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有荠菜卖?

北京哪有荠菜卖?,第1张

荠菜生于林边、路旁、田间。分布几扁全国

花期3~4月,果期5~6月,采制 4~5月间开花后采收.

现在已经过季了~~

不过我找到一个网页,说的是法国荠菜菜高营养和十足的野味,在北京新发地有售。

你自己去看一下吧·~祝你好运

网址:http://www.cctv.com/program/mrnj/20060529/104429.shtml

荸荠,在菜市、超市有卖。

荸荠,是莎草科荸荠属植物。

匍匐根状茎瘦长。秆多数,丛生,笔直,细长,圆柱状,高40至100多厘米,直径2至3毫米,灰绿色,光滑,无毛,有横隔膜,干后秆的表面现有节,兼有许多纵条纹。叶缺如,仅在秆的基部有2至3个叶鞘;鞘淡棕色,光滑,无毛,膜质,抱茎,鞘口斜,顶端急尖,长7至15厘米。

小穗圆柱状,长2至4厘米,直径约3毫米,苍白微绿色,基部的一片鳞片中空无花,抱小穗基部一周,有时还有短鞘,其余鳞片全有花,松散地复瓦状排列,宽长圆形,顶端圆形,长5至6毫米,宽约4毫米,边缘为宽干膜质,顶端边为狭干膜质,中脉不大明显;下位刚毛7至8条,比小坚果长一倍半;有倒刺;柱头2。小坚果扁双凸状,长2毫米,宽1.2毫米,平滑,顶端不缢缩,黄色,表面细胞呈四至六角形;花柱基扁,狭长三角形,不为海绵质,基部具不明显的环,环的质地与小坚果相同,只色泽较淡。花果期5至10月。

生长环境

荸荠性喜温暖湿润,不耐霜冻,常生长在浅水田中,荸荠在生长前期需要高温及长日照,如萌芽适温为15至20℃,分蘖分株最适温为25至30℃,而在生长后期,缩短光照时数(宜少于13小时)能促进球茎形成,较低温度(20至25℃)也有利于球茎膨大。土壤则以土层浅薄,pH6至7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宜。

分布范围

在我国分布于江苏、广东、海南。

生长习性

荸荠生长期在140至200天。球茎可在土中越冬,到次年春季以顶芽抽生不明显短缩茎,基部茎节向下产生细长须根,入土约20至30厘米,向上产生时状茎(管状茎),并不断分蘖,形成母株。其侧芽则向四周抽出3至5条匍匐茎,伸长至10至15厘米后,其顶芽向地上抽生叶状茎,形成新的分蘖及次生分蘖可达30至40株,处暑至白露(在我国杭州为9月下旬)停止分蘖,后期则于匍匐茎顶端形成新的球茎。同时在秋季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地上茎也停止生长,自分株中心抽出花茎,顶端形成具多花的穗状花序白露前后达盛花期。小坚果灰褐色,倒卵形,在寒露至霜降成熟,通常不易发芽。

主要价值

荸荠是我国的特色蔬菜之一,通常以地下膨大球茎供食用,可以生食、熟食或做菜,尤适于制作罐头,称为“清水马蹄",是菜馆的主要佐料之一;并可提取淀粉,与藕及菱粉称为淀粉三魁,性寒滑,味甘凉,能益气安中。同时地上部的管状叶状茎具有止渴、解热等功效。

荠菜包饺子吃最好吃。

荠菜可以开水烫一下,沾酱吃。

荠菜还可凉伴吃。

还可以包包子,做馅饼,馄饨吃……

荠菜好吃,但首先要认准什么是荠菜。仔细放大看,您提问配图里的野菜,根本不是荠菜!这样怕是会误导一些朋友。

吃野菜尝鲜是好事,可一旦挖错,吃了有毒的野菜,是非常危险的。每年因误食有毒野菜导致生命危险的事情时有发生。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不认识也学人自己去野外挖野菜,出了事就悔之晚矣。

三月荠菜赛灵丹。而在乡下,深秋霜降后就开始挖荠菜了。一直挖到现在。也就是说,我们春天吃的荠菜,是春天开花的荠菜种子自然掉落,秋天萌芽,然后经霜历雪,长大的。过了冬的荠菜,药效最好,是食疗上品。有清淤去火,明目利尿等功效。

民间荠菜吃法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包荠菜饺子、荠菜馄饨、荠菜包子,开荠菜鸡蛋汤,荠菜蘸酱生吃或水焯后蘸酱吃,荠菜做配菜涮火锅等等。

到了阴历三月,荠菜就老了,已是白花一片。此刻的荠菜,药用价值依然显著。许多地方有“三月三,荠菜花煮鸡蛋”的风俗。

荠菜开花后,一般认不错。白色小花,倒三角形的蒴果。随风摇曳,虽然朴素,也是楚楚动人。

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里写道:“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俗谓是日以荠菜花置灶上,则蚂蚁不上锅台。北京也偶有荠菜卖。市场上卖的是园子里种的,茎白叶大,颜色较野生者浅淡,无香气。农贸市场间有南方老太太挑了野生的来卖,则又过于细瘦,如一团乱发,制熟后强硬扎嘴。总不如南方野生的有味。

荠菜是田野里一种很奇怪的植物,不论多么严寒,不论多么贫瘠,它都能生长,颜色紫中带绿,匍匐在田野里不仔细看甚至会忽视它的存在;用小铲挖的时候却又觉得它的根系很深,很粗,才能在北方漫长的冬季繁衍开花;清水一洗,瞬间就活了过来,放上几天都没事,端上餐桌,特殊的清新的荠菜味让人唇齿留香,想的不过就是这个味,那也是故乡的味道。

中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早在公元前300年采荠菜的记载。据说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现如今治病用荠菜没听说。倒是从现在营养学上可以找到依据。

我们知道十字花科的植物像油菜、大白菜、西蓝花,各种甘蓝等,富含营养素和异硫氰酸盐等有益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也推荐多选多食这样的蔬菜。

荠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当然也可多选多吃。

汪曾祺在《故乡的野菜》里还这样写道:“荠菜可包春卷,包圆子(汤团)。江南人用荠菜包馄饨,称为菜肉馄饨,亦称“大馄饨”。我记得上海就有专门的荠菜香菇馄钝,不过那种荠菜多是人工种植。

1.最传统吃法,荠菜和肉做馅,包饺子,做馄钝。

2.荠菜炒蛋。

荠菜洗净剁碎,加入蛋液搅拌后,油锅炒熟即可。还可以加虾皮或者香干,味道更好

3. 荠菜蛋饼

荠菜入热水焯下,捞起切碎;虾皮洗净,下油锅煸炒起锅,切碎;荠菜碎、虾皮碎,加入面粉中和面; 20分钟后,面团擀成等量小饼,入不粘锅双面煎熟即可。

4.荠菜 养生 粥

可以将焯熟荠菜切碎、加上肉末、大米粥做蔬菜咸粥,很暖胃。

5.荠菜还可以和冬笋、年糕片、肉丝等配在一起炒,味道也很不错。这些都是相当家常的吃法,不妨试一试。

我个人的习惯是,量小,野生的,就按传统,包饺子吃;要是量大,种植的,基本就像普通绿叶菜,随手拈来叶菜怎么做,它也可以。不过,荠菜真的是我的大爱,你吃过吗?不妨试试。

作者:蔡建霞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主管护师//大连营养学会理事

春天来了,荠菜也该进入家庭厨房了,其营养自不必说,单就做法有多种。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做法。

一,最常见的也是最原始的做法:荠菜汤。把荠菜去根洗净,勺内入油,葱姜蒜爆锅,炝汤入盐,入荠菜',入鸡精炖十分钟左右即可。也可加些土豆条。

二,包饺子,其做法和正常家庭包饺子的程序相同。

三,荠菜猪肉丸子汤,其做法是,将猪里脊肉剁馅入姜葱,盐,淀粉,花椒水挍匀。勺内入油,葱姜蒜爆锅,炝汤,猪肉丸子约五分钟后待丸子漂起后,将洗净的荠菜入锅,入生抽,盐,胡椒粉三分钟,出锅。

我觉得春天的荠菜当然是要包饺子吃喽!那个味道简直是太美味儿了!

上周末,我就带着孩子一块儿去野外挖荠菜,我们走了很长的路,终于在一片绿化带上找到了荠菜。

孩子看到荠菜很兴奋,虽然他(3岁半)第一次见到荠菜。我们一起挖了一大袋,拿回家洗了洗,焯一下水,再买一些五花肉,加一些香油、胡椒粉、红萝卜、葱花等剁碎,用来包饺子吃,味道特别不错!

家人都喜欢吃,孩子一个人就吃了十来个饺子,还一直说,饺子真好吃。

又是一年春来到,这几天北方的天气也很暖和,立春快一个月了,真的是春回大地了。从河边走的时候,可以看到河边的柳树,吐出了新芽孢。春天又是吃荠菜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荠菜,开始慢慢返青了。昨天是星期天,看看窗外风和日丽,于是我们全家决定一起去山里挖荠菜。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都喜欢吃野菜了,农村的荠菜成了香饽饽,山里有很多挖荠菜的人。记得过去麦地里有很多的荠菜,可是现在到麦地里一看,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苹果园里有荠菜,而苹果园里面,果农都会打农药,所以最好还是别到苹果园里面挖荠菜。山路两边或者一些向阳地堰上的荠菜最好,起码农药少一些。

生活在农村,就是吃野菜方便,很快我们挖了一大袋子荠菜,我们边挖边直接在山里摘了出来。荠菜带回家以后,我放在水里浸泡了一会儿,为的是能够清洗得更干净一些。洗干净后的荠菜,绿色的叶子白色的根,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我们这里最简单的吃法就是,荠菜洗干净以后放在盘子里,然后直接蘸着甜面酱吃就可以。也可以在甜面酱里面拌上一点儿麻汁,喜欢吃辣的朋友,再滴上一点辣椒油,这样再蘸着吃的时候味道就会更好一些了。也可以把荠菜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做荠菜汤。荠菜汤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用葱姜炝锅以后,再往锅里加上水,等水开以后,把荠菜放进锅里,再加上鸡蛋花和虾皮,这样一盆味道鲜美的荠菜汤就OK了。

我们这里吃的最多的还是荠菜饺子,冬天的荠菜基本都是生吃或者是做荠菜汤喝了。春天的荠菜叶子返青了,最好吃的就是荠菜饺子了。把荠菜用开水焯过以后再沥干水,然后剁细;可以在荠菜馅儿里面合上肉,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将切碎的油爆豆腐干跟荠菜合一起,再加了各种调味品,这样包出来的素馅饺子,要比肉馅儿的饺子更好吃,味道更纯正。不知道各位是怎样把荠菜做成各种美味的,不妨分享一下吧。

面粉,酵母、清水、牛奶、荠菜、猪肉馅、食用油、盐、耗油、葱、姜、生抽、料酒等

1、面粉里加入酵母、清水、牛奶,揉成光滑的面团,放一边进行发酵,发至原面团的2.5左右就可以了;

2、荠菜洗净放热水中焯烫一下,放入凉水中浸泡,凉下来后挤干水,切碎,放入食用油调均匀备用;

3、猪肉馅里放入盐、耗油、葱、姜、生抽、料酒搅拌均匀后静置20分钟后与荠菜碎混合均匀;

4、取面团分成小剂子,擀好皮就可以包包子了;

5、包好的包子再静置30分钟进行第二次发酵,然后上锅蒸就可以了;

6、大火烧开后,再烧25分钟,关火后等3-5分钟就可以掀锅开吃了。

我还是去年才开始吃荠菜的,我们这边很少有这个东西,去年跟朋友一起回家,农村河边长满了荠菜,我们几个人一个小时就挖了两麻袋,收获满满回来做包子。

荠菜摘干净,开水焯烫后放入冷水中2个小时(山野菜最好焯烫后都用凉水泡一段时间再食用),猪肉切成肉泥,猪肥肉下锅煸成猪油,泡好的荠菜切碎,加猪肉泥,猪油,切点葱花调成包子馅,然后就有了我们美味的大包子,话说这包子用农村大锅蒸出来和我家的蒸锅蒸出来就是两个味,果然人生还是需要一些柴火味才舒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371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