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吃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吃过冇?,第1张

湖北武汉,一个以 美食 闻名的城市,几乎是所有吃货的天堂。

武汉小吃大多以米、豆、面、藕制品最具特色,有着鲜明的楚国文化和浓郁的鱼米风情。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吃过冇?

来过武汉的话,你吃过多少种武汉小吃呀?

没来过武汉?走!一起去武汉找 美食 !

这10种是武汉人的最爱~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热干面】

你们武汉人天天吃热干面啊?

武汉人:对啊天天吃。

热干面(Hot dry noodles)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也是湖北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其有多种做法。通常以油、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萝卜丁、酸豆角、卤水汁、生抽等为辅助材料。其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武汉人将吃早餐叫做“过早”)的首选小吃,武汉人对它的感情,已无需多言。单讲从外地到武汉来玩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豆皮】

不想起床怎么办?

去武汉,早餐会让你自然醒!

在武汉度过的一天,

从清晨的豆皮开始。

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武汉民间极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其形方而薄,色金而黄,味香而醉,最初是武汉人逢年过节时特制的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

在武汉,以老通城的三鲜豆皮 历史 最为悠久,也最负盛名。“老通城”以经营三鲜豆皮闻名,素有“King of the breakfirst”之誉。外地人到武汉,皆以能吃到老通城的豆皮为快。毛主席曾品尝数次,赞不绝口。

老通城豆皮制法:将黄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鲜蛋、鲜虾仁等馅料,用油煎制而成。其皮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牛肉面】

武汉人的早、午、晚餐、宵夜,

都可以“搞碗牛肉面”。

尤其是寒冷的冬天,

吃一口面,暖一冬天!

“过早”,可以说是武汉人每天的必修课。很多武汉人的早晨,都是从一碗热腾腾的“面”开始的,无论是热干面、炸酱面、还是牛肉面......武汉大大小小的面馆简直不要太多。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汤包】

武汉的汤包皮薄汁多,

蘸着香醋的感觉忒美~

汤包制馅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佐以姜丝酱醋,异常鲜美。除鲜肉汤包外,还应时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包和什锦汤包等。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糊汤粉】

鱼糊汤粉,

被誉为武汉人的羊肉泡馍,

极具武汉码头文化气息的味道!

糊汤粉 ,武汉传统小吃,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必卖油条。被誉为“武汉一绝”的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名吃。它是武汉人的羊肉泡馍,其传统意义、 历史 内涵,丝毫不比羊肉泡馍逊色。一碗飘着鲜美鱼香味儿的糊汤粉,扑面而来的是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气息和味道。糊汤微稠、米粉洁白、细长有劲、鱼香汁浓。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生煎包】

不仅仅是早饭!

随时随地,

想吃了就一个接一个。

吃一口金黄酥脆的生煎包,配上一碗特供的清爽解腻花红茶,虚浮就完了。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抄手】

谁说只有四川的抄手好吃,

武汉也能把你吃得又辣又美。

北方又叫馄饨。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烧麦】

武汉的早餐两个特点,

油多、抗饿,

这其中烧麦算是代表!

烧麦的制作过程也是相当讲究的。如果烧麦皮厚了会影响口感,如果烧麦中油放少了,在蒸煮的过程中不能把肉丁与糯米用猪油融合起来,同样影响口感。但猪油放入过多吃到口中又给人“油腻”感。烧麦的原料选择及制作过程不同于其他的早点那样单调。同样是大锅蒸煮它不同于小笼蒸包,烧麦的皮比蒸包薄,蒸包全封口,而烧麦不用封口,蒸包只有肉,而烧麦除了肉丁还有糯米。

烧麦这种食物算是一个矛盾体,喜欢的人非常喜欢。盛夏时节没有食欲的时候,吃上一口重油烧麦,真的是胃口大开。不喜欢这种食物的食客也多半是因为太油。真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生烫】

新鲜的嫩牛肉、牛脏,

在滚烫的高汤内滚上不到十秒,

迅速捞起来超鲜嫩。

武汉牛肉生烫的烫料种类以牛内脏为主料,新鲜的生的嫩牛肉用滚烫高汤烫熟,迅速捞上来放在同样刚出锅的粉或面上,保持住鲜嫩的口感。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炸炸】

武汉独特 美食 “炸炸”,

只用油炸和酱料结合。

到了夏天的夜晚,很多朋友特别喜欢吃油炸食品。

炸肉、炸脆骨、炸鸡爪、炸干子、炸香菇、炸春卷、炸藕、炸土豆、炸黄瓜...各种荤素食材在油锅里滚一圈,沾上各家店铺的秘制酱料,再叫上几瓶啤酒,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当然不止这些!

还有酥饺、油墩,油香,米粑,

欢喜坨,剁馍、糯米包油条…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欢喜坨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米粑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面窝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剁馍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糯米包油条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酥饺

是不是都看得想来武汉啦!

那去哪找 美食 呢?

这9条路必吃~

【户部巷】

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

繁华的早点摊群20年经久不衰,

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粮道街】

对武昌人来说,

粮道街就是全宇宙最好吃的地方。

往前走还有一条

分分钟让你吃到撑的宵夜街。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仁寿路】

热干面、牛肉粉、糯米鸡、

炸炸、蟹脚面、烧烤、冰米酒…

掰着指头也数不完的 美食 都在这!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复兴村】

这里早上跟晚上是完全不同的样子。

挂着烧烤的招牌,

摊位上却是热干面、烧麦、绿豆汤…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江汉路】

由无数市井味道组合而成,

虽没有豪华的装修,

却是武汉吃货们心中的 美食 圣地!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兰陵路】

烟火气与文艺并存的老街,

一半烟火气晕染着古早市井,

一半充满着情调文艺至极。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水陆街】

武汉的冬天,

只有这条街的早餐能让人起个大早。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石牌岭】

这里是最老牌的撮虾子圣地,

十几年来的江湖地位屹立不倒!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六渡桥】

关于六渡桥 美食 的篇目,

分分钟能整个百万字长篇史诗巨著。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当然除了这些,

武汉值得去的 美食 街,

还有很多!

天声街、前进二路、长堤街…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每年的樱花,

是大自然给武汉最美的礼物!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而 美食 ,

是武汉送给你最好的礼物!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湖北武汉这10大名小吃,你qi过冇?

樱花开放的季节,走,到武汉去吃一圈!

中国到底哪里的馄饨最好吃

一碗热汤,几颗白白胖胖的 " 元宝 " ……馄饨看着简单平常,其实却滋味不同,各有千秋。早在汉魏之时,中国北方大概就有这种热气腾腾的小吃了。

大漠西域,羊肥馄饨美

细嫩鲜美的羊肉剁成的肉泥,里面只混入少许葱和胡椒粉,用方形的薄面皮包裹再对折,羊肉馄饨就捏好了。

大盘鸡、馕坑肉、烤肉、烤包子、抓饭……在新疆这些总是很大量的饭菜之外,一碗想想就口里生津的羊肉酸汤馄饨,自然不能错过。

西红柿下入牛骨棒熬制的高汤里,那份清纯的酸甜也融了进去,用少许醋再把那份酸味拔高一点,混在醇香的高汤中。羊肉馄饨就煮在这样的一锅汤里,汤醇而不厚,酸而不尖。

这样一碗满当当的馄饨端上桌来,汤面漂着提味的香菜末儿,热乎乎地大快朵颐一番,浑身都会舒畅许多。

巴蜀 " 抄手 ",牵起你的胃

那些仍名为 " 馄饨 " 的同类,在巴山蜀水的 " 抄手 " 面前,可都显得味道寡淡无趣了。清汤红汤、干馏蘸水……总有一款会让你胃口大开。

绝大多数的抄手以肉馅儿为主,皮儿比北方馄饨的略微厚点儿,口感好不说,汤底是滋味儿十足的。而 " 抄手 " 一词,也是很有味道,它本是描述两手或两臂交叉胸前的动作,据说还有 " 牵起你的手 " 之意。想想包抄手时的最后一步:将面皮由两边向中间一合拢,这一名字也真有妙趣。

清汤抄手,是与红汤抄手比较而言的。清汤,就是汤底没有红油。那汤大多是筒子骨熬的,也有鸡汤,还有极少数的鲫鱼汤。最本来的清汤抄手是不带蘸水的,但那样纯纯粹粹的清汤或许也有点太清太无味,现在也有带蘸水的清汤抄手。一份油辣子的蘸水,让人既能喝到原味儿的汤,也满足了吃辣的心。

红汤抄手,就是汤底加辣了吧?不,还要加麻。花椒,不仅有温中散寒祛湿的功效,不仅是那份通彻口鼻的清香,还有它带来的那份在舌尖上温热的颤动,想想都和这温暖潮湿的地方分外搭调。

所以在重庆有许多主打红汤抄手的店家号称 " 老麻 ",而且根据麻的程度,可以选择微麻、中麻、老麻三个档位。麻、辣、香在热乎的汤水里混合,再伴着抄手饱满的口感,一起冲撞进唇齿间,温暖与满足,享受与痛快就一下子起来了。

沿江向南,清汤挂 " 包面 "

吃完抄手,沿江而下," 抄手 " 这个名字逐渐变成 " 包面 "" 水饺 ",也不再倾向于馅,变成了一种清清新新的味道。

在湖北襄阳,以及与湖北相接的江西,馄饨更是被直接叫做 " 清汤 "。

用筷子在肉糜碗里一点,轻轻一抹在四方的薄面皮儿上,再将面皮一拢,就包成了一朵。下入准备好的汤锅里,那一朵朵浮浮沉沉,很是轻盈。空碗里一小勺猪油、酱油、辣椒粉,捞出煮好的面点,加点盐和葱花,添一大勺汤,一碗就做好了。看那面皮薄、汤水清的一碗,难怪会有 " 清汤 " 这个名字。

和清汤一样少馅儿的,还有苏州的泡泡馄饨。像泡泡,除了馅儿少几乎空心,皮儿是一定要薄的。薄如纸?如蝉翼?这样的要求,单一的面粉可能就做不到了,或许加些木薯粉,再用像 " 用啤酒瓶儿反复按压 " 这样的工艺才可以。煮开后,一个个小馄饨像泡泡一样漂浮在水面,配上精心调制的汤底,似乎还有些锦上添花的气韵。吃的时候记得吹吹,不然难保不会被泡泡里的热气烫到。

云吞肉燕,闽粤海味鲜

在依山傍海、暖热潮湿的福建,说到馄饨,那就该叫扁食或者扁肉了。

肉燕皮就精致在它晶莹剔透、薄如纸的 " 燕皮 ",那里面没有面粉,而是由精肉和地瓜粉做成再碾薄的。碾薄后的燕皮晒干,就仿佛一张张纸一样,便于储存。用时将燕皮润湿回潮再包入备好的馅料就可以了。这样精制有内涵的燕皮,即便不包馅,就那样煮来,再加入些调味料,吃起来也定是美味的。

湖北武汉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湖北武汉也是一个小吃的集中地,全国各地的小吃几乎都在武汉的美食街出现,不过,武汉也有自己的特色小吃,超好吃了。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湖北武汉最出名的十大小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芳斋汤圆

在武汉,还有一家同时享有“汤圆大王”、“粽子大王”、“糕团大王”三大称号的酒楼——五芳斋酒楼。该店历经百余年之久,其制作的汤圆、粽子和糕团三镇皆知,远近闻名。

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五芳斋”本是一家酒楼,建于民国35年,以经营宁波风味汤圆而闻名,有“宁波汤圆大王”之美称。该汤圆以黑芝麻、桂花等作芯,其味鲜美异常。

五芳斋的创建和发展,历经百余年之久。现今的五芳斋,采用现代设备与手工制作相结合方式,由过去单一的宁波汤圆小吃品种开拓到几十种多味汤圆及速冻系列,并继续保持选料严谨、传统配料、大王主理、制作精细、口味纯正、油而不腻的独特风味,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小桃园煨汤

如果要想品味一下武汉的煨汤,“小桃园”是最好的选择。这个小店坐落在汉口胜利街兰陵路,人称“煨汤专家”。该店经营的主要品种有瓦罐鸡汤、排骨汤、蹄膀汤、八封汤、甲鱼汤、牛肉汤、鸭汤等。

以瓦罐鸡汤最著名,其原料为产于黄陂、孝感一带的肥嫩母鸡。将鸡块入油锅爆炒,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内,用旺火煮熟,小火煨透,汤鲜肉烂,原汁原味,营养丰富。

老谦记牛肉豆丝、面窝

老谦记是坐落在武昌司门口的一家风味小吃店,主要经营牛肉豆丝、面窝,兼管牛肉汤菜,随意小酌。

豆丝是以绿豆、大米等为原料,磨碎成浆,在锅里摊成皮,切成丝,武汉人很爱吃,有汤豆丝、干豆丝、炒豆丝等多种吃法。老谦记经营的是炒牛肉豆丝,炒时按顾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软炒,味道各有千秋,区别只在火候。

主要原料都是黄牛眉子百沟、湿豆丝、水发香菇、玉兰片等,外加调味佐料,用麻油煎炉炒熟。吃起来牛肉酥滑鲜嫩,豆丝绵软滋润,牛肉与豆丝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别有风味。

武汉人过早,最喜欢吃的是面窝。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热气腾腾的大油锅,金黄的面窝在里面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创始于19世纪末。

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人,名叫昌智仁。他看到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他请铁匠打制了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

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称之为面窝,流传一百多年,成为价廉物美的武汉特色早点。

田启恒糊汤粉

田启恒糊汤粉馆坐落汉口花楼街,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名扬三镇。糊汤粉是与油条相配的小吃品种,凡卖糊汤粉者必卖油条。在制作米粉时,选用籼稻米磨浆、制粉,再加上水搓坨煮焖,挤压煮制成型。然后用活鲜小鲫鱼(或鳝鱼)熬煮成汤汁,再加水调入生米粉制成糊汤,放入各种调味品,成熟装碗时,撒上葱花、胡椒、配以油条佐食,别有风味。其糊汤微稠,色调素雅,米粉洁白,细长有劲,鱼香汁浓,滋味鲜美,营养丰实而著称。

桂花赤豆汤

桂花赤豆汤是武汉地区一种小吃,桂花赤豆汤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淀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腻。楚宝熟食店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桥下首。桂花赤豆场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淀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腻。

此外武昌的户部巷汇聚了武汉的各种特色小吃。这条街因在清朝(公元1644—1911年)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这条小巷子虽然只有150米,但各种特色小吃应有尽有,如:石婆婆热干面、徐嫂鲜鱼糊汤粉、谢家面窝、高胖子粥店、陈记红油牛肉面、万氏米酒、王氏馄饨、何记豆皮、麻婆灌汤蒸饺、李大饼、顾氏肉松卷、吕记油饼、吴记米发糕、好来牛肉面、老乡小吃、李记粉面、陈记粉面、陈记烧梅面窝、小文煎包等。

此外,位于老通城的背后,汉口中山大道和大智路交汇处的吉庆街是一条以武汉风味小吃与民间艺人吹拉弹唱著称的特色街,如今,它已经成为武汉的一张名片,凡来到武汉的人都要慕名去逛一逛。

老通城三鲜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该店仿照湖北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配合甜食应市,颇受欢迎。

豆皮本是湖北农村的乡土风味小吃,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老通城”酒楼的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皮包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脍炙人口,人称“豆皮大王”。毛泽东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四季美汤包

离“老通城”不远的江汉路口附近,有一家叫“四季美”的.小吃店,被武汉人誉为“汤包大王”。“四季美”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1927年开业,生意兴隆,后有特级厨师钟生楚等在该店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应市,受到顾客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使该店变为主要供应小笼汤包的汤包馆。他们制馅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七个一笼,佐以姜丝酱醋,异常鲜美。

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除鲜肉汤包外,他们还应时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包和什锦汤包等。

解放后,“老四季美”汤包馆生意兴隆,越做做红火,由原址迁到汉江路与中山大道交汇之处,现在已有三层楼做营业专厅,有300多席位,一年四季宾客如云。

而现在,四季美汤包的师傅已经另起炉灶,自己开了一些汤包店,汤包的口感与以前差了很多,江汉路四季美汤包店的生意并不好。近日,四季美老店更是面临着拆迁的困扰。

蔡林记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武汉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据说,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有个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

一个夏天的晚上,李包还剩下许多面没卖完,他怕发馊变质,就把面条煮熟后捞起来晾在案板上。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李包一不小心将油壶里的麻油泼在面条上了。他当时灵机一动,索性把麻油拌和到面条里,然后将面条扇凉。

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过麻油的面条放在沸水里烫热,再滤干水放到碗里,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芝麻酱、辣椒酱、榨菜、葱、姜、蒜、酱油和香醋等佐料,顿时香味扑鼻,惹得人们争相购买。吃过面条后,有人问李包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

从此以后,李包便专门卖起“热干面”来了,还教了许多徒弟。几年后,有个姓蔡的徒弟在汉口满春路开了一家热干面馆,店名叫“蔡林记”,渐渐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

蔡林记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854号。其热干面,晶洁爽口,味道鲜美,深受广大市民的赞赏,享有武汉名小吃的美誉。而今,热干面已遍及江城,历久不衰,武汉人过早(吃早餐)更是离不开这一种具特色的面食。

1930年,家在汉口满春路口的蔡明伟夫妇打出“蔡林记”的招牌经营热干面,店名的由来是因蔡家门前有两棵葱郁的大树,取名“蔡林记”喻意蔡家生意兴隆。正如他们夫妇所期盼的那样,“蔡林记”因面好、味正,吃法独特而声名大噪。

1955年夫妇俩将“蔡林记”迁至更加繁华的中山大道,1974年店堂再次迁移至佳丽广场正门下,1993年11月,因老城区改建开始,“蔡林记”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拆迁,等候还建。

1996年6月,“蔡林记”与厚生理餐馆合并,改造后的厚生理餐馆在中山大道上挂出了“蔡林记”的牌子。仅2。8米宽的门面如犹抱琵琶半遮面。

重张后的“蔡林记”营业面积(1—4层)达490平方米,最高峰日销售热干面达450公斤。

“蔡林记”热干面的品种的变化:1983年前为三个品种,即叉烧热干面、全料热干面、虾米热干面。1996年6月18日重张后的扩大为8个品种,即为:全料热干面、虾米热干面、虾仁热干面、雪菜肉丝热干面、炸酱热干面、财鱼热干面、三鲜热干面、果味热干面。

今年拟推出滋补型的二个热干面新品种。如今,在保持拳头产品热干面的同时,“蔡林记”增加小吃品种达4大类40余种。而经营热干面销售额占小吃品种的46%。

顺香居烧梅

汉口花楼街、交通路交汇处的“顺香居”是一家有着近五十年历史的老店。该店制作的重油烧梅,油重而不腻人,味道鲜美,而且形如银菊,看一眼就叫人胃口大开。

烧梅的制作方法是将肥膘猪肉、馒头、橘饼、花生米、冰糖、葡萄干等切成小丁,略微一炒,再用桂花、红绿丝、白糖调合成馅。面粉加水适量,放少许精盐揉和成面团,擀成一张张荷叶形薄皮,放入馅心,加少许麻油包成。烧梅或炸、或烤、或蒸,皆香甜可口,令人食之不厌。

福庆和牛肉米粉

“福庆和”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桥一带,以经营湖南风味的米粉著称。粉质钦滑,味鲜可口。

可惜的是,这家老店因为某些原因也于2007年停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9660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