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城怎么读

祭城怎么读,第1张

祭城读音:zhà chéng 。

祭城,地名,位于郑州郑东新区,原为祭城镇,现为祭城办事处。

《辞海》:“祭”,古国名,亦作“(左)祭(右)邑”,姬姓。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原为畿内之地,后东迁,在今河南郑州东北。音训为“zhài“,该地延续三千年读作“zhà”。周公奠定中国文化之基础,该地与中国文化关系巨大,故地名及读音不可擅改。

发展历史:

根据《祭城镇志》记载,祭城在3000年前是商代、周代诸侯国祭国的国都。商朝时期,一位负责祭祀的官员因忠于商王,便被封赏到今郑州市祭城镇一带建国,因受封者为主管祭祀的官员,国名称为祭(Ji)国。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

西周时期,周成王的叔叔周公因平乱有功,其第五子受封修建祭(JI)伯城。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郑国军队攻城。祭(JI)伯城一带的民众在亡国之后,基于怀念故国,准备集体改姓氏为祭(ji)。考虑到祭(ji)有祭祀的意思,后来商议把读音改为祭(Zhai)。

春秋时期,祭伯城因为祭(Zhai)姓的产生,其读音改为祭(Zhai)伯城。此后历史一直沿用这个称谓。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南侵,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祭伯城的居民开始迁往他乡。多年后,一些外地的民众迁来定居。新居民来后,由于口音的不同,使祭(Zhai)伯城读音再次发生变化,演变为祭(Zha)伯城,简称为祭(Zha)城。与祭(Zha)字有关的人名、地名随之改变。

新中国成立后,祭(Zha)伯城的叫法不再使用,祭(Zha)城的行政区划先后为祭城区、祭城公社、祭城乡、祭城镇、祭城路街道办。

在郑州东区有一个地方与“炸成”读音相似,其正式名称为祭城,祭城位于郑州郑东新区,原为祭城镇,现为祭城办事处。

郑东新区祭城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6年,位于中州大道以东,熊儿河、东风渠以南,107辅道以西,七里河、陇海铁路以北,其中金水东路、农业南路、黄河东路等交通要道贯穿辖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高度发达,也是省政府驻地。

扩展资料:

祭城的来历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由一个掌管祭祀的官员所建的祭国,到周公第五子建的祭伯城,再到现在的祭城乡、祭城镇、祭城路办事处;

据《祭城镇志》记载,整整有3500年历史。到了2006年,祭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郑州市撤销金水区祭城镇,将其所辖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设立祭城路、凤凰台两个街道办事处,实行城市管理体制。

参考资料来源:祭城街道办——祭城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祭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095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3
下一篇 2023-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