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一处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它具体位置在哪呢?

云南有一处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它具体位置在哪呢?,第1张

喜欢旅游的人都向往着去云南打卡,去过云南的人都想着再一次打卡,没去过云南的人,云南是一处浪漫之地,这里的苍山、洱海、古城等景点无一不让人向往。在云南除了这些浪漫的地方之外,还有一处地方是无数摄影师所向往的地方,这个地方随手一拍就是绝美的照片,也正是因为众多摄影师追捧,所以这个地方才渐渐发展成为火热的旅游景点,被世人所熟知。

这个地方就是红河哈尼梯田,红河哈尼梯田是不是听起来很陌生,梯田大家都比较的熟悉,在云南的元阳梯田是很出名的,其实元阳梯田只是红河哈尼梯田里面的一部分,算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景点。其实梯田的出现都是当地人们起初为了生活迫不得已的行为,因为在附近都是山地,没有很好的耕地,为了生存,只能创造耕地。

红河哈尼梯田就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这个梯田所处的位置是在云南省红河州,中心在元阳县新街镇这些区域,其中出名的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

红河哈尼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大小不一,形状也不同,这些梯田涉及四个县,总面积大约有100万亩。这里气候独特,山中水源丰富,空气湿润,而且经常会出现云雾天气,将山谷和梯田装扮得含蓄生动,再加上规模之大,所以拍摄出来的照片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红河哈尼梯田在2013年的时候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中国的世界遗产45处,也成因为这个突破,我国也超过了西班牙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国。在红河哈尼梯田当中最出名的元阳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

元阳哈尼梯田景区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坝达景区、老虎嘴景区、多依树景区。其中多依树梯田是摄影师最喜欢抓拍的地方,因为这里是日出最佳观赏地,这处梯田常年云雾缭绕。坝达梯田有着元阳梯田当中落差最大的梯田景观,也是拍照的好地方。

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

本民族内部各自称单位之间的互称和其他民族对哈民族的称谓也不一致。如元阳的哈尼互称糯美、糯比、各和等;雅尼互称觉围、觉交,汉族又称其为爱尼;称豪尼为布都、称哦怒为西摩洛等。

在汉文史籍中,哈尼族的历史名称有: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倭泥、俄泥、阿泥、哈尼、斡泥、阿木、罗缅、糯比、路弼、卡惰、毕约、豪尼、惰塔等。可以看到这其中大部分与目前的自称和互称相近或相同。

哈尼族的历史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游牧于青藏高原。公元前384至前362年间,秦朝迅速扩张,居住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体受到攻击,流散迁徙,出现若干羌人演变的名号。

“和夷”是古羌人南迁部族的一个分支,当他们定居于大渡河畔之后,为适应当地平坝及“百谷自生”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开始了农耕生活。哈尼族在于大渡河畔定居农耕之后,因战争等原因被迫离开农耕定居地而再度迁徙,进入云南亚热带哀牢山中。

根据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活动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从公元4世纪到8世纪的初唐期间,部分哈尼族先民向西迁移到元江以西达澜沧江地区。唐人文献中,哈尼族的先民被称为“和蛮”。

哈尼梯田 即 元阳梯田 。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求好评 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147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