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规划是什么

中国高铁规划是什么,第1张

1、远景规划: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铁路网要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规划原则:(1)统筹考虑与其它运输方式及能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通道布局、运力分配与公路、民航、水运、管道等规划有机衔接(2)能力紧张的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经济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快速客运系统(3)加强各大经济区之间的连接,协调点线能力,使客货流主要通道畅通无阻(4)增加路网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为经济持续发展、国土开发和国防建设创造有利条件(5)提高铁路装备国产化水平,大力推进装备国产化工作。

法律依据: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一、《规划》的总体考虑

2004年《规划》和2008年修编《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铁路发展成效显著,基础网络初步形成,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铁路改革实现突破,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提前实现原规划目标。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铁路运能紧张状况基本缓解,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铁路与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路网布局尚不完善、运行效率有待提高、结构性矛盾较突出等不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机遇,对铁路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扩大铁路有效供给;二是拓展区域发展空间,要求强化铁路支撑作用;三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求发挥铁路绿色骨干优势;四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提升铁路应急保障水平;五是厚植行业发展优势,要求建设现代铁路基础网络。

《规划》修编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遵循铁路发展规律,发挥铁路骨干优势作用,统筹需求与可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增加有效供给、明晰功能层次、提升服务效能、兼顾效率公平为重点,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高效便捷、安全经济的现代铁路网络,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支撑。《规划》坚持支撑、创新发展;科学布局、共享发展;层次清晰、协调优化;衔接高效、开放融合;安全可靠、绿色集约的基本原则。

二、《规划》的发展目标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到2020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为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展望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三、《规划》的主要方案

规划方案包括三个部分:

(一)高速铁路网。在原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上,增加客流支撑、标准适宜、发展需要的高速铁路,同时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我们还明确划分了高速铁路网建设标准。高速铁路主通道规划新增项目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地形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困难地区可以适当降低),其中沿线人口城镇稠密、经济比较发达、贯通特大城市的铁路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区域铁路连接线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下标准。城际铁路原则采用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

具体规划方案:一是构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八纵”通道为: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为: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福银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二是拓展区域铁路连接线。在“八纵八横”主通道的基础上,规划布局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目的是进一步完善路网,扩大高速铁路覆盖。三是发展城际客运铁路。在优先利用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开行城际列车服务城际功能的同时,规划建设支撑和带领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效连接大中城市与中心城镇、服务通勤功能的城市群城际客运铁路。

(二)普速铁路网。重点围绕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完善东部网络布局,提升既有路网质量,推进周边互联互通。

具体规划方案:一是形成区际快捷大能力通道。包含12条跨区域、多径路、便捷化的大能力区际通道。二是面向“一带一路”国际通道。从西北、西南、东北三个方向推进我国与周边互联互通,完善口岸配套设施,强化沿海港口后方通道。三是促进脱贫攻坚和国土开发铁路。从扩大路网覆盖面、完善进出西藏、新疆通道和促进沿边开发开放等3个方面提出了一批规划项目。四是强化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建设地区开发性铁路以及疏港型、园区型等支线铁路,完善集疏运系统。

(三)综合交通枢纽。枢纽是铁路网的重要节点,为更好发挥铁路网整体效能,配套点线能力,本次规划修编按照“客内货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铁路客、货运枢纽布局,形成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

上述路网方案实现后,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全国铁路网全面连接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四、《规划》的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了8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壮大高铁经济、科学组织项目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人才科技支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强过程监管评估等。

现有的福厦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开行时速200公里,为全国城际线中最繁忙段之一,节假日上座率几乎达100%,运力趋紧。

福厦高铁,全称福厦高铁客运专线,福厦高铁北起福州南,接入京福高铁客运专线,南至漳州,全长290公里(厦门段长约5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按国家Ⅰ级双线客运专线铁路标准设计,经由厦门北站,总投资约558亿元 。

与现有的福厦铁路(D字头动车)不同,福厦高铁为G字头的高铁列车。福州到厦门全长不到300公里,未来乘高铁可能不到1个小时就可以从厦门到福州,比现有动车的时间缩短不少。

2015年10月22日,据了解,根据近期的可研评估工作,福厦高铁有了大致确定的走向和沿途设站规划。该线路正线贯通长度约为297公里,其中新建251公里,利用既有线46公里,全线设福州、福州南、福清、莆田、泉港、泉州南、晋江南、厦门北、漳州等9个车站。

据悉,福厦高铁将在今年年底动工,2016年全面开工建设,有望于2019年竣工。届时福厦实现1小时可达,将实现厦漳泉大都市区与全国高速铁路网络互联互通升级。

目前专家们研究了并行公路桥(即泉州湾大桥)下游方案、并行公路桥上游方案和公路桥上游桥梁方案等三个泉州湾桥位方案。目前,设计单位经过比选,推荐第一个方案,即并行公路桥下游方案,并获审查会专家组赞同。

除了泉州境内拟设定的几个站点和福州2个站外,还将设福清、莆田、厦门东、漳州站,届时,福州和厦门之间将实现1小时可达,而泉州市民北上进京或达东北地区的时间也将大大缩短,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难题。

据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修改方案(2010年7月修改),新的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规划线路走向为二种方案:

方案一:重庆-广安-达州-安康-西安

方案二:重庆-万州-安康-镇安-西安

因为2015年初陕西联合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区到西安开会,一致同意修建包海高铁,它必须通过安康市,所以,安康方案将来可能被重新考虑。包海高铁计划经安康进入重庆巫山(与郑渝高铁的巫山站并站),后引线穿越武陵山区4个中心城市,经湖北恩施(与沪汉蓉客运专线恩施站并站),进入湖南省张家界市、到广西桂林、广东省湛江、海南省海口市。

2015年3月18日(包海高铁西安会议之后),重庆市交委副主任汪钦琳主持召开了重庆市铁路中长期规划和“十三五”规划方案座谈会,渝东北、渝东南各区县分管ld和交通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中铁二院重庆公司详细介绍了规划渝西高铁工作推进情况和规划方案具体内容,推荐走向为经重庆万州、开县、城口、安康到达西安。据悉,渝西高铁,拟纳入“十三五”规划,力争尽快开工建设。2015年两会期间,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渝西高铁正在规划研究,如果修建,线路肯定是经过万州——开县——城口方向。根据重庆市最新出台的”十三五“规划,渝西高铁的走向为重庆-涪陵-丰都-忠县-万州-开县-城口-岚皋-安康-镇安-柞水-西安。

根据陕西省“十三五”规划,渝西高铁的走向为:西安——安康——万州——重庆 ,与重庆市政府规划一致。

至此,渝西高铁基本定向,走向为:重庆-涪陵-丰都-忠县-万州-开县-城口-岚皋-安康-镇安-柞水-西安 2016年3月11日,记者从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四川代表团获悉,代表团全体会议已讨论通过以四川代表团名义,提出关系四川长远发展的10件建议,将按法定程序和大会要求报大会秘书处。10件建议中,这个建议是川东北的老百姓最关心的——《关于支持西渝高速铁路线路经达州、广安方案的建议》。

通过有关专家开展大量前期研究,西渝高速铁路的线路采用西安经安康、达州、广安至重庆的方案,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是线路走向最优。由于地质条件更好,线路更顺直,里程更短,估算将节约里程60公里左右。

二是投资成本最省。也不会破坏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三是经济效益最好。达州是全国179个公路运输主枢纽、西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和四川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对周边的集聚作用十分明显。西渝高铁若走达州、广安线路,从受益人口看,达州、广安总人口1171万人,是城口、万州线路的4倍。从客运需求看,经达州、广安线路可辐射带动南充、巴中及重庆梁平,陕西紫阳、镇巴等地,辐射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4000万人,预计客流量将是经城口、万州线路的9倍以上。

四是政治社会效益最大。达州是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核心地带,也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的重点区域,规划建设西渝高速铁路走达州、广安线路,可充分发挥此条铁路的最大扶贫效益。

五是军事战略意义特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208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