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属于哪个省

牡丹江市属于哪个省,第1张

牡丹江属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地处中、俄、朝合围的“金三角”腹地,北邻哈尔滨市的依兰县和七台河市的勃利县,西邻哈尔滨市的五常市、尚志市、方正县,南邻吉林省的汪清县、敦化市,东邻鸡西市、鸡东县,并与俄罗斯接壤。

牡丹江市区中部是牡丹江河谷盆地,整个地区凸现山势并且连绵起伏,亦纵横河流,被称为“九分山水一分田”。地形则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呈现出中山、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四种地质形态。全市平均海拔高度230米,牡丹江地区的海拔最高处位于张广才岭的白突山,其海拔高度为1686.9米;而海拔最低地区则是位于绥芬河市与俄罗斯的边境地区,为86.5米。

牡丹江的气候特征。

牡丹江市东南濒临日本海,相距1000km。受海陆巨大热力差异的影响,形成海洋(半湿润型)中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暖热多雨。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寒冷干燥。牡丹江地处盆地,四面环山,四季分明。西部山脉阻挡沙尘暴的入侵,使得牡丹江地区免受沙尘天气。

牡丹江市在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别称雪城,黑龙江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黑龙江省东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牡丹江市共辖4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4.06万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牡丹江市常住人口为2290208人。2021年,牡丹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5亿元。

牡丹江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上,与俄罗斯边境线长211公里。牡丹江是“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国对俄沿边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牡丹江属温带季风气候,素有“塞外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牡丹江因黑龙江省松花江上最大支流之一的牡丹江横跨市区因而得名。牡丹江已开发利用的主要风景名胜古迹及人文景点有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自然保护区、雪乡滑雪场、牡丹峰滑雪场、八女投江纪念群雕、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及冬季在牡丹江江面上建设的雪堡等。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牡丹江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东北亚大通道上的一座多口岸的区域性经贸旅游城市。

牡丹江市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东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211公里,与海参崴直线距离 248公里,与纳霍德卡直线距离331公里,辖区内有牡丹江航空港、绥芬河铁路和公路、东宁公路4个国家一类口岸,货运能力接近1000万吨/年。开通了至上海、广州、大连、海参崴等10条航线,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个重要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和交通中心。

牡丹江市辖区内现有6个县(市),4个城区,人口271万,其中朝鲜族人口13万,市区人口81.5万,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

2002年,牡丹江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2.4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1.1亿美元,其中,边贸出口总额达到19.5亿美元。全市已形成橡胶、纺织、机械、电子、造纸、建材、食品、医药、电力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发展了吉信、华宇、民运等一批实力较强的边贸公司和韩国大宇、日本岩井、香港粤海、深圳康佳等一大批外来投资企业。有轮胎、卷烟纸、水泥、彩色电视机等一批名牌产品,桦林、石化、水泥集团进入国家500户重点企业行列。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素有“塞北江南”之称。牡丹江流域,古为肃慎地。帝舜禹始,一直是满族的祖先及其后裔生息之地。公元698年建立了唐朝地方政权——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迹尚存。1937年设市,1945年8月获得解放。至今古风犹存,民风淳朴,历代多出民族英雄和革命志士,雅克萨之战、“平南洋”抗日、八女投江、杨子荣剿匪等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现在耕地30.8万公倾,盛产大豆、玉米、小麦,其中响水大米为千年贡品。有宜林宜农荒地384.6万亩,林地4562万亩,森林覆盖率57.84%,活立木储量2亿多立方米,是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三大硬阔”之乡,也是国家红松母树林基地。人参、黄芪、刺五加等名贵药材及东北虎、紫貂、飞龙等珍禽异兽闻名遐迩。有金属、非金属矿产96种,煤、黄金、大理石、石墨储量大,品质好,其中石墨储量达12亿吨,居全国之首。

沿边邻境,区位优越。东南部与俄罗斯滨海边区接壤,边境线长达204.9公里,口岸众多,边贸畅通。市区距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市381公里,距远东最大不冻港纳霍德卡421公里。是南下图们江到朝鲜半岛的交通枢纽。

牡丹江风光旖旎,景色天成。中国独有、世界有二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镜泊湖,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镜泊湖“地下森林”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口”原始森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内离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牡丹峰雄伟壮观,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莲花湖山青水秀,森林虎园惊心动魄,冰雪旅游独具特色,跨国旅游风情迥然……

牡丹江市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魅力,景色秀美的山山水水之间,点缀着风韵奇秀的镜泊湖、烟波浩渺的莲花湖,苍翠雄健的牡丹峰,深邃动人的火山口森林,历史悠久的唐代渤海国遗址,家喻户晓的威虎山剿匪遗址、杨子荣墓、八女投江群雕......,加之特色鲜明的冰雪旅游、森林旅游、民俗旅游。

牡丹江不仅域内旅游资源富集,周边地区和国家也同样山水具佳,如省内的滑雪胜地亚布力、中俄界湖兴凯湖、界江乌苏里江,吉林省的长白山,俄罗斯的海参崴,都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位置: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南邻吉林省,东接俄罗斯

气候:牡丹江的气候是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无霜期126天,平均降水量为535.6主要集中到夏季,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最佳旅游时间:6-9月。

面积:总面积40583平方公里。

人口:总人口270万左右。

行政区划:现辖海林、宁安、绥芬河、穆棱四市,林口、东宁两县。

景观:镜泊湖、兴凯湖、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唐代渤海国遗址、八女投江群雕、杨子荣烈士墓、双峰林场、东宁要塞等。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素有“塞北江南”之称。牡丹江流域,古为肃慎地。帝舜禹始,一直是满族的祖先及其后裔生息之地。公元698年建立了唐朝地方政权——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迹尚存。1937年设市,1945年8月获得解放。至今古风犹存,民风淳朴,历代多出民族英雄和革命志士,雅克萨之战、“平南洋”抗日、八女投江、杨子荣剿匪等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现在耕地30.8万公倾,盛产大豆、玉米、小麦,其中响水大米为千年贡品。有宜林宜农荒地384.6万亩,林地4562万亩,森林覆盖率57.84%,活立木储量2亿多立方米,是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三大硬阔”之乡,也是国家红松母树林基地。人参、黄芪、刺五加等名贵药材及东北虎、紫貂、飞龙等珍禽异兽闻名遐迩。有金属、非金属矿产96种,煤、黄金、大理石、石墨储量大,品质好,其中石墨储量达12亿吨,居全国之首。

沿边邻境,区位优越。东南部与俄罗斯滨海边区接壤,边境线长达204.9公里,口岸众多,边贸畅通。市区距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市381公里,距远东最大不冻港纳霍德卡421公里。是南下图们江到朝鲜半岛的交通枢纽。

牡丹江风光旖旎,景色天成。中国独有、世界有二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镜泊湖,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镜泊湖“地下森林”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口”原始森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内离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牡丹峰雄伟壮观,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莲花湖山青水秀,森林虎园惊心动魄,冰雪旅游独具特色,跨国旅游风情迥然……

牡丹江市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魅力,景色秀美的山山水水之间,点缀着风韵奇秀的镜泊湖、烟波浩渺的莲花湖,苍翠雄健的牡丹峰,深邃动人的火山口森林,历史悠久的唐代渤海国遗址,家喻户晓的威虎山剿匪遗址、杨子荣墓、八女投江群雕......,加之特色鲜明的冰雪旅游、森林旅游、民俗旅游。

牡丹江不仅域内旅游资源富集,周边地区和国家也同样山水具佳,如省内的滑雪胜地亚布力、中俄界湖兴凯湖、界江乌苏里江,吉林省的长白山,俄罗斯的海参崴,都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位置: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南邻吉林省,东接俄罗斯

气候:牡丹江的气候是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无霜期126天,平均降水量为535.6主要集中到夏季,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最佳旅游时间:6-9月。

面积:总面积40583平方公里。

人口:总人口270万左右。

行政区划:现辖海林、宁安、绥芬河、穆棱四市,林口、东宁两县。

景观:镜泊湖、兴凯湖、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唐代渤海国遗址、八女投江群雕、杨子荣烈士墓、双峰林场、东宁要塞等。

牡丹江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28°02′-131°18′、北纬43°24-45°59′,

四周与本市下辖县(市)穆棱、林口、海林、宁安为邻。牡丹江市地区土地面积40583平方公里。

下辖海林、宁安、绥芬河、穆棱、东宁、林口和东安、西安、阳明、爱民10个县(市)、区,

是东北亚大通道上的一座多口岸的区域性国际经贸旅游城。牡丹江位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属于半湿润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短,回暖快,风大易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短,

降温快;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5.9度,年均降雨547毫米,年日照平均2305小时,

气候宜人,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誉。

牡丹江地区耕地面积43.1万公顷,土壤以暗棕壤为主。牡丹江市四周环山,中部低平,

地势由东南和西北向中部倾斜,形成盆地。河流大部分注入中部的牡丹江。以江为界,

西半部属张广才岭,东半部属老爷岭。山丘顶部浑圆,山地平缓,海拔多在300-800米之间。

最高处为海拔1687米的海林市西南老秃顶子;最低处为绥芬河出境点,海拔86.5米。

高等教育全面发展,义务教育规模日趋合理。全市拥有高等院校6所,专任教师1742人,

在校生2.1万人。中小学学校数量略有下降。全市包括初高中、完全中学、

九年一贯制学校和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学校在内的中学数量由上年的183所下降为179所;

小学数量839所,比上年减少5.9%。受适龄生源减少等因素影响,我市初中、

小学等义务教育在校生数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分别由上年的12.8万人和19.3万人下降

到12.1万人和17.5万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905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