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香港必买的十样特产

到香港必买的十样特产,第1张

到香港必买的十样特产有:港式老婆饼、港式月饼、珍妮曲奇、陈意斋燕窝糕、港式鸡蛋卷、港式奶茶、鸡蛋仔、么凤话梅王、公鸡碗、大澳虾酱虾膏等。

1、港式老婆饼

港式老婆饼,人们习惯上称为元朗老婆饼,是香港著名的特产糕点,也是香港历史非常悠久的特产。老婆饼,又称冬蓉酥,是一款发源于广东的传统饼食,在中国广东和香港最为常见。

2、港式月饼

港式月饼是我国五大月饼之一,属于广式月饼的一种,在国内众多月饼“流派”中,以皮薄、松软、香甜、馅足的港式月饼深受欢迎。

3、珍妮曲奇

珍妮曲奇是去香港旅游必带的手信之一,每天都大排长龙。包装的铁盒是泰迪熊图案,十分可爱,而且个月都会换新的包装盒,非常有心思。

4、陈意斋燕窝糕

陈意斋燕窝糕是香港比较地道的港式特产糕点,是一款由燕窝制成传统小食,燕窝丝蒸透、融化、凝固成糕。

5、港式鸡蛋卷

港式鸡蛋卷是香港传统糕点之一,调配好的牛油鸡蛋面粉煳调,在热锅上摊成金色的薄饼,趁热乎赶紧把蛋皮卷起来放置一小会,就成了香脆酥松的蛋卷了。

6、港式奶茶

港式奶茶是一种香港独有的饮品,以其茶味重偏苦涩,口感爽滑且香醇浓厚为特点。完美的港式奶茶,茶要够浓,奶也要够浓,入口幼滑如丝,不会一饮而泻,而是延绵细蜜,有奶油的口感。

7、鸡蛋仔

鸡蛋仔是香港独有的传统街头小食,是香港地道街头小吃之一,以鸡蛋、砂糖、面粉、淡奶等造成汁液,倒在两块特制蜂巢状铁制模版的中间,放在火上烤成。

8、么凤话梅王

每颗话梅都是经验丰富的制果师纯手工制作的,品质没得说,而且酸甜适中。

9、公鸡碗

公鸡碗是以黑尾公鸡、芭蕉和花为图案的一种碗。公鸡碗很浅,口大底小,外面很随意地用红、墨绿、黑等简单的色彩描着一只公鸡,粗犷的工艺透着一种特殊的美感。

10、大澳虾酱虾膏

大澳虾酱虾膏是香港的著名特产海鲜食品,大澳的渔民会把吃不了的小鱼小虾加盐晾晒、发酵制作成虾酱用以保存。

香港特产有:港式奶茶、冻鸳鸯、港式西饼、老婆饼、手工鸡蛋卷、香港烧腊、虾酱、虾膏、参茸海味、保心安油、黄道益油络油、虎标万金油、余仁生保婴丹、保济丸等等。

1、港式奶茶

港式奶茶是香港独有饮品,茶味重偏苦涩,口感爽滑且香醇浓厚为特点。制作方法较大陆奶茶复杂,经过撞茶(拉茶)工序,保证奶茶中保留茶叶的浓厚。后来人们称之“香港老街ST0RY”奶茶。

2、保心安油

保心安油是一种用来祛风镇痛、通窍消肿、活血止痒、用于伤风鼻塞、头晕头痛、肌肉扭伤、蚊虫叮咬、舟车晕浪的外敷油。工厂总部:香港黄竹坑道28号12楼。

3、虾酱

虾酱是中国沿海地区、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常用的调味料之一,是用小虾加入盐,经发酵磨成粘稠状后,做成的酱食品。味道很咸,一般都是制成罐装调味品后,在市场上出售。亦有将虾酱干燥成块状出售,称为虾膏或虾糕,味道较虾酱浓郁。

4、老婆饼

老婆饼是以糖冬瓜、小麦粉、糕粉、饴糖、芝麻等食材为主要原料而制成的一种广东潮州地区的特色传统名点,也是香港著名特产之一,外皮烤成诱人的金黄色,里头一层层的油酥薄如棉纸,酥松得不得了,一咬下去碎屑便掉了满地,每一口都尝得到蜜糖般的香甜滋味!老婆作的饼 受到老板青睐!

5、香港烧腊

香港烧腊包括烧鹅、乳鸽、乳猪、叉烧以及一些卤水菜式。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酱汁腌制一段时间再放到炉里烤,烧鹅、乳猪皮脆,肥美,口味略带广东人喜爱的甜味。深井烧鹅、花田乳鸽是其中的“老字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港式奶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保心安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虾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婆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香港烧腊

现有一家不错的街头小食店,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黄大仙区新蒲岗康强街32-34号康强洋楼地下16A铺。

香港街头小吃街有很多,最早期的“为食街”位处中环士丹利街与嘉咸街交界,街内有多个售卖早、午、晚三餐及宵夜、糖水(甜汤)的熟食小贩,后因为1997年香港发生金融风暴,店铺租金大幅下降,令小贩得以负担铺租,遂开始在店铺经营,而且越来越受欢迎;

店铺越开越多,而且多会集中于一处经营,如旺角的花园街、油麻地的庙街等都有大量的街头小吃出售。比如旺角的花园街、油麻地的庙街等都有大量的街头小吃出售。

扩展资料:

一、香港街头小吃:

香港街头小吃的发展源远流长,从19世纪开始,香港已开始有路边摊档,它们都是为了维持生计以及照顾社会低下层人士的饮食所需而出现的,至于街边小吃摊档则在1950至60年代初发展最为蓬勃。

售卖的小吃种类繁多而且价格廉宜,因而深受欢迎,后因卫生问题被政府逐步驱除,这些路边摊档遂开始进入店铺内维持经营,虽然不再在路边“推车仔”,但所出售的食物仍是街头所售的小吃,因此极受欢迎。

香港街头小吃的种类很多,例如鸡蛋仔、碗仔翅、臭豆腐、生菜鱼肉汤、鱼丸、砵仔糕、牛杂、格仔饼、炸鱿鱼须、烧卖、煎酿三宝等等都属此类,它们大多以纸袋或发泡胶盒盛载,而以竹签或胶匙食用,即买即食,没有任串烧、何餐桌等设备。据《苹果日报》于2002年8月8日的一篇报道所示,香港人每天便吃掉55吨,约375万粒的鱼丸,数量惊人,足见香港人对街头小吃的热爱。

从香港街头小吃的特色与发展,可见香港人独有的香港饮食文化特色。香港人除了平日生活节奏快捷、工作速度快以外,在饮食方面亦可显出港人讲求快速的心态,不但吃的要快速,连制作食物的也要快速,才能在社会生存,街头小吃恰好显示出这个特点。

二、历史发展:

街头小吃在最初也是在街边档口先出现。街边档口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早于1880年代已有街边档口的出现,它们日以继夜做生意,而当时亦已有大牌档的出现,大牌档亦是在街头摆卖的,是领有政府牌照而拥有比小贩更大面积的摆卖地方,与小贩有相似的地方。

其后更开始有“为食街”的出现,所谓“为食街”是指一些熟食小贩集中在一处地方售卖食物予低下层市民,而最早期的“为食街”位处中环士丹利街与嘉咸街交界。

街内有多个售卖早、午、晚三餐及宵夜、糖水(甜汤)的熟食小贩,50、6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量小销售卖街头小吃,至1970年代开始,政府为整顿市容,重新规划城市,开始抑止街边摊档阻街情况;至1997年回归后,政府因为路边摆卖食物衍生卫生问题而大力打击这些无牌小贩,令街边小贩的数目骤然回落,至近年,小贩数目已大不如前,但街头小吃已不再只限于“街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香港街头小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0883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3
下一篇 2023-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