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贵州的自然植被主要是,第1张

贵州的自然植被类型主要分为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沼泽与水生植被和竹林五大类。

1、阔叶林

是以阔叶树种为主要成分的森林植被贵州高大的山体从山脚到山体中上部依次分布了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贵州中叶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广泛,有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冬青科及山矾科、杜鹃花科、金缕梅科等。

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或被破坏后,喜温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耐寒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形成常绿阔叶混交林或次生落叶阔叶林。

2、针叶林

是贵州森林中分布面积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类森林植被,主要是松科、杉科和柏科植物。暖性针叶林中的马尾松林广泛分布在贵州中部、东部、北部,向西可延伸至赫章、纳雍、水城、六枝、关岭的东部及北盘江一带。

云南松林在威宁、水城、盘县、兴义、普安等地分布最为集中;杉木林广泛分布在东部地区,清水江、都柳江流域是中心产区。另外,银杉、福建柏、黄杉、大明松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针叶林在贵州也有分布。

3、灌丛和灌草丛

灌丛是以灌木组成的植被类型。灌草丛是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其中散生有少量灌木的植被群落。

贵州的灌丛有杜鹃、油茶、蔷薇、箭竹、南天竹、仙人掌等多种类型,灌草丛有白茅、芒、野古草、余甘子等,多为森林植被反复破坏后退化形成,只有海拔较高山顶因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从而生长出小面积的原生性灌丛和灌草丛。

4、沼泽与水生植被

沼泽在贵州分布不多。原生性沼泽仅在少数海拔较高、山体温度很低的局部低洼积水地段分布,主要是以泥炭藓、大金发藓为主的藓类沼泽。水生植被实在湖泊、河流、水塘环境下发育的灯心草、水芹菜、浮萍、金鱼藻等植被群落。

5、竹林

是以禾本科亚科多种竹类植物为主构成的一类特殊值被类型。贵州以中亚热带竹林为主,有楠竹(毛竹)、慈竹、斑竹、淡竹、水竹、方竹、箭竹等,其中以楠竹林最为重要,在赤水河及其支流河谷大面积连片分布,形成“竹海”景观。在天柱、黎平、榕江、从江也有分布。

贵州的乌江两岸金竹相对多。

金竹,是禾本科刚竹属植物。

金竹竿高6至15米,直径4至10厘米,幼时无毛,微被白粉,绿色,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猪皮状小凹穴或白色晶体状小点;中部节间长20至45厘米,壁厚约5毫米。

竿环在较粗大的竿中于不分枝的各节上不明显;箨环微隆起。箨鞘背面呈乳黄色或绿黄褐色又多少带灰色,有绿色脉纹,无毛,微被白粉,有淡褐色或褐色略呈圆形的斑点及斑块;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箨舌绿黄色,拱形或截形,边缘生淡绿色或白色纤毛;箨片狭三角形至带状,外翻,微皱曲,绿色,但具桔黄色边缘。

末级小枝有2至5叶;叶鞘几无毛或仅上部有细柔毛;叶耳及鞘口繸毛均发达;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6至13厘米,宽1.1至2.2厘米。花枝未见。笋期5月中旬。

原产我国,黄河至长江流域及福建均有分布。

金竹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不甚耐寒。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金竹主要价值:

经济

金竹用途广泛,成片竹林、竹海不仅可用于观光旅游,还可作建筑用材,竿可作小型建筑用材和各种农具柄,又可作工业造纸原料,用于打造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和工艺品。

食用

竹笋是纯天然绿色食品。笋供食用,惟味微苦。

中国四大竹海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和江安县境内。整个竹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其中郁郁葱葱的竹林绵延500多座大小山岭,广达46平方公里。登高四望,苍山如海,碧涛起伏,是罕见的翠竹海洋。竹林景观以楠竹为主,有人面竹、花竹、凹竹、罗汉竹、香妃竹等30多个品种。竹鸡翻飞,竹蛙可闻,名贵的山珍竹林荪也时有所见。掩映在竹林深处竹庐、竹桥,令人心旷神怡,俗念顿消。

安吉竹海:安吉中国大竹海地处安吉南大门港口,清代王显承的《竹枝词》专为此写道:“遥怜十景试春游,东岭迢迢一径幽。记得碧门村口去,篮舆轻度到杭州。”安吉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富有浓厚地主特色。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73%和69.4%,是天然的绿色世界。 “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间”,可见安吉是著名的中国竹子之乡。仅其县城递铺镇就有竹制品加工企业600多家,年产值突破 10亿元,产品开发已形成七大系列,500多个品种。

咸安竹海:位于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区,是中国有名地“楠竹之乡”楠竹。全区现有楠竹面积25万亩,楠竹蓄积量3544万根,年出产楠竹250万根,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的大幕、高桥、马桥、桂花、汀泗等5个乡镇,计划到2005年建成楠竹基地30万亩,楠竹蓄积量达到4044万支。竹海掩映之下,山青水秀,泉温洞奇,山林成片,桂花飘香,湖光山色与历史名胜交相辉映。

赤水竹海:贵州赤水市竹业迅速发展, 特别是重点实施以退耕还竹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程以来,进一步提高竹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开发利用,目前全市有竹林90万亩,既成为当地宝贵的生态观光旅游资源,又成为“以竹代木”竹产业大步发展的基础,目前,该市把竹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正向大西南竹业城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040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3
下一篇 2023-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