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以每小时300公里行驶,碰到异物怎么办?

高铁以每小时300公里行驶,碰到异物怎么办?,第1张

随着国家交通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交通工具的效率也变得越来越高了,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不断修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架桥、跨海大桥等工程,大大缩短了人们出行时的距离,并且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尤其是我们国家的高铁事业,这些年取得的成就都是受到世界瞩目的,我们国家的高铁总里程已经达到了2.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并且我们国家采用的高铁技术也是世界上非常先进的,目前我们国家的高铁时速能够达到每小时300千米,极速能达到每小时350千米,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出行的速度。不过对此也有人会问,中国的高铁行驶速度那么快,万一碰到异物怎么办?又长知识了。

说到我们中国的高铁,相信这是一件值得国人非常骄傲的事情,因为中国的高铁建设起步没有其他国家那么早,但是我们却后来居上,不管是高铁里程还是列车设计都位居世界前列。并且我们的高铁还有一套很完整的安全措施,他能够保证高铁列车在行驶时的安全,万一碰到突发情况也能够及时刹车,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首先高铁在每天开始运行之前,就会先派一辆空载的列车对轨道进行清理和检查,这种轨道车任务就是赶在高铁开始运行之前排查轨道故障,一旦发现轨道上有异物就会及时清理,为后续列车的正常行驶做好工作,尤其是下过雨之后,轨道上会有一些石头或者是泥土等异物,都必须及时清理干净。而且这趟列车是没有休息的,也就是说只要高铁不停运,轨道车就必须每天进行清理工作,这种排除故障的轨道车前面都会装一个排障器,用高效的方式排除故障,当清扫工作完成之后,高铁才能开始正常的运行。

其次是高铁正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几乎看不清楚路面的情况,至于前面是否有异物也很难判断出来,此时高铁的铁轨就能够帮上忙了,高铁在没有列车经过的时候,铁轨上面是有电流的,当有异物飞到铁轨上的时候电流就会中断并且传达给控制室,控制室就会派人上去检查和维修,如果是大问题,比如铁轨断裂等情况,那么列车就必须提前停车或者是改变路线行驶,如果只是小问题,那么列车自身的排障器就能将异物排除干净。

总而言之这两大保障系统会很好的保障高铁列车的正常行驶,同时我们也要佩服工程师的智慧,设计出这么好的安全保障系统,才能使列车每天安全的行驶。目前高铁可以说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了,出事的概率非常低,深受大家的喜欢。

高铁系统中装有异物检测系统,如果遇到大石头等异物,系统就会自动限速,也可能会直接封锁这个路段。信号灯变成红灯,提示列车不能进入,除此之外高铁的线路上都装有监控,每天都有专门的巡检人员在屏幕前看守,保证没有异物闯入。

可以带上高铁的五金工具有螺丝刀、钢丝钳孑、模具、油漆工具、磨具磨料、扳手等不存在重大隐患的工具,这些未列入禁带物品,可以带上高铁。

禁止带上高铁的物品

1、可能危及旅客人身安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利器、钝器等列为禁止携带物品。例如,菜刀、餐刀、屠宰刀、斧子等利器、钝器;射钉枪、防卫器、弓、弩等其他器具都禁止携带进站上车。

2、易燃、易爆、易腐蚀和危险品。爆炸物品(雷管、炸药、鞭炮等),氧化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自然物品(磷),遇水燃烧物品(钠),易燃液体(汽油、酒精、香蕉水),易燃固体(镁条),毒害物品(毒气),腐蚀物品(硫酸),放射性物品(铀、钴)。

资料拓展

五金工具

五金工具是指铁、钢、铝等金属经过锻造、压延、切割等物理加工,制造而成的各种金属器件的总称。五金工具,按照产品的用途来划分,可以分为:工具五金、建筑五金、日用五金、锁具磨具、厨卫五金、家居五金以及五金零部件等几类。

五金工具,包括各种手动、电动、气动、切割工具、汽保工具、农用工具、起重工具、测量工具、工具机械、切削工具、工夹具、刀具、模具、刃具、砂轮、钻头、抛光机、工具配件、量具刃具、油漆工具、磨具磨料等。

中国高速铁路

中国高速铁路有两层含义:

技术标准的中国高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几次铁路大提速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且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路网建设的中国高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设计速度达到200km/h及以上的新线铁路和部分经改造达标后的既有线铁路。

中国大陆铁路分高速铁路、快速铁路、普通铁路。中国高铁居高铁级,而国铁Ⅰ级只用于快速铁路和骨干线普通铁路。中国通过引进加创新,研制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以及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

2016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539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