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都城在哪

成吉思汗的都城在哪,第1张

成吉思汗时,蒙古还没有固定的首都。窝阔台汗七年(公元1235 年),

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后杭爱省厄尔得尼召北哈尔和林建都,称喀拉和

林,简称和林。蒙哥汗六年(公元1256 年)忽必烈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

河北岸营建宫室城郭,忽必烈汗中统元年(公元 1260 年)在此即位,称开

平府,中统四年升为上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 年)在金中都城(今北京)

东北另筑新城,至元九年(公元1272 年)改称大都,成为元朝的首都。

蒙古先后征服了这七大区域,但并不是这七个区域都成了元朝的疆域,

因为在这期间,有的地区已经成为其他汗国的领土。从成吉思汗十五年(公

元1219 年)进行第一次西征开始,蒙古帝国的疆域迅速扩张,从中亚、西亚

直到欧洲。成吉思汗晚年实行分封,将今天山、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以西

的土地都封给了三个儿子。由于大家服从成吉思汗,帝国还是统一的。在窝

阔台当大汗时,也还可以指挥其他各部,但到蒙哥(宪宗)和忽必烈(世祖)

时,各部已经不相统属。互相争夺大汗的位置,蒙古帝国分裂成元帝国和四大汗国。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以成吉思汗陵为核心,形成了祭祀文化区、历史文化区、民俗文化区、草原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的整体布局,是世界上唯一的以成吉思汗文化和蒙古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区70公里,是历史伟人成吉思汗的象征,是祭祀这位伟人英灵的神圣场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成吉思汗陵 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 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成吉思汗陵现在已经成为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成吉思汗陵宫

金碧辉煌的陵宫,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展现草原帝王陵恢宏气势。乳白色的墙壁,朱红的门窗,金黄宝顶、蓝色的云图,独具蒙古民族特色。陵宫是祭祀成吉思汗的圣地,其建筑保留了成吉思汗八白宫的形状特点,成为蒙古民族代表性建筑。成吉思汗陵宫由正殿、后殿、东西殿、东西过厅组成。陵宫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正殿高24.18米,东西殿高18米。陵宫内供奉着成吉思汗八白宫(室),并有巨幅壁画。陵宫屋檐正中悬挂着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题写的“成吉思汗陵”牌匾。

气壮山河门景

门景造型呈“山”字型,犹如巨大颠峰至顶劈开,高耸的成吉思汗跃马雕像腾空而出,顶天立地、矗立中央,东西山峰凿刻出...门景造型,凝实厚重、寓意深刻、气壮山河、开天劈地,故名气壮山河门景区。

苏勒德祭坛

雕刻蒙古民族图案的汉白玉苏勒德祭坛是供奉成吉思汗战神的地方。以主苏勒德和四柄陪苏勒德组成的“四斿哈日苏勒德”是成吉思汗所向无敌的战神,平安吉祥的保护神,是成吉思汗勇往直前精神和压倒一切邪恶的力量的象征。苏勒德的缨子用九十九匹公马鬃制成。祭坛上还安放着大蒙古国的阿拉格苏勒德(花纛)。祭坛高15.4米,直径54米。

铁马金帐群雕

十三世纪一位欧洲画家,在亲眼目睹了当年成吉思汗大军出征时浩大的场面后,绘制了一幅“铁马金帐”油画。我们依据这幅珍贵的油画,经过历史学家、美术家的反复考证和研究,复制出了这一堪称世界之最的“铁马金帐”群雕。铁马金帐群雕密布在成吉思汗长眠圣地宽阔的原野之上,与草原浑然一体,置身其中,犹如身临成吉思汗军阵之中,创造了大漠草原的奇观。

阿拉腾甘德尔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通常立在山顶丘陵之高处和风水之地。敖包的种类包括祭祀长生天的祭天敖包,象征山水神灵的神灵敖包,祭祀祖先的氏族部落敖包,纪念英雄人物的纪念敖包,纪念聚会的“胡日呼”敖包,宗教性质的寺庙敖包,显示道路方向地界的标志敖包等等。敖包,在蒙古人心目中是神圣的,人们在行程中遇见敖包,须下马敬献哈达、美食、香等,以示敬仰。

亚欧版图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创建的广袤疆域,横跨亚欧,地括3200万平方公里,打通了东西方文明通道,也促进了世界文明进程和历史文化发展,亚欧版图是中外历史上最大的以版图形式重现蒙元帝国疆域的景点。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导航图(点击图片浏览大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184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