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松塞岛日出时间

柬埔寨松塞岛日出时间,第1张

柬埔寨松塞岛日出时间

时区: Asia/Phnom_Penh

当地时间: 2022-12-26 10:33:29

经度: 104.1930918

纬度: 11.2704175

今天日出时间: 06:19:39 AM

今天日落时间: 05:47:46 PM

今天日照时常: 11h 28m 7s

明天日出时间: 06:20:06 AM

明天日落时间: 05:48:17 PM

明天日照时常: 11h 28m 11s

海边、山峰、旷野……每去到景色绝佳的地方,许多旅行者都会“牺牲”一些睡眠时间,早早起床追赶太阳的脚步。橘黄色的光晕为山川河流画上了最美的妆,也让观看者的心中生出豪情。近日,英国睡眠研究网站mornings.co.uk做了一项有趣的统计,它们以“日出”“日落”为关键词,对旅行者们在猫途鹰上发表的评论进行分析,评选出了10个最佳日出观赏地及10个最佳日落观赏地,究竟有哪些地方入选?快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吴哥窟

柬埔寨

说起柬埔寨的“国宝”,就不得不提起世界文化遗产、璀璨的 旅游 名片——吴哥窟。除了拥有不可撼动的 历史 地位和艺术成就外,吴哥窟还藏着绝美的日出美景,许多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只为拍一张日出时分的寺庙剪影。橘黄色的光线配上巍峨肃穆的建筑,绘就出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的美景。不过,这里四时之景不同,想来吴哥窟看日出也要选好时间。每年春分前后,是最适合来此观赏日出的时间,那时太阳会从宝塔剪影的正中间升起,呈现出罕见的“塔尖日出”。当太阳缓缓升起,身边响起不绝的快门声和掌声,美景进入心间,让人不由得生出感动之情。

哈雷阿卡拉火山

美国

哈雷阿卡拉火山位于夏威夷茂宜岛,海拔约305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休眠火山之一,在岛屿的各处都能窥见其雄伟的身姿。哈雷阿卡拉在夏威夷语中意为“太阳之屋”,传说岛上的保护神为了能让人们更好的劳作生活,想要延长白天的长度,曾在太阳下山时站在火山顶将其套住,直到太阳神答应给予茂宜岛充足的阳光才放走了它。而在现实中,哈雷阿卡拉火山也与太阳颇有缘分,其独特的火山地貌与月球表面十分相似,这里的火山口日出之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

泰姬陵

印度

泰姬陵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它的背后还有着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这座建筑是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病逝的爱妃泰姬·玛哈尔亲自设计,倾尽全国之力建造的陵墓。泰姬陵奢华而优雅,有着“印度明珠”的美誉,它还是迪士尼动画《阿拉丁》中古堡的原型,在这里看日出有着超越现实的感觉,仿佛自己也迈入了童话世界,正与主人公们一起冒险。泰姬陵采用纯白色大理石建造,辅以玛瑙、玻璃等材料镶嵌,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阳光缓缓笼罩这座史诗般的建筑时,一切都变得如梦似幻。

婆罗浮屠

印尼

婆罗浮屠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是一处金字塔式的佛教遗址,它与长城、泰姬陵、吴哥窟一起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婆罗浮屠约建于公元9世纪,后因火山喷发而被埋入地下,后被人发现,得以重见天日。许多游客喜爱在黎明时分前往婆罗浮屠,等待阳光为这处古老的庙宇镀上最艳丽的颜色。婆罗浮屠的日出之景神秘而庄严,太阳升起的那一刻,静谧的氛围会让人变得宁静平和。阳光、山峦、云海与面带微笑的佛陀一起,构成了一个奇幻的异度空间。

艾尔斯岩石

澳大利亚

艾尔斯岩石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南部内陆的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内,长约3000米,最高高度达34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岩石,当地人称其为“乌鲁鲁”。在一片荒凉的沙漠中,这块红色的巨岩耀眼异常,仿佛一颗嵌于地表的“心脏”,充满勃勃向上的生命力。艾尔斯岩石的日出有别于其他地方,在这里,太阳几乎在同一条地平线上与巨岩一同苏醒,阳光照耀在岩石表面,幻化出不同的红。来艾尔斯岩石欣赏一场日出是许多人旅行清单上的必选项,每年的5—10月是来这里观赏日出的最佳时节。

桑冉库特

尼泊尔

蒲甘寺庙群

缅甸

蒲甘坐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是缅甸著名的 历史 文化之城。蒲甘地区散落着大大小小4000多座寺庙,经联合国考证记录在册的就有2700多座,不过这里的寺庙间距较近,因此虽然数量众多,但游客参观起来还是十分方便的。蒲甘寺庙群建筑多以红砖为材料,与橘色的日光相得益彰,此前,许多游客会攀爬到寺庙顶端欣赏日出和日落景观,但在蒲甘寺庙群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名录后,当地政府开始禁止游客攀爬寺庙与佛塔。

亚当峰

斯里兰卡

亚当峰位于斯里兰卡中部,海拔约2243米,因峰顶有一类似人类足迹的凹坑,又被称为“圣足山”。亚当峰地势险峻、风景秀丽,每年5月到11月间是当地雨季,那时山路湿滑不宜登山。因此4月份是游客到访亚当峰的最佳时期,通往山顶的小路有许多,但仅有西南坡的一条山道两旁有铁链,可供人们扶链攀爬,大多数游客会选择这条线路。为了在日出前赶到山顶,许多游客会在夜间出发,虽然辛苦,但在破晓时分看到太阳撕开云层露出光亮,身体的疲惫便也因壮美的景色一扫而光了。

查理大桥

捷克

在哪里能看到布拉格最美的日出?当你抛出这个问题时,许多当地人会告诉你,“去查理大桥吧。”查理大桥是布拉格人在伏尔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它将两岸精致的建筑连接在一起,是这座城市最有名的古迹之一。查理大桥拥有悠久的 历史 和杰出的艺术价值,在这里,你还能寻觅到迷人的日出景观。当太阳升上天空,桥面光滑的石头泛着曙光,两旁的雕像仿佛也在渐渐苏醒,开启了新的一天。许多新婚的夫妻也会来到查理大桥,在晨曦灿烂的阳光中拥吻,拍摄浪漫的婚礼大片。

马丘比丘遗址

秘鲁

马丘比丘遗址坐落在安第斯山脉间的一个山顶上,海拔2350米,置身其中,能俯瞰到乌鲁班巴河谷的美景。其名称在克丘亚语中是“老人”的意思,因此这座遗址又被称为“古老的山巅”。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马丘比丘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在每个晴朗的早晨,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就会聚集在遗址附近,看阳光从天空中倾泻而下,落在古老的建筑和绿色的梯田上,构建出一幅跨越古今的日出美景。

除了10个最佳日出观赏地,mornings.co.uk还列出了一份最佳落日观赏地,它们同样拥有撼人心魄的壮美景观,静待你的造访。

最佳日落地排行

马洛里广场,美国

哈利法塔,阿联酋

米开朗基罗广场,意大利

海神庙,印尼

明迪尔海滩,澳大利亚

吴哥窟,柬埔寨

埃菲尔铁塔,法国

大金塔,缅甸

面包山,巴西

伦敦眼,英国

吴哥窟旅游景点介绍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哥特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吴哥窟旅游景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女王宫

女王宫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称于世,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和最精致的建筑群之一。Banteay Srei的意思是“女人的城堡”,据猜测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这也许是因为这里的雕刻太过精美,不像出于男性之手。关于它的建造年代也有一些质疑,有学者认为这样高超的工艺远远超越了其他10世纪建筑的水平,而更像是13—14世纪的作品。

女王宫规模不大,但周围同样开挖护城河。现存的主体建筑有三座中央塔和大型藏书室,所有外墙全部布满精美的雕刻。女王宫是第一座采用“原物归位”修复法成功的建筑,后来这一方法广泛应用到吴哥窟其他古迹的修复工作中。

与大部分吴哥古迹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女王宫采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色彩极为艳丽。含有大量水分的红土既便于运输、建筑,也利于雕刻复杂细腻的图案。而建筑建成后,经过风干,就变得异常坚硬,千年不坏。

女王宫的墙壁、立柱、门楣等建筑表面几乎完全被浮雕覆盖,没有一点空隙。女王宫浮雕刀工流畅细腻,造型繁复圆润,线条纤巧柔美,色彩鲜艳妩媚,在所有吴哥浮雕中首屈一指,被誉为“吴哥艺术之钻”。其中的阿卜娑罗姿态优雅,与吴哥寺的阿卜娑罗浮雕齐名。

崩密列

在崩密列,你可以看到吴哥窟未被发现前在丛林中沉睡的模样,它是吴哥遗迹群中最值得去同时也是最难前往的遗迹。

崩密列的规模几乎与吴哥寺一样大,布局和建筑风格也大致相同,甚至周围有同样宽阔的护城河。可以想见当年这里曾是与吴哥寺一样重要的宗教圣地。但这里依然被丛林严密包裹着,无法尽览全貌。由于比较荒僻,丛林的神秘气氛在断裂的柱石、坍塌的墙壁间弥漫,大有探险的味道。可惜的是,由于保护不力,崩密列的很多雕塑已被盗走。

吴哥寺(小吴哥)

吴哥寺无疑是吴哥遗迹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庙宇,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城内古堡高高矗立,城外护河城紧紧环绕,主建筑周围有大片空地,以前应该是僧人或平民居住的草木房屋。可见吴哥寺曾经是一座僧侣众多、香火旺盛的大寺庙。现在主体建筑的东北角上有些较新的佛殿和僧房,仍有不少僧侣在这里修行。身披鲜艳的橘红色袈裟的身影在青灰色的古寺中穿行,是摄影师们非常喜欢的拍摄题材。

吴哥寺是吴哥时代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建筑,主殿占地4万平方米,主塔高6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吴哥寺遵循金刚宝座塔形式,三层平台上耸立着五座莲花塔,整座建筑充满向心力和向上的动势。根据印度教的传统,寺庙越高越好,最好能建在山顶上(如巴肯山),像吴哥寺这样建在平地上,就要造一座尽可能高的高台。巴戎寺同样属于这种“人造山”形式。

吴哥寺的墙壁上布满了精美的浮雕,使得整座建筑更为华丽。底层雕塑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印度教神话故事。二层以各种宗教图案为主,跳舞的仙女阿卜娑罗(Apsara)的形象是游客最喜欢合影的明星。吴哥窟的各个寺庙内有数千个阿卜娑罗雕像,其中吴哥寺和女王宫数量最多,雕塑也最精美。

看日出:坐东面西的吴哥寺是吴哥窟最佳的日出观赏点之一。太阳从宏伟的五座尖塔后缓缓升起的壮丽场景充满神喻的色彩。以寺前荷花池为前景,以寺庙为背景的日出照片是纪念明信片和绘画作品的最常见题材。雨季看到日出的机会非常少,而旱季通常只有北侧池塘有水,所以前排的好位置通常在日出前一两个小时就已经被占据了。

沿着石板桥跨过190米宽的护城河,由西门(正门)进入吴哥寺。外院墙西面的中段为一条200多米长的长廊,虽然是外围建筑,但同样装饰着浮雕。正中的门楼内有一座3米多高的毗湿奴雕像,未婚夫妇们经常来这里祈求好运。

外院与内院的正门间有一条宽阔的青石板路相连,石板路的两侧有半人高的石栏杆,走到尽头时你会发现这是七头神蛇纳迦(Naga)的身体。道路两侧广阔的空地上曾经布满了平民居住的草木房屋,现在已经毫无踪迹可寻了,只剩下两座对称分布的藏经楼和两个方形水池。人们喜欢在北侧的荷花池前看日出,因为南侧的通常没有水。

巴戎寺

即使是与同一时期的建筑珍品相比,巴戎寺也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精品。它是柬埔寨传奇君主阇耶拔摩七世的创作才华和自我膨胀的典型体现。这里有蜿蜒的走廊、陡峭的台阶,最经典的是54座哥特式风格的宝塔,每座塔的四面都刻有神态各异、面带微笑的佛像。这些巨大的头像从各个角度俯视人间,暗示着君主的绝对权利、控制和仁慈。在游览的过程中,你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若干的头像——有的是整个脸庞,有的只是一个轮廓,这些头像或者水平凝视着你的眼睛,或者在你的上方注视着你。

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1200米长的浮雕长廊令人惊叹的刻画了11000个人物。内层回廊主要为神话和宗教故事,而外层回廊则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从战场厮杀到生产劳动、集市贸易的生活图景应有尽有,这样世俗化的雕塑题材在吴哥建筑群中是非常少见的。如果时间有限,可以只参观底层浮雕,第二层规模和技法都稍逊一筹。

通王城(大吴哥)

通王城又称大吴哥,是吴哥王朝的首都,东南亚历史上最宏伟的都城,鼎盛时人口达上百万。多次毁于战火,后几经重修,最终在1426年被废弃。

城市布局:通王城呈正方形,城墙周长14公里,以宽达百米的护城河环绕。全城5道城门,南门和北门是百姓日常通行之门,东门为出丧使用,西门是犯罪者所走的。东门北侧还有一道胜利门,直通王宫,是国王专用。巴戎寺居于城市中心,象征着宇宙的中心须弥山,通向四门的四条道路都从这里出发。皇宫在城市西北部。建造年代:9—13世纪。

周萨神庙

周萨神庙建于公元12世纪初期索亚娃曼二世统治时期。与其北边相距170米的托玛侬神庙为同一时期建造,其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完全一样。但这两组建筑为何而建,目前尚不清楚。只是在19世纪后期,驻柬法国军官迪科在发现这组建筑时,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该庙是供奉周萨神(ChauSay)的,故法国人将其命名为周萨神庙。

周萨神庙虽然规模不大,但值得中国游客特别关注:它是由中国工作队负责维修的。周萨神庙维修项目很多,现存9座单体建筑中除西塔门保存较好之外,其余8座建筑毁坏情况极为严重。

托玛侬神庙

与其北边相距170米的周萨神庙为吴哥寺同一时期建造。其建筑布局、结构形式与周萨神庙完全一样,位置也相对称。但这两组建筑为何而建,目前尚不清楚。规模很小,但基本结构与吴哥寺一样,可算得上一座缩微模型。

石头的颜色由于岁月和森林的洗礼,显得很有魅力。尤其在雨季。是一个让人坐到里面就会不自觉地懒下来的地方。

茶胶寺

茶胶寺是高棉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筑,坚硬的长条青石,整齐地堆积起三层平台,神山金字塔结构。茶胶寺的主体建成后确定了高棉塔山型寺庙的外观形式,从而为折中始于阿约寺的建筑型式的发展画上完美的句号。

茶胶寺原本是国王为自己兴建的葬庙。作为一座未完成的建筑,茶胶寺记录了吴哥建筑的建造工艺:先用石块筑起整座建筑,再在墙壁表面雕刻佛像、浮雕。

塔布茏寺

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为了祭祀他的母亲而修造,也叫“母庙”。

塔布茏寺如同睡美人的城堡,完全被丛林吞没。盘根错节的巨树缠绕着佛塔,占领了长廊,撕裂围墙,掀开石阶,探进门窗,举起房顶……

建筑与丛林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给保护工作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坐视不管固然会古寺不保,强行分开也必然树亡寺毁。因此至今这种奇特的拥抱至今仍然保持原貌。巨大的古树被留在原处,人们对其进行定期修剪。参观塔布茏寺将会是一次与众不同的经历。

巴肯山

巴肯山(Bakheng)是吴哥主要遗迹群内的一座小山丘,在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高67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可以骑大象上山。山丘上有一座吴哥庙宇遗迹,是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开始以大吴哥城附近地区为首都后的第一座国庙,亦奠下后来吴哥建筑的基础格局。山顶上的巴肯寺(Phnom Bakheng)虽然早已破败,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寺庙,被称为“第一次吴哥”。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West Baray),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从这里向北可以望见泰柬边界。巴肯寺外有长650公尺,宽436公尺的长方形壕沟,可能是罗洛斯旧都建筑的防水患工程用在新建筑上,象征印度神话中环绕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咸海,巴肯寺建立于平坦的山顶。

建在巴肯山顶的巴肯寺,体现了当时高棉人对山的崇拜。这座象征着整个宇宙的建筑,设计上充满象征符号:7层平台:代表七重天,最上层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108塔:除中央高塔外,下面六层共有108座小塔,代表四个月相的108天;33塔:从每一面的中轴线上看巴肯寺,都只能看到33座塔,代表须弥山上的33位神祇。

豆蔻寺

奉印度教的豆蔻寺建于921年,共有五座砖结构的宝塔,按照由北到南的顺序排成一排,面向东方。

从外面看上去平淡无奇,但是隐藏在塔内墙上的砖刻才是豆蔻寺隐藏的珍宝。1968年豆蔻寺得到了部分修复,恢复了砖刻往日的荣耀。

皇家浴池

皇家浴池是举行沐浴仪式的场所,和其它大水池一样,中央原建有一座寺庙,现在只剩下了石基。

皇家浴池是吴哥窟看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在这里看日出的人不多,而可供作为前景陪衬的水面比吴哥寺大多了。

斑黛喀蒂

斑黛喀蒂始建于12世纪末,建造者是阇耶拔摩七世。为佛教僧院,中央寺塔及长廊都已坍塌,很难感觉出曾经的布局。在它周围有四面同心墙。外墙长700米,宽500米。四个入口全部都有阇耶拔摩七世最钟爱的主题:Avalokiteshvara菩萨头像,头像上方盘旋着神鸟伽鲁达。

中心塔内部的建设并未完成,由于施工仓促,寺庙内的许多地方近乎废墟。与附近的塔布茏寺相比,这里非常清静,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值得游览。

东梅奔

东梅奔是由罗真陀罗跋摩一世兴修的印度教寺庙,原建于东池中央岛上,现池水已干涸。

东梅奔的建筑结构是金刚宝座塔的形式,三层五塔。第一、二层台阶的四角分别有四座与真象同样大小的大象雕塑,源于四巨象支撑宇宙的古印度神话。

圣剑寺

寺名来源于阇耶跋摩二世传继承人圣剑的传说。阇耶跋摩七世重建吴哥城时曾在此居住,这里曾经是高棉人最重视的寺庙之一,最重要的节日典礼都在这里举行,数千人供养和维护着这座寺庙。

圣剑寺规模宏大,其长方形的围墙长800米、宽700米。通往寺庙有四条路,在寺庙的门口立着数尊手拿长蛇搅动乳海的修罗与阿修罗,在东西两边,有一列长的砂岩石莲花墙,而莲花上曾经有佛像,但在湿婆派主持时,他们被毁坏。在圣剑寺东边入口有一座两层建筑物,相传这座房子是用来存放圣剑的,它的圆形支柱很像地中海建筑风格。从中央圣塔开始,四条狭长的走廊向各个方向延伸,并带拱顶。在圣塔寺的西面和背面则分别供奉着毗湿奴和湿婆的神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229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