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中国高铁在世界上是怎样的?

走出国门,中国高铁在世界上是怎样的?,第1张

曾几何时我们国家铁路技术落后,西方列强无数次嘲笑过我们。而我们华人自古就从不认输,一大批技术人员刻苦钻研,研制出了我们自己的高速铁路。

我国高铁发展是从新世纪才开始的,到现在也不过十多年,但是发展速度却是震惊世界。如今我国高铁已经具有世界上领先的核心技术,不仅国内高铁已经非常普遍,还走出了国门。

外国友人对我们的高铁评价极高,我们高铁建设工期短,工人经验丰富,施工效率占据优势。在安全上,我们的施工标准甚至高于欧洲的标准,所以经常中标国外项目。

土耳其中国人民历来友好,而我们走出国门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的高铁,修建完成后质量过关,得到了土耳其人民的赞扬,也让世界见识了中国制造的力量。

俄罗斯总统普京一直很重视和中国的关系,他也认可我们国家的高铁技术。我国高铁在2015年与俄罗斯的联合公司一起中标了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铁勘查设计部分,这个工程也是推行一带一路以来重要的成就之一。

截止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和中国高铁签约,印度尼西亚、非洲、巴基斯坦都将留下中国制造的印记。而曾经高铁技术领先的日本却接连丢失订单,我们的高铁却已经受到了世界人民的点赞。

中国高铁技术从追赶到领先,展现了我们华夏子孙的智慧。有了中国高铁的榜样力量,相信其他领域将来肯定也能再创辉煌!

中国高铁,是外国青年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之首、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在很多外国人眼中,中国高铁有着“高颜值、高速度、近乎完美的乘车体验……”

高铁改变了中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高铁,正成为一张中国名片,向世界散发出魅力。中国高铁是怎么来的?中国高铁“牛”在哪儿?中国高铁能不能跑得更快?我们为您揭秘。

刷新认知的“中国速度”

“立硬币不倒”似乎成了外国人对中国高铁最直接的印象。早前,一位外国人拍摄了一段在中国高铁上立硬币的视频,在网络上一度引发热议。在这个长达数分钟的视频里,列车飞速行驶,硬币却始终立得稳稳的,引爆了外国网友讨论。

“我曾经坐高铁完成了一次北京到西安的旅行,这经历简直刷新我认知!”来自美国的罗杰曾在加拿大、英国、日本和中国生活,他表示,在中国,不管是城市轻轨还是高铁,他都喜欢。

莱文特是土耳其文化大学的一名学生,近年来,他关注到中土两国在高铁建设方面的合作:“土耳其有很多高铁工程项目,中国在这些项目中提供了很多帮助。我认为在这些项目中,土耳其和中国还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中国高铁的发展成绩同样引来国外媒体的关注。去年,俄罗斯第一频道推出了一部名为《跟着叶叔走中国》的系列纪录片。据纪录片主创叶叔介绍,一期介绍中国高铁的节目收到观众大量热情洋溢的评语,而他在坐过中国高铁后也感叹:中国“和谐号”列车真是个铁路奇迹!

英国广播公司曾在一篇题为《中国新工业革命》的文章中将高铁建设看作是中国正在开展新工业革命的标志。文章说,中国特有的文化和中国人的勤劳创新使得中国高铁技术得以迅速应用,并引领世界。

 一场持续的“高铁革命”

“那真的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必须让中国高铁真正成为中国人自己的高铁。”回顾起中国高铁的创新发展历程,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十三五”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贾利民非常感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贾利民就投身于中国高铁的科研创新工作,见证了中国高铁孕育发展至今的全过程。

“我们是站在西方的肩膀之上起步的。”

中国高铁的发展,离不开高铁建设者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国家的战略支持。在贾利民看来,中国高铁成功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们集成了全国最优秀的科技和创新力量,包括20多家国内顶级高校、50多家重点实验室和创新能力平台、500多家配套企业。从基础材料到控制,从电子到化工,从机械到信息,我们在所有涉及的领域开展了高度组织化的创新。我们选择了一条面向问题、目标引领、需求导向的科技创新路径。”贾利民回忆道,当时恰逢中国高铁的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国家为高铁科研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机遇和实验验证环境:“我们出了产品就可以做实验,每条新线路开通前都会专门安排一段时间给我们做实验。除了中国,全世界谁还有这个机会?”

“欧洲人把这叫做‘中国的高铁革命’,这个革命还在持续。”贾利民补充道。

 领先优势独此一家

由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气候变化,中国高铁面对的挑战,是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比拟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环境最复杂,有高寒高铁、抗大风沙高铁和沿海高铁,且连续高速运距长,“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对高速动车组的多样化需求。”

为此,贾利民和高铁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高速列车智能化”和“高速列车谱系化”的概念和技术架构。贾利民把谱系化技术平台比作一只“老母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下蛋”,完成高速列车产品的定制化和需求导向的快速设计、制造与交付。在这个谱系化平台下,中国已经生产出了城际动车组、高原动车组、高寒动车组和适用于高原荒漠地区的一系列高速列车产品,6月26日首发的“复兴号”也是这一技术平台的应用成果。

从冰雪覆盖的高寒地带到热带海岛,从特大荒漠风区到极端艰险的山区,中国的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俊彪表示,中国铁路在建设、运营、风险防控等方面总体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贾利民同时坦言,我们在高铁涉及的材料、电子元器件、信息技术基础部件等基础技术和产业领域上还有短板,需要引进,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自主创新,经济全球化可以极大地缓解这些短板给我们造成的制约。“高铁技术、设计、标准都是我们制定和掌握的,我们要讲品质、讲效益、讲面向全球的包容性发展,需要的是集成全球资源,这并不影响中国高铁创新能力和产业能力体系的完整性。”

 高铁可否“达速”?

“这简直是居家旅游必备啊!”前两天,小杨从北京乘坐“复兴号”去上海,“全程WiFi,充电插座,感觉舒服极了。”

而随着一系列技术创新,高铁的速度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复兴号’试验时速可达400公里,设计持续运行时速350公里,但为什么实际运行时速仍是300公里?”一位北京市民对此表示疑惑。实际速度能否达到设计速度?试验速度能否保证安全行驶?这些问题引发不少网民的讨论。

对此,贾利民直言,以安全为由降低高铁速度是没有经过科学理性评估的,以成本为由抵制达速更是狭隘、短视和缺乏大局观的。“高铁从研发设计到运营维护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坚持‘故障安全原则’这一条底线原则,即任何故障必须导致安全侧输出。我们的设计速度是350公里,就意味着,通过我们的设计过程和技术手段,高铁本身就具备了在350公里条件下安全运行的条件和技术能力。”贾利民告诉记者,现在有关部门正在全力以赴准备恢复速度。

中国高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为中国自豪!

1974年3月3日,土耳其航空公司981次航班依时于中午12时31分从奥尔利机场起飞,很快上升到12500英尺高度。9分钟后(12时40分),飞机底部货舱门被风吹开,一阵疾风吹得货舱内行李跌落。由于突然减压,上边客舱地板变形,客机机头朝下,栽向地面,机上乘客处境十分危险,死亡马上就要降临。

不管驾驶员作出什么样的努力,也无法阻止飞机坠落。门被货舱疾风吹开,造成上边客舱地板变形、断裂的同时,所有操纵尾部,引擎和控制飞机飞行的路线均被切断。客机坠毁在莫尔特方丹森林里,机上346人全部遇难。造成世界飞行史上最严重的空难。

土耳其航空公司的981次航班是一架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生产的DC-10型大型喷气客机。这种飞机长55.2米,可容纳旅客300余人,价值2000万美元。

在布尔日机场地面指挥塔上工作的莫里斯·罗德和妻子于午饭时间牵着狗在艾尔蒙维尔森林里散步。他听见“轰隆隆的声音”后,朝天空一看,发现一架喷气“客机迅速地跌落”。

莫里斯·罗德后来回忆道:“我被这一庞然大物发出的怪声吸引住。我看见它垂直地迅速往下掉,掉在一片林子后边就看不见了。接着只见升起一团大火……”

警察和消防人员陆续赶到。一位消防人员看了一眼飞机坠毁现场,就直摇头。“我们一到就开始寻找幸存者。忘掉这一切吧,我对自己说,片刻之间你就明白过来,除了碎片,什么都没有了。”

一位警官走到站在仍在燃烧的飞机残骸附近的部下身边,命令他们上前收捡死者遗物。他让他们把毛毯和纸袋都收集起来,一名警察晕了过去。一名警察在叹气,“唉,圣母玛丽亚。”他牙齿咬得咯咯响,弯腰去拾人血凝块。

“透过火烟,我只看见血。血,到处是血。”一位目击者喋喋不休地说。这时警察们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不时俯身拾起乘客和机组人员的遗物。

200多名英国旅游者乘坐这架遭到厄运的客机。其中有位叫埃丝特·科琳的小姐。她21岁芳龄,即将结婚。噩耗传来,她的双亲和其他遇难者的亲属一样,痛苦万分。在痛苦的折磨下过了数星期,他们才忍悲含痛将女儿的身高、体重和牙齿等具体情况告诉土耳其官员。土耳其官员最后打电话通知他们,找到了他们女儿的半个脑袋。

飞机坠毁后数小时,一位佛教长老率领49名日本遇难者家属一行50人赶到现场。亲属们为死者祷告,把花瓣洒在四周,然后取上一带血的泥土。

人们在距离坠毁现场3英里的地方找到了4具完整的尸体,其他任何东西都是支离破碎的。人体碎片挂在树上,雨衣、上衣、袜子的碎片也同样挂在树上。人们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把找到的东西作了分类,同时进行似乎是没完没了的识别工作。但比起识别这次空难中遇难者的遗体的工作来说,弄清飞机失事原因则是更为复杂的事了。

有关人士开始调查货舱门发生故障的原因。值得指出的是,1972年6月6日——距这次空难还不到两年,在加拿大安大略温莎机场美国航空公司的一架DC-10同样由于货舱门问题险些机毁人亡,多亏驾驶员在自控线路被切断前一刹那间,强行着陆成功。可是,有关当局很少或几乎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改进货舱门。在温莎事故之后两年中,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也竟然没对飞机舱门作出任何安全改进,又生产销售了两架DC-10,其中一架就是这架失事的土耳其航空公司981次班机。

土耳其981次客机坠毁致使机上346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无一人幸免。飞机在坠落时,金属碎片、残缺不全的人尸、衣服布条散落在周围大片地区,其状惨不忍睹。

该惨案发生后,经有关专家对失事原因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出在货舱门上。

该次空中惨剧终于引起了美国联邦航空局的注意,1975年7月14日,联邦航空局下令,所有DC-10型飞机一律停飞,进行全面彻底的检修和必要的改造。在采取了相关措施之后,相信该类惨案不会再发生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922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