座寺。

近看寺即一座山,形成了“金山寺裹山”的持点,充分体现了古代杰出的建筑艺术。江天禅寺即金山寺,最初金山寺庙始建于四世纪前半叶东晋明帝时期,历史上曾七度毁建,却声誉曰隆,代有高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山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5593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