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县怎么样

建昌县怎么样,第1张

[编辑本段]县情概况

建昌县隶属辽宁葫芦岛市,位于葫芦岛市西北部。东邻连山区、兴城市,南连绥中县,西北接凌源市,西南与河北省的青龙县接壤,北靠喀左、朝阳两县。地处东经119°13′至120°18′,北纬40°24′至41°06′之间。总土地面积3181平方公里。耕地89万亩。 建昌县地处辽西丘陵山区,燕山山脉延伸于此。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松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本县。最高峰大青山,海拔1223米,有辽西屋脊著称。发源、流经县境的河流有40多条,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六股河、青龙河、黑水河。境内建有大、中、小水库31座,总蓄水量为1.74亿立方米。 建昌县属南温带亚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2℃。一月平均气温-10℃,最低气温-26.9℃;七月平均气温23.4℃,最高气温40.7℃。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春季雨水少,增温迅速,多大风,易春旱秋季雨水低温,冬季干燥寒冷。无霜期158天左右。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44.5千卡/cm2,是我国北方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地方。 全县自然资源丰富,农业主要产品有玉米、高梁、谷子等。小麦种植近年来发展较快。油料作物以大豆为主,其次是杏仁,建昌县是省内杏仁的重要产地。经济作物有棉花。全县有林地面积134亩,森林覆盖率达28.9%。主要林木种类有杨、柳、榆、松、柏、桑、银杏、水曲柳、杜鹃等22种乔木和灌木。 现有万株以上果园60多个,成为果林之乡。白梨全国闻名,远销国外。苹果以口味甜美、耐储藏而备受外贸部门欢迎。全县有草场179.5万亩,以黄牛饲养为主导的畜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矿产资源主要有黑色金属锰、铁、磁铁、赤铁等;有色金属金、银、铝、锌、铜、硫铁、钼。非金属有石灰石、氟石、珍珠石、大理石、花岗岩等。其中以硫铁、金、银、锰、铁储量最为丰富。主要工业部门有采矿、冶炼、发电、建材、印刷、化肥、机械制造、纺织、造纸、酿酒和陶瓷等部门。 建昌县交通比较方便。魏塔线铁路贯穿县境。国道306线、朝青公路和魏塔铁路交叉穿越县城,西距北京445公里,东距沈阳425公里;是东北与关内连接的交通要道之一。县乡级公路发达,全县乡乡通油路,拥有22万伏高压输电线路和6.6万伏的一次变电所,日供电量50万千瓦时;日供水1万吨,电话装机容量3.2万门。 建昌县大黑山层峦叠嶂,林木葱郁,奇峰嶙峋。山上处处是宝,有雉鸡、狐狸、梅花鹿等珍希动物;狍枣、人参、三七、猕猴桃、藿香等200多种中草药,被人称为辽西大地上的“绿色明珠”。此外,大屯乡的溶洞钟乳石千姿百态;宫山嘴水库波光潋滟,水碧山青,还有“青龙河头”、“天桥”等八大景观美不胜收。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建昌县的地势特点:西高南低,相对高差1147.5米。县内主要山川均呈西南-东北斜列伸展。燕山余脉由青龙县入境,从南至北,由大青山经由土岭,蟒挡坝岭,大黑山的红草沟形成一条脊梁(以大凌河、六股河的分水岭为界),把整个建昌分成岭上、岭下两大部,岭上以大凌河为主,包括青龙河流域;岭下以六股河流域为主,包括黑水河流域,地貌多样,这是建昌县大特点。 建昌县地处辽西低山丘陵区。按成因可划分为剥蚀构造,剥蚀堆积,堆积4种地形。如按绝对高度和坡度二个指标概括建昌县地貌,即为中低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四大类型。 白狼山 白狼山俗称大黑山,位于建昌县城东,距县城12公里处,为燕山山系,松岭山脉,南北走向,略近圆形,南北长14公里,东西长12公里,总面积为126公里。整个山脉由十几座山峰连绵错落组成,平均海拔700米,主峰大猴山高1140.2米,为建昌县第一高峰。 它同大青山等断续相连,形成脊梁,把建昌县分为岭上岭下两部分,成为大凌河、六股河的分水岭,两大河流似一条洁白的玉带缠绕大黑山。大黑山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植被覆盖率高达86.4%,有天然次生林4.3万亩,有人工林1.3万亩,山上生长着各种乔、灌木和草本植物共81科240属348种,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和中草药,构成了天然植物园,真可谓森林茂密,资源丰富,巨石纵横,景观奇特 。 柏山 建昌柏山位于葫芦岛市建昌县谷杖子乡境内,山体面积11.4万亩,主峰高954米。柏山峰峦叠嶂,松柏长青,万木丛中尤以柏树最多。天然次生柏88.88万株,最高的15米,是辽宁省柏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珍贵树种明桃热核、青丝兰,多达几十万株。 水文状况 发源、流经县境的河流有40多条,主要河流有大凌河、六股河、青龙河、黑水河。境内建有大、中、小水库31座,总蓄水量为1.74亿立方米。 宫山咀水库 宫山咀水库是一座防洪、灌溉、发电、养龟、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水积蓄量1.2亿立方米,绵延18公里。库区两岸奇峰突兀,怪石嶙峋。琵琶山与蛤蜊山似一对情侣含情脉脉,遥遥相望。站在蛤蜊山上可鸟瞰水库全景,远山近水,满山林木,葱茏碧翠,水中舟船若片片小叶,两山间悬岩处孤石林立,峭壁上有多处山洞是丹顶鹤栖居的地方,真是空中鸟儿飞,水中鱼儿跃,山间野免跑,树上蝉儿鸣。更值得一提的是水库是人们垂钓的大好场所,修心养性的, 若将自己垂钓打捞的鱼用水库之水炖上一炖摆上鱼宴,真可谓吃山珍海味不如食水库残鱼剩汁,久居闹市的人们如来这里一游,真正觉得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气候特点 建昌县属北温带亚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2℃。一月平均气温-10℃,最低气温-26.9℃;七月平均气温23.4℃,最高气温40.7℃。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春季雨水少,增温迅速,多大风,易春旱。无霜期158天左右。 自然资源 全县自然资源丰富,农业主要产品有玉米、高梁、谷子等。小麦种植近年来发展较快。油料作物以大豆为主,其次是杏仁,建昌县是省内杏仁的重要产地。经济作物有大麻和棉花。全县有林地面积134亩,森林覆盖率达28.9%。主要林木种类有杨、柳、榆、松、柏、桑、银杏、水曲柳、杜鹃等22种乔木和灌木。 现有万株以上果园60多个,成为果林之乡。白梨全国闻名,远销国外。苹果以口味甜美、耐储藏而备受外贸部门欢迎。全县有草场179.5万亩,以黄牛饲养为主导的畜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建昌县已探明各类矿产如金、银、铜、锰、铅、锌、硫、煤、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白云石、陶土、油母页岩、硅石、钾长石等8大类35个矿种,金银铜矿区远景储量23吨,铅锌储量400万吨,硫铁储量3000万吨,平均品位28%,锰矿石储量550万吨、品位24-30%,沸石储量3亿吨,硅石储量1000万吨、含二氧化硅99.7%,钾长石储量1000万吨、含氧化钾品位12-13.62%,白云石储量5000万吨、含镁20-24%,石灰石储量1亿吨、品位52%,还有大量的油页岩、陶粒土及军事高科技用的角闪岩。

[编辑本段]地名由来

建昌县前身叫凌南县,解放后改凌南县为建昌县。建昌一名源自北魏时县地曾受建德、昌黎二郡所辖,故取其二郡的首字为名。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春秋及战国初期,建昌县属于山戎的活动地区,后并入东胡。 秦属右北平郡。 西汉属幽州刺史部的右北平郡辖区。 东汉时西北部即岭上部分属鲜卑部领地,东南部即岭下部分归幽州 (今北京)刺史部管辖。 三国时期岭上为鲜卑割据,岭下归魏的幽州昌黎郡(今义县)管辖。 西晋时岭上属宇文部领地,岭下初为段部所辖,后为慕容部所辖。 东晋十六国时期为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的辖区。后燕在建昌县设置广都县 (治所今牡牛营子附近),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建德郡(今南章京营子)管辖。 隋时归柳城郡 (今朝阳)管辖。 唐归河北道营州地,唐末被契丹割据。 辽属中京道大定府 (今宁城)的潭州龙山县 (今喀左白塔子)管辖。岭下东南部属隰州海滨县(今绥中)管辖。 金时岭上属北京路利州 (今大城子)龙山县所辖,岭下为宗州海滨县管辖。 元代岭上归辽阳行省大宁路龙山县管辖,岭下东南部属瑞州地。 明代归京师大宁都司营州中屯卫管辖。永乐弃大宁后并入诺音卫。 清代初归直隶省承德府塔子沟厅 (治所今凌源)。 民国初属直隶省塔沟县地。 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归热河省凌南县管辖。 解放后归热河省建昌县管辖。 一九五五年划归辽宁省属锦州专员公暑管辖。 一九五八年,建昌县划归朝阳行政公暑管辖。 一九八九年六月划归锦西市(今葫芦岛市)管辖。

[编辑本段]文物古迹

柏山清泉寺 柏山位于建昌县谷杖子乡,流经锦州、葫芦岛两市四县的小凌河就发源在这里。清泉寺就坐落在柏山腹地小凌河源。 柏山之奇不在形势,而在秀木亦在于水。所谓秀木乃是野生柏树,无论悬崖绝顶,还是峭壁山腰,都遍生柏树,间或有松。高则亭亭玉立,矮则团团为丛。因为四季长青,满山漫野永远的绿意融融。 柏山之水乃一细流,号称清泉,这便是小凌河的源头。水流水大却长年不竭,酷暑时清冽可口透骨冰凉,寒冬时蒸蒸热气温可洗浴。有树有水山趣自然幽雅,绝妙的一处人间姓境。 清泉寺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洞府殿堂齐全,且有石碾石磨古迹。寺因泉名,泉因寺贵,每天前来讨圣水者不绝于途。 清泉寺周围峭壁环立,有洞穴天成,内供佛像,香火长兴。山门外有一株古松高达数十丈,树冠圆如伞盖,传说寿在千年有余。佛号声声,钟鸣悠悠,置身其中凡心俗念无超脱。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建昌县辖7个镇、20个乡、1个民族乡:建昌镇、八家子镇、喇嘛洞镇、药王庙镇、汤神庙镇、玲珑塔镇、大屯镇、牤牛营子乡、素珠营子乡、石佛乡、王宝营子乡、老达杖子乡、要路沟乡、魏家岭乡、西碱厂乡、头道营子乡、新开岭乡、贺杖子乡、养马甸子乡、和尚房子乡、杨树湾子乡、黑山科乡、雷家店乡、小德营子乡、二道湾子蒙古族乡、巴什罕乡、娘娘庙乡、谷杖子乡。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全县60万人,有劳动力24.4万人。有汉、满、蒙、回、朝鲜等民族。

[编辑本段]社会经济

一 综合

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1亿元,同比增长21.6%。(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11.2亿元、11.7亿元、2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1%、14.5 %、29.5%。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9.7亿元,比上年增加15.3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 亿元、批零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2 亿元,各比上年增长15.8%和19.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78元。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26:50。

二 农业

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加强。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6677万元,同比增长24.9%。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服务业分别实现产值85052万元、11231万元、107819万元、 562万元和12013万元,各比上年增长20.1%、20.5%、29.6%、70.8%和22%。粮食播种面积48168公顷 ,比上年增长6.5%,蔬菜播种面积2552公顷 ,比上年下降0.5%。 在农业基础设施上投入资金3439万元,建人畜饮水工程94处,解决了8321户、30791名居民、4553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打大口井40眼,小口井292眼,建方塘2座,截浅6座,果树上水5处,治理河道13处,达标长度为21.6公里 。新增灌溉面积亩1.3万亩,新增水土保持面积7万亩。 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全县共投入资金8300万元,建温室小区398个、1.99万亩,冷棚小区20个、2000亩。新建万亩梨园一处。 林业生产不断发展。全年完成总造林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在总造林中:用材林完成3万亩、防护林完成2万亩。新增育苗面积1245亩。森林覆盖率34.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畜牧业生产继续发展。新建畜牧小区30个,引进新品种、新技术3 项,新建良种繁育基地3 个,新建养殖合作社65个。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1.53万千瓦,比上年提高2.5%。其中:农用排灌动力2.61万千瓦,比上年提高1.2%。全年农村用电量2.5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上升19%.

三 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年实现总产值46.5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增加值9.7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3% 。全县规模以上。

五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六 交通运输 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8末,全县公路里程达1655公里。公路客运量180.8万人次,公路客运周转量9216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442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3758万吨公里。 邮政、电信业继续发展。城乡拥有固定电话101253 部,移动电话199050 部,电话普及率为48 部/百人,宽带网用户8419 户。邮电业务总量14294万元,同比增长25%。

七 财政 金融

财税收入大幅度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727万元,比上年增长58.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188万元,比上年增长60.9%;各项税收完成18988万元,比上年增长68.1%。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09044万元,比上年增长23.7%;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4999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在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为27256万元,比上年增长44.2%;农业支出完成11760万元,比上年增长14%;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为17762万元,比上年增长22.7%。 金融市场稳定。年末存款余额352835万元;贷款余额20503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8和-3.6%。居民各项存款余额291034万元,比上年增长26.5%。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51567万元;现金支出931809万元,净回笼现金19758万元,比上年多回笼现金7344万元。

八 文教 卫生 体育

文化广播事业蓬勃健康发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全县有艺术表演场所 1 个,文化馆 1 个,基层文化站28 个,图书馆 1 个,电影院 1个。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2 场,农民剧团巡回演出260 场,放映电影 1600 场。截止2008年末全县的28 个乡镇、276 个村全部开通了有线电视,全年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 %。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学成果显著 。2008年考入大专以上院校学生3500人。比上年增加974人.其中:本科生2292人,专科生1208人,分别比上年增加455人和519人。连续两年有考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年末有各类学校272所,全部在校生78375人,儿童入学率、升学率均为100%。 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医疗技术水平继续提高,医疗设备不断改善,疾病控制和救治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9所,其中:县级医院5所、病床1235张、门诊人次443365人、卫生技术人员1370人。全县参加合作医疗人数523289人,参合率达96.02%,总投资达4591万元,为农民补偿医疗费用4079万元。

九 城镇建设 环境保护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投资1568万元的兴业花园住宅楼,楼层高达17层,面积2.2万平方米,在我县尚属首例;投资2800万元新建了1.6万平方米的金融中心,已投入使用;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馨苑花园小区,补充了新城区无住宅楼的空白;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四星级天星国际酒店已开始营业;完成了3357延长米的道路改造工程;新铺城市燃气管网7300米,新入网1985户;城区用水普及率88.69%;燃气普及率92.97%;公交车拥有情况5.96台/万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1950亩,覆盖率17.13%;建成区绿地率15.02%;园林绿地面积1710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96平方米。 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全年共投入专项资金3000万元,治理污染项目7个,大气平均降尘量18.7吨月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建昌交通便利,运输畅通。全县已形成了总长为846公里的公路网,国道306线与省级公路朝青线成十字形交汇在建昌县城。魏塔线铁路横穿全境,是连结沈山、锦承铁路的交通枢扭。建昌县城距北京430公里,距沈阳400公里,距锦州港、葫芦岛港、秦皇岛港、锦州机场、朝阳机场、山海关机场都在150公里以内,距沈山高速公路70公里。

[编辑本段]风景名胜

柏山风景区 地处建昌东北部谷杖子乡境内,柏山峰峦叠嶂,松柏长青,万木丛中柏树占50万株,是东北柏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著名的清泉寺坐落在此山之中,该寺清朝乾隆24年,历史悠久,古朴优雅,靠山依石,错落有致,雕廊画柱,珠门红窗,晨钟暮鼓,木磐、梵语之音不绝于耳,香烟缭绕,使人油然而生脱尘超俗之意,寺有三间天王殿、五间三圣殿、九间僧舍,400平方米藏经楼,两个钟鼓楼,汉白玉的密石石狮两对,3.3米高的汉白玉千佛塔一座,六吨重露天观音像一座,大小木、泥制佛像40余尊,寺东侧400余年20米高笔直的古松与西侧高3米,长15米的榆龙树匍匐而长,蜿蜒盘绕,象一条活生生的巨龙相对称。 大黑山 大黑山位于建昌城东10公里,总面积93平方公里,主峰高1140.2米,它以绚丽多姿的风光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和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人们赞美它的雄伟、秀丽、富饶,被誉为镶嵌在辽西大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更是继辽阳千山之后的又一省级天然森林资源保护区。 龙潭大峡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潭峡谷之所以被广大游客所青睐,就是因为它不光有壮美的景观,更有一个颇有神奇色彩的名字——龙潭。 所谓龙潭就是龙居住的地方,而自古以来,龙在人们的心中就被填满了迷雾般的色彩。它可以变化莫测来无影去无踪,一直以来都被世人所敬仰、崇拜。它被认做是人类的保护神,所以今天的龙潭才是人们所神往的圣地,而从龙潭峡谷出土的大量化石证明这里确实居住过一种龙——恐龙。 龙潭大峡谷地处两省三市的交界处。即:辽宁省与河北省葫芦岛市、秦皇岛市和朝阳市的交界地带。隶属滦河水系东侧分支。主要景观在建昌县老达杖子西部境内。峡谷总长52公里,并有多个叠嶂子峡。峡谷总面积为5000余公顷,峡谷海拔标高为1024米。平均海拔为760米,纵深648米,最宽处为210米,并素有“北方的小西藏”之称。 峡谷龙潭深芷于辽西丘陵腹地,数亿年来,人类不断的繁衍生息,自然界的生态循环使龙潭披上了层神奇的面纱,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雕琢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耐人寻味的喀斯特地貌和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的系列奇葩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潮流优久的红山文化遗址。这里是集山、水、洞、瀑、石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景点,不仅形、神、色俱全,而且气势磅礴,在不同的时刻都有不同的景观。 进了山门直接向右。看到青石做的台阶,这就是通往峡谷的路了,条条石阶路有777阶,石阶路两旁的山上,被千余种植被所覆盖。主要的树种有松树、山杨树、核桃树、刺槐树、山梨树等近三十多种,丛林中本息着多种鸟类。看着百花争艳听着众鸟齐鸣,这种感觉一定让你乐不思蜀,陶醉其中,经此石阶路可游览峡谷的三条主路线。 徒步行走大约二十分钟的时间,我们便可心到达谷底,首先映入眼帘的一条叫做小玉河的小溪,河水清澈见底,源自龙潭深处,自西至东从辽宁澈流入河北境内,成为河北与辽宁之间关联的纽带。被当地人称为之联谊之水,也做纽带溪,顺着溪水向下走,便到了乱石阵,大大小小的石头,杂乱无章的摆在那里,似乎没有路,经过乱石阵再向上走,便可以看到南极仙翁瀑布,潺潺的流水,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走近看才知道,水在石穴中流淌,起伏跌宕,发出欢快的声音,走过悬在空中的铁架桥,钻过官运洞,走过步步高升,就会看到清澈见底的碧瑶仙池,池的北侧有一汪潭水沿着乱石跌落下来,泉水不断涌入这碧绿的潭中,西北方向有一个巨大的岩石,上面刻着古色古香的录书字“碧瑶仙池”。 再向上走就来到了水上石林,这里我们需坐船才能看到里面的景色,随着船的慢慢的行驶,我们游荡在素有小桂林之称的石林,看着静水湖面,似乎有一种小游三峡之感,这里的景主要景观有象鼻子山,玉蟒钻天、情侣峰、一线天、仙人指、仙猴拜佛、大鹏展翅,等等。这如诗如画的境地,足以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蜿蜒连绵的石林就像东北汉子一样,精壮、高大、豪爽、粗广。石林这美,主要在于山水间的相映照,山峦之间的穿插、组合、变化,是船行时,俯仰阅览、前顾后瞻的综合效果。如有“船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竟境。 游过石林,我们向回走,经过发财之路,就登上了我们要走的第二条路线,也就是龙潭峡谷名字的由来处——龙潭瀑布,沿途有数不清的硕大卵石,再前行几百米,北侧的小山坡上就是神秘的蝙蝠洞,洞里如同巨龙骨架一般,一段粗,一段细,令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从蝙蝠洞下来向前走到了蛇石滩。那白花花的岩层中间夹杂着一篥条黑花纹,走到近处看,像是是千百条花蛇镶嵌在岩石中间,有的像是扬头前行,有的像是蜷曲而卧,有的像是低头寻找独猎物。各具神态,栩栩如生,因此得名“蛇石滩”。再下来还有母子蛤蟆峰、狼嚎峰、英烈峰、骆驼峰。也是各具特色令人琢磨不透,正所谓三分神似,七分靠想象,想过之后更别有一翻趣味,我们乘船来到龙潭瀑布,奔腾水流从山崖上翻涌而下,直泻谷底,在碧水汪汪的潭中溅起一朵朵浪花,空中的水珠打在你的脸上,让你感到那么的舒服,好不惬意,这个瀑布之水就是从真正的水龙潭里流出来的,所以称之为“龙潭瀑布”。 观赏过龙潭瀑布,在向北稍行,向西抬头看,一尊活生生的大佛,仰卧在那里,你看那绽开的笑脸,常开的笑口,能容万事的大肚使你不得不低头默祷“阿弥陀佛”。沿着石阶向上走,抬头一看,两丈多高的水柱拔地而起,水流喷至最高处,由细变粗的水柱形成大大小小的水珠,跌落到叠起的石阶上,仿佛溅起飞花碎玉一般,这由自然落差形成的喷泉,给这大峡谷增添了无限的情趣,每到冬天来时这喷泉形成尖尖的冰山,冰山的内部水流从下到上不断涌出,更是形成一处绝美的佳境,这就是美丽的“龙吐天浆”。 沿着石阶继续盘旋而上,到悬崖下便可看到一个长方形的亭子,站在亭子上再回头向东北方向看,就是龙王洞了,从龙洞钻去,就可以看到真正水龙潭,这个潭水穿梭不可测,人们用石头系绳、线穿活鱼、潜水员都未能探出它的终底。如果它有底,千百年来,河水的冲刷,沙石的淤积,也该早已把它填满,然而它现在仍然是碧水汪汪,波光粼粼,如果说它无底,可从上面流下的水,一点未少的从下面流出,形成瀑布,这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迷,等待着众多探险爱好者来揭开迷底。 我们再向上走就回到了出发地——山门,要想到第三条路游览就要重新走石阶路了,到了谷底,直接向西行,首先看到的便是幽谷,幽谷两侧的悬崖经过了千百年的洪水冲刷,变得平直、光滑,到了幽谷外面又是一种新的境界,这里幽静,险要,因此得名“幽谷”,这里又做“情人谷”,而且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据说,来到这里的情人都会终成眷属,白头偕老,走这条路线整个行程都会让你感到耳目一新,有着与前两条路线完全不同的境界,来到这,会让你觉得真的是在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清新、自然,让你真正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趣味,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那么妖翠,百花齐放,众鸟争鸣,让你不忍心去破坏这自然的和谐。 这里还有忘忧峰、狐狸峰、护水神虎、石锁、阴阳山、半拉山等等景观。上空不时有鹰群掠过,这里是鹰的居住地,所以被称为鹰窝峡谷,有了鹰的相伴,给宁静的峡谷添了无限的生气。这一切像一幅不用画的画,一首不用作曲的歌,其美妙之处,只有亲身体验到的人才能领悟,这一切都会让你产生无尽的遐想,好似大自然给人类一件件精美的纪念品。 这里每一个景点都有附有美丽而又神奇传说,这里四周群山环抱,景色秀丽,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奇山秀水历来都是人们所向往的地方,当你在熊熊的篝火旁吃着美味举起酒杯和亲人一起随着美妙的音乐共同舞起幸福的篇章,在依山势建设的竹楼、木楼里感受北方异域里的南国风情时,你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仔细去倾听生命的乐章!

[编辑本段]建昌特产

建昌黄芩 黄芩,又名黄芩茶。建昌县是葫芦岛黄芩集中产地。建昌黄 山货野果类 建昌县总面积为3195平方公里,其中70%是山,辽西地区两座高峰——白狼山、大青山都坐落在建昌境内。白狼山总面积为9.3平方公里,海拔高1140.2米,大青山绵延数十里,海拔1223.8米,

[编辑本段]古建昌县

一,秦代隶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海昏县。汉和帝永元十六年(104年),析海昏置建昌县。 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废海昏,移建昌居焉”,改名建昌县,隶属南康郡(今江西省星子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四川建昌道同名,改称永修,取其“泮临修水,永蒙其利”之意。古南康府建昌县,即为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 二,南朝梁天监十年,改辰阳县为建昌县,治今湖南辰溪县西北。为侨置南阳郡治所。陈太建七年复为辰阳县。

2009年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无霜期比历年偏长。年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极其不均,第一场透雨出现在4月19日。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比历年偏多。年内气象灾害种类较历年偏少,但极端事件频发。主要气象灾害有夏秋季干旱、夏季局地强对流、8月中旬持续高温、年末寒潮。其中连山、建昌、南票的夏秋连旱为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年。干旱造成粮食大幅减产,给人们生产生活都造成了较大损失。【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为(9.8~10.5)℃,比历年偏高(0.6~1.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4.7~37.3)℃,出现在8月12日到1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7.9~21.3)℃,大部分地区出现在12月下旬。1月各地平均气温为(-5.9~-7.5)℃,各地均比历年同期偏高(1.3~2.5)℃。2月各地平均气温为(-3.1~-2.8)℃,各地均比历年同期偏高(1.8~2.9)℃。春季(3月~5月)平均气温为(10.5~12.1)℃,比历年同期偏高(1.1~2.1)℃,其中3月下旬各地气温持续偏低,4月下旬有4到5天的低温时段,5月气温明显偏高。季内极端最高气温为(32.7~34.5)℃,沿海地区出现在5月18日,建昌地区出现在5月19日。季内极端最低气温沿海地区为零下(8.3~8.8)℃,西北部山区为零下11.1℃,均出现在3月2日。夏季(6月~8月)平均气温为(23.0~23.8)℃,比历年同期偏高(0.4~0.7)℃;四个县(市)区常规观测站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4.7~37.3)℃。秋季(9月~11月)平均气温为(9.5~11.0)℃。沿海地区接近历年同期,西北部山区比历年同期略高。极端最低气温接近上年同期,沿海地区为零下(10.8~11.9)℃,西北部山区为零下15.2℃。12月平均气温为(-5.1~-7.6)℃,比历年同期偏低(0.7~1.5)℃,各地极端最低气温为(-17.7~-21.3)℃。【降水】2009年全市降水分布不均,兴城降水量最大,为510.4毫米;连山最小为370.4毫米,各地比历年偏少(1~4)成。1月各地降水量为(1.5~2.6)毫米,历年同期降水量为(1.9~2.9)毫米,降水集中在22日的一次全市范围降雪过程。2月各地降水量为(14.5~28.2)毫米,历年同期降水量为(1.9~2.4)毫米,比历年同期降水多(12.6~24.8)毫米。春季(3月~5月)降水呈现出少、多、少的趋势,平均降水量为83.5毫米,连山比历年同期偏多3成,建昌偏多1成,其它地区比历年同期偏少1~2成。与历年相比3月略偏少、4月偏多、5月上旬偏多。春季第一场透雨(≥10毫米降雨)出现在4月19日,平均雨量为23毫米。夏季(6月~8月)降水量为(196.3~359.9)毫米,降水时空分布极其不均,除兴城偏少1成外,其余各地均比历年同期偏少(3~5)成。秋季(9月~11月)降水量为(47.6~111.3)毫米,绥中比历年同期偏多1成,其余各地比历年同期偏少(4~6)成。第一场雪出现在11月12日傍晚,过程降水量为(2.7~6.2)毫米,积雪深度为(3.7~7.8)厘米。12月各地降水量为(0.8~4.8)毫米,降雪分布极其不均,连山、绥中两地与历年基本持平,建昌、兴城两地比历年偏少(6~8)成。【日照】市各地日照丰沛,年日照时数为(2636~2996)小时。连山接近历年同期,其它地区比历年同期偏多(187~293)小时。1月各地日照时数为(220~247)小时,比历年同期偏多(14~30)小时。2月各地日照时数为(162~221)小时,兴城、绥中两地比历年同期偏多(7~17)小时,连山区比历年偏少8小时,建昌地区比历年偏少46小时。春季日照时数为(762~864)小时,沿海地区比历年同期偏多(32~97)小时,建昌接近历年同期。兴城、绥中偏多明显,特别是5月沿海各地日照明显偏多(30~50)小时。春季各地无寡照现象。夏季日照时数为(687~790)小时,沿海地区比历年同期明显偏多(59~158)小时,西北部山区比历年同期偏少36小时左右。秋季日照时数为(595~672)小时,其中连山和建昌比历年同期偏少(52~71)小时,兴城和绥中接近历年同期。12月各地日照时数为(181~215)小时,其中兴城、绥中两地比历年偏多(13~15)小时,连山、建昌两地偏少(8~20)小时。【主要气象灾害】2009年,全市气象灾害种类较历年偏少,但极端事件频发。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局地强对流、高温、寒潮、浓雾等,其中干旱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较为严重。1、干旱:今年全市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从6月下旬开始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7月中旬~8月中旬伏旱较为严重,西北部山区为中到重度干旱,沿海地区大部为轻到中度干旱。8月下旬~9月中旬大部分地区降水又持续偏少,使得原本旱情缓解的地区(如兴城)又发生秋吊,原旱区(如连山、建昌、南票)旱情进一步加剧,由伏旱转为夏秋连旱。通过对今年干旱的分级评估结果表明:今年夏秋季连山、南票、建昌旱情严重,为中到重度干旱,为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年。2、局地强对流:今年全市共出现7次明显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其中受灾面积大,损失较为严重的有4次。6月9日绥中的葛家、大王庙、高甸子等3个乡镇25个村遭冰雹袭击。受灾果树40万株,农作物16平方千米,大棚236栋,直接经济损失7498万元。6月14日绥中西平、高台、大王庙、高甸子4个乡镇(22个村)突遭冰雹袭击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冰雹持续20分钟左右,强降水持续38分钟。此次灾害共造成农产品减产31459吨,直接经济损失5182万元。6月29日连山的金星和台集屯两乡镇(共17个村)遭冰雹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36.2平方千米,直接经济损失4039.6万元。8月27日14时35分~16时,绥中县大王庙、范家、明水、秋子沟、加碑岩等5个乡镇39个村遭受大风、冰雹灾害。造成农产品减产63876吨,直接经济损失7,961万元。3、高温:8月11日~15日全市出现大范围持续性的高温天气,连山连续5天、建昌连续4天、绥中1天最高气温超过35℃。乡镇加密自动站观测结果显示:13、14日气温最高,全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均超过35℃,其中30多个加密自动站达到37℃以上。4、寒潮:2009年全市共经历5次寒潮天气,其中12月25日到26日过程降温幅度达10℃左右。气象部门均提前作出准确预报,共发布寒潮蓝色预警6次,寒潮黄色预警2次,没有造成明显灾害。5、浓雾:2009年全市浓雾日数为29天,较上年有所减少。最低能见度仅为30米,出现在10月15日兴城,持续时间为4小时。持续时间最长的浓雾天气出现在3月4日绥中,持续时间长达14小时,最低能见度200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544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