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繁花:荷兰(4)-水都漫行记

走进繁花:荷兰(4)-水都漫行记,第1张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女人是水做的”。水,具有清澈透明和滋养万物的特性,而女人则具有柔情与包容的天性。那有着“水都”之称的阿姆斯特丹是不是如女人一样柔情万种并海纳百川呢?

在我的眼中,答案是肯定的。从阿姆斯特丹港在14世纪末成为繁忙的码头后,阿姆斯特丹就与百媚千娇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它的万种风情不仅仅来自温柔流淌的运河水,还来自充满香艳色情文化的红灯区(Red Light District)。

同行的人除了我以外,都是结过婚的。他们调侃我,年纪轻轻的去看这个,不怕学坏吗?如果当时我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那我用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哑口无言,“你看,阿姆斯特丹的性产业已经有6个世纪的 历史 了,阿姆斯特丹学坏了吗?” 不仅没学坏,它还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花似锦”。当我在冬日里重返阿姆斯特丹时,我对它的探秘就从留在我青春记忆的红灯区开始。

可是,冬日里在阿姆斯特丹漫行并不是一件愉悦的事。日出上午9点才开始,日落4点就结束。就这么短的白日,还没有一点儿阳光,有的是阴阴的天空、湿湿的空气和比实际温度低得多的体感温度。因阿姆斯特丹市内酒店的停车费贵得离谱,所以我把酒店订在了阿姆斯特丹边上的小镇,酒店提供免费停车,后面就是大超市,我在里面买到了我很爱喝的土耳其酸奶。睹物思“人”,我又想起了我独自在土耳其度过的美好时光。从酒店到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要坐10分钟的城际火车,票价单程4.1欧元。清晨的火车上空空荡荡,在我目光所及之处,我发现一位女士没带口罩。此时,我还不知道,这一天是荷兰lockdown的第一天。

到达运河边的红灯区,恰好是“ 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之时,可太阳已被厚厚的云层遮挡,这让欧洲最大的红灯区看起来有些萧索。运河两岸只有到晚上才会彰显阿姆斯特丹“情色之都”的橱窗都被红色帷幕隔开,人们只有靠想象去还原帷幕后的旖旎。我沿着静静的运河,从红灯区的这一岸,走到另一岸,问自己,为什么红灯区会建在阿姆斯特丹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为什么文明的阿姆斯特丹会允许妓女的合法存在呢?因为阿姆斯特丹。

14世纪黑死病的爆发让阿姆斯特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腌制鲱鱼方法的成功让阿姆斯特丹越来越富裕,阿姆斯特丹港也随之越来越繁忙,而红灯区所在地正是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码头。当进进出出阿姆斯特丹的货轮停靠在阿姆斯特丹港口时,在海上漂泊了数星期或数月的水手们下船的放松之道就是寻欢作乐。对于男人来说,最好的寻欢作乐方式是酒和女人,于是,这两样生意应运而生。到14世纪末,阿姆斯特丹的妓院已合法。当17世纪荷兰共和国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时,阿姆斯特丹也成了来自波罗的海、北非、美洲,印尼和巴西等国冒险家们的后花园,这里的性产业也跟着蒸蒸日上。那时还没有电灯,女郎们用红蜡烛发出的微光,让自己的诱惑在夜色下满溢,从此,“红灯区”之名开始传播。但是性开放的后果是无处不在的性病,当拿破仑占领这里时才控制了性病蔓延。他让女郎们定期体检,无病者持红卡上岗,有病者持白卡去医院就医,并规定未痊愈前不可接客。

按理说,这样的“龌龊”之地应该充满了暴力和毒品,但事实是,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非常安全,荷兰的性犯罪率也远低于欧洲平均水平,未成年少女未婚怀孕率更是欧洲最低。而这里的红粉女郎除了光明正大持证上岗并缴税外,她们还有自己的协会和工会,荷兰政府更是在红灯区中心为一个黑人妓女竖起了雕像,上面刻着:“向全世界性工作者致敬!”

这样的举措不知道会不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如果是,那它让人大跌眼镜的还有很多。它是欧洲第一个允许合法嫖娼的国家,还是第一个允许吸食大麻和同性恋结婚的国度,这些政策都让荷兰的空气里漂浮着自由和包容的味道。而这自由和包容,从荷兰共和国对宗教的宽容时就已开始,至今已400多年。这自由和包容,让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其代表作就是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没有红灯区的 历史 悠长,但它却是阿姆斯特丹立于世界之巅的标志。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通过向 社会 融资,让第一支上市交易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聚集了全 社会 分散的财富,在国家的支持下,把这些财富变成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而荷兰东印度公司之所以能募集到庞大的资金,除了因为政府参股外,还因为荷兰人用生命换来的信用。曾经有荷兰商船在冬季被大风吹到一个岛上,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下,荷兰商人宁可饿死病死,也没动用客户的食物和药品,直到春天来临,商船上仅剩的少数人才返回了阿姆斯特丹。如此良好的信用让荷兰人成为了现代商品制度的创造者,他们把信用、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和证券交易所有机地统一成了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

但是,在阿姆斯特丹把金融中心拱手让给伦敦,在法国拿破仑占领荷兰共和国后,阿姆斯特丹就跟荷兰共和国一起“憔悴”了。可是当拿破仑在俄罗斯遭到 历史 性惨败后,不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而且荷兰也迎来了好运,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荷兰和俄罗斯“哥俩好”有着绵长的 历史 。

从公元11世纪起,被古罗马人轰到荷兰北部的弗里斯兰人就开始跟俄罗斯人有贸易往来,在里海沿岸发现的弗里斯兰硬币就是证明。在荷兰共和国建立前后,荷兰商团开辟了从西欧前往俄罗斯的海上航线,于是与俄罗斯的贸易更加紧密。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的前一年,荷兰商人绘制出了俄罗斯的城市和海岸地图,第一次向西欧世界系统地介绍了俄罗斯,此时正处于黄金时代的荷兰是俄罗斯背后的“大哥”。当波兰和瑞典军队进攻俄罗斯时,荷兰为俄罗斯出面,最终促成了和解。在欧洲30年战争结束的前两年,荷兰在俄罗斯设置了常驻代表,揭开了两国关系大发展的史篇。

之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彼得大帝在17世纪末亲自带领外交使团前来荷兰考察学习,荷兰也亲自向俄罗斯精英全面传授航海、枪炮和船只制造等知识和技术。这期间,大量荷兰书籍被译成俄文,俄罗斯人也以学习荷兰语为豪。可以说,荷兰是俄罗斯走向现代文明的推手,也是俄罗斯认识西欧的导航员。在荷兰被拿破仑军队占领,成为法国的附庸国后,是俄罗斯军队最终进军到阿姆斯特丹等大城市,把法国人驱赶出了荷兰。随后俄国沙皇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由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组成的荷兰联合王国的第二任国王。也就是说,今天荷兰王室的血液中流着俄罗斯的血。西欧,还有一个国家比荷兰跟俄罗斯的关系更近吗?

肯定没有。“壮”起来的俄罗斯摇身一变,成了荷兰的保护伞。不仅帮荷兰解决比利时独立时的分离问题,还帮它在与法国殖民地争端中斡旋,更把部分国家黄金储备存在了阿姆斯特丹,并对荷兰工业进行大量投资,让阿姆斯特丹在19世纪末迎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一战中,虽然荷兰宣布中立,但依然为受伤的俄罗斯士兵筹款,还给俄罗斯提供流动医院设备。在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之前,荷兰是俄罗斯重要的外资来源地,还长期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原油市场。俄罗斯和荷兰300多年的相亲相爱,200多年的血肉相连,注定荷兰是俄罗斯在欧洲的盟友,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女儿的俄罗斯钢琴老师。她儿子在美国没有进入理想的大学,却在荷兰最好的大学拿到了全奖,荷兰对俄罗斯人的确厚爱。在正在发生的俄乌冲突中,最先对乌克兰断航的是荷兰。荷兰,你以为你穿个“马夹”就没有人认识你了吗?

还是有人认识你的,你是潜伏在水下的美俄“传声筒”。在这场美俄唱双簧,剑指德国的乌克兰危机中,你不负美俄所望,开出了第一枪。那么,为什么美国要搞出乌克兰危机呢?因为德国“敬酒不吃吃罚酒”,妄图在美国给世界提供的安全贸易网中投机取巧,好处占尽。既不想提高军费,又不想站队美国;既想在中美争斗中获得一杯羹,又想跟俄罗斯“眉来眼去”,致使美国重塑全球产业链的统一战线迟迟不能达成,美国已经忍它忍了很久了。那为什么俄罗斯不惜发出动用核武的威胁,也不惜顶着“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骂名,要倾情配合美国演出呢?因为巨大的利益。俄罗斯的诉求绝不是乌克兰旗下的两个自治区独立,也不仅仅是中亚的利益,应该还包括中东。难道美国想把整个中东,或者中东的绝大部分利益分给俄罗斯吗?

如果是这样,美国的血本下得可够大的,不让德国“大出血”,美国绝不会善罢甘休。从德国总理说,“将德国军费从占GDP的约1.5%提高到超过2%,并设立一个1000亿欧元的专款用以提升军备;建设两个液化天然气码头为德国输送更多液化天然气以及外交政策将做根本性调整”的官宣来看,德国正在服软的路上,美国又赢了,但最大的赢家是俄罗斯。俄罗斯将把中东和中亚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美国将踢走中国,跟欧洲联手重塑全球产业链,至于美国卖石油和卖军火给德国、暂停北溪2号天然气管线以及让美元回流美国等,都是“搂草打兔子”。那乌克兰危机中最大的输家是谁呢?是德国和中国。中国很不幸,被美国选作了头号敌人,虽然一心想跟俄罗斯联手,但可惜手中的筹码不够诱人;德国也很不幸,既想当欧盟“老大”,又想“骑墙”制衡美国,但可惜手中没有铁拳。

中国人常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国人也常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此次乌克兰危机,美国把中国的古语运用得淋漓尽致,让我对美国绘声绘色讲故事的能力、对世界发动舆论宣传的能力、精准把握危机发展脉络的能力及把国际政治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想单挑美国或者想拉帮结派扳倒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世界资源的大部分都掌握在美国手里。当德国最终同意与中国划分界限,分道扬镳时,乌克兰危机就画上了句号,持续了2年多的疫情也就接近了尾声,世界格局将迎来新时代。

我不知道我的“阴谋论”对不对,但我知道阿姆斯特丹在俄罗斯的鼎力支持下又“满血复活”了一定是对的,因为19世界末在阿姆斯特丹建造的股票和商品交易所(Beurs van Berlage)就是证据。此交易所大楼离红灯区仅400米,由荷兰著名的建筑师Berlage设计建造,它是现代荷兰建筑的重要纪念碑,其创新的设计影响了其他建筑师,特别是对阿姆斯特丹学派(Amsterdam School)的建筑风格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座红砖建筑没有模仿同期的哥特式或文艺复兴式建筑,而是建立了自己的风格,外表简单而朴素,主要装饰就是塔上的一个大钟,建筑的角落里站着三个雕塑人物,他们分别是文学中的传奇英雄、荷兰东印度公司创始人和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人文主义者。交易所内部也很独特,交易大厅屋顶由双层玻璃制成,为大厅提供了大量自然光,当时著名的艺术家在大厅内创造了三个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瓷砖画,墙上有代表工业和商业的壁画。

不过,今天已被改作展览和音乐厅的交易所内部我是没缘看到的,因为我到的时候,交易所关闭。让我无缘见到内部的还有阿姆斯特丹王宫(Royal Palace Amsterdam)。王宫离交易所也是400米,它的所在之地水坝广场(Dam Square)可是阿姆斯特丹的发祥地,一群冒险者就是在流经这里的阿姆斯特河上建了一个水坝后,才有了阿姆斯特丹的雏形,因此这里是阿姆斯特丹的地标,素有阿姆斯特丹“肚脐”之称。

“肚脐”一定是整个城市的政治和商业中心,王宫建在这里也理所当然,不过,这座建于荷兰黄金时代的王宫最初是市政厅和法院,因拿破仑统治荷兰时,被加封为荷兰国王路易波拿巴在这里住过才被改为了王宫。它被称作17世纪建筑史上的奇迹,原因是建造者先在地下15米左右打下了1万3千多根木桩,然后在木桩上用石块砌成地基,再在地基上建房,因此王宫被称作“木桩上的宫殿”。神奇的是,这些树桩至今都巍然不动,荷兰人莫不是真受到了大神们的指点?今天这个有着近400 历史 的王宫外表旧旧的,但对称的结构却让它有一种端庄之美,正中央的三角门楣上雕刻着阿姆斯特丹被海神和海精灵包围的画面,门楣上方是漂亮的圆顶八角型塔。

进不去王宫,我只好在水坝广场周围转悠。广场的周边除了有王宫外,还有纪念二战受纳粹迫害的人民纪念碑(Nationaal Monument),也有建于一战期间,收藏了包括荷兰黄金时代音乐、 体育 和电影等不同类别的杜莎夫人蜡像馆(Madame Tussauds)和600岁高龄,被改成了展览馆的新教堂(The Nieuwe Kerk),可是这两处同样关闭。即使开放,我想我也不会进去的,我要进入的是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

从阿姆斯特丹王宫到国立博物馆要穿过5条运河,这5条半环形运河牢牢把位于市中心的红灯区,证券交易所和水坝广场等包裹起来,使其不怕“风吹雨淋”。于此同时,1千多座建在运河的桥梁让5条运河“融会贯通”,其中开挖于荷兰共和国黄金时代的绅士运河(Herengracht)、王子运河(Prinsengracht)和皇帝运河(Keizersgracht)组成了运河带(Grachtengordel),沿岸都是古色古香的住宅区,而同样开挖于荷兰共和国黄金时代,紧贴着市中心的辛格运河(Singel)是护城河,最外围的辛厄尔运河(Singelgracht)是荷兰黄金时代的城市外部边界。这些运河奠定了阿姆斯特丹今天的城市格局。

跟欧洲很多老城从市中心向外呈发散状的建城方式不同,阿姆斯特丹自西向东建城,直到艾湾。从最外部辛厄尔运河依次向内推进,是运河带中最长的王子运河、最宽的皇帝运河和拥有黄金转弯的绅士运河和护城河辛格运河,而圣方济各沙勿略堂(De Krijtberg)就在绅士运河旁。

这座外表呈深棕色,在荷兰和西班牙80年战争结束不久后建立的天主教教堂夹在民居之间,这让它看起来有些小气,但它却是模仿气势逼人的德国科隆大教堂而建的。我去过科隆大教堂,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欧洲恢弘磅礴的教堂,至今都对它记忆犹新,但圣方济各沙勿略堂因为空间的拮据,外部根本无法跟科隆大教堂相比,只有直冲云霄的两个哥特式双塔还能看出科隆大教堂的一点儿影子,但它内部灿烂的色彩却别具一格。

走进温暖的教堂,我觉得我冻僵的血液又流动了起来。教堂正前方是圣坛,圣坛后方的玻璃彩窗在明亮的灯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上方是悬在空中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他受难的样子让我不忍直视,只好盯着他下方的十二使徒圣像画看。教堂周围的色彩乍一看又繁复又凌乱,但细看才发现鹅黄是底色,蓝红绿金是配色,这些色彩的交叉运用让色彩的广度和种类在视觉上得以延伸,使教堂看起来既简洁又不失明快。我在椅子上坐下,看教堂正在举行的弥撒,听从管风琴中传出的唱诗班悦耳的声音,思绪不禁飘到了荷兰的黄金时代。

荷兰共和国的宗教宽容政策让阿姆斯特丹和荷兰共和国都迎来了黄金时代,与黄金时代相辅相成的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大爆发,自由的空气和经济的繁荣造就了群星璀璨的荷兰共和国。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菌和微生物;科比斯赫发明了望远镜,此望远镜成为“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天文望远镜的前身,而惠更斯更是大神级别的存在。在天文学上,他不仅发现了环绕土星的卫星中最大的一颗“泰坦”,还发现了猎户座大星云和土星光环;在数学上他发现了概率,还发现了摆线;在力学上,他把“摆”运用到计时器上,开启了人类计时器的新时代,并设计制作出了人类 历史 上第一个计时摆钟;在物理学上,他在《光论》中提出了惠更斯原理,还测定了温度表中的沸点和冰点。在如此多的领域做出了如此多贡献的惠更斯,怎么可能没有大神的加持呢?

哲学和艺术等领域也是星光熠熠。斯宾诺莎用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方式写成了著名的《伦理学》,他的独特哲学体系不仅对此后的科学一体化提供了蓝图,而且对马克思产生过影响;胡果·格劳秀斯出版了《战争与和平法》,成为国际法的鼻祖,当然最被世人熟知的是大名鼎鼎的伦勃朗和维米尔,而他们的画作,很多保存在阿姆斯特丹的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里。我知道欣赏大师的名画是我的短板,所以出行前特意做了功课。此次荷兰之行,我寄予众望的就是这个博物馆。当我信心满满地穿过运河带去一寻大师的“芳踪”时,在一条运河边,我被一位骑着自行车的老先生拦下。他问我会不会英文,我说会。他说,“你看我这么老,很需要帮忙”。我心想,你都能骑自行车还需要我帮什么忙,于是回他,“对不起,这是荷兰政府的责任,不是我的”,说完转身就走了。

国立博物馆位于阿姆斯特丹最外层的辛厄尔运河旁。离开运河带的阿姆斯特丹,已经变成了“路人甲”,但建于法国占领荷兰第一年,仿照卢浮宫而建的国立博物馆外观还是让我眼前一亮。当我兴致勃勃准备进去欣赏博物馆的镇宝之作,伦勃朗的《夜巡》和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等画作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售票口,只好问一位先生,他说荷兰从这一天开始全国lockdown,所有餐厅和博物馆都关闭。我一听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运河带冷冷清清,所有船只都安安静静地停靠在那里,我还以为没到营业时间呢。

悻悻地离开博物馆,看见卖“艺”的小学生在唱歌,问她们在做什么,她们不懂英文,似乎在筹款。我继续在运河带中穿梭,看荷兰运河的特产-船屋,寻找铸币广场旁的漂浮花市(Bloemenmarkt)。我想,位于辛格运河边的花市应该在春季是一幅盛景,可在凄冷的冬季,又赶上封城,这些都让花市显得无精打采,只有两家在营业,还不允许客人进去,我只能站在围栏外看。花市紧邻铸币广场,广场上有一个编号为1号的阿姆斯特丹最宽的桥梁和一个曾经是中世纪三个主要古城门之一,因17世纪是铸币厂而得名的铸币塔。

我看向铸币塔上的时钟,这时已是正午。虽然我不饿,但我要去洗手间,可到那去找呢?我希望红灯区旁边的老教堂(Oude Kerk)里能有。这个教堂有欧洲最大的中世纪木制屋顶,也有欧洲顶级的声学音效,因此常常成为音乐会的举办地,但它关门谢客。我急呀,只好走向离之不远的火车站。在我走出街巷时,忽然发现了新巴洛克和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圣尼古拉斯大教堂(Basiliek van de Heilige Nicolaas)。教堂内不让拍照,我也不想拍照,我只要找洗手间。这里真有,还是免费的,我很开心。可是所有餐厅都关闭,我到哪里去解决午饭问题呢?去火车站碰碰运气吧。

这个建于荷兰第二个黄金时代的火车站外形很漂亮,采用了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后来成为了日本东京车站的建筑原型。火车站里有便利店,里面的简易便当非常好吃,我吃一份,还带一份。我一边在便利店里享受着暖气,一边给手机充电,等我从火车站出来时,阿姆斯特丹的黄昏已来临,而此时才下午四点。我沿着大路走向证券交易所,然后走到水坝广场,再走回运河带,一直走到夜幕完全降临。我怀着侥幸心里又回到了红灯区,奢望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可是,红灯区一片漆黑,连霓虹灯都没有,只有几家中国饭馆在营业。

失望之极的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打道回府,这一天,我差不多把黄金时代的阿姆斯特丹看遍了。这个曾经对宗教极度宽容,如今也是极度开放的城市,成了无数人心中的风向标,英法荷、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的音乐家们仅仅用它的名字就创作出了近70首歌曲,还有一部获得过英国布克文学奖的小说名字也叫《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虽然我错过了你春日里的姹紫嫣红,但你流光溢彩的 历史 和开放与包容却让我走进了花团锦簇的百花园。我回眸,春已现。

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这里四季繁花似锦,这里气候舒适宜人,这里是西双版纳。被誉为“孔雀之乡”、“大象王国”,这里有吃不完的热带水果,温柔的傣族姑娘,古朴原始的自然村庄,到西双版纳旅游必去的几个景点推荐给大家:

01勐仑热带植物园

勐仑热带植物园又称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国家AAAAA级景区,中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 园分为西区、东区、绿石林三大部分,主要景点有热带雨林景区、名人名树园、百竹园、国树国花园、滇南热带野生花卉园、野生兰园、奇花异木园等10余处景点。

热带植物园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

开放时间:8:00-18:00

费用:80元/人

交通:在景洪汽车客运站乘坐到勐仑、勐腊的车,到勐仑下车,票价16-20元,行程1小时10分左右。从昆明、普洱出发可以乘坐开往勐腊方向的车到勐仑镇下车;距离西双版纳50 km,开车1小时行程可达。

02 傣族园

景区内有保存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 走进景区大门,首先是迎宾广场,在这里接受热情的傣家人跳迎宾舞、唱祝辞、洒水祝福。园内还有曼春满古佛寺,这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中每天都能听到诵经声,西双版纳傣家人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泼水节,在傣族园的泼水广场,每天都可以感受到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傣族园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橄榄坝

开放时间:08:00-18:00

费用:65元

交通:

公交:景洪翻胎厂客运站-勐罕客运站(28公里),车资9元/人,时间30-40分钟到达。

自驾参观路线:傣族园大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曼春满古佛寺——曼听白塔、塔包树——泼水狂欢(注:有两场,第一场14:50,第二场16:30分,黄金周会加演)——傣族原生态歌舞表演(平常15:20分,黄金周会加演)。

03 野象谷

野象谷内森林茂密,这里是亚洲野象频繁光顾的地方,大量野牛、绿孔雀、黑熊等两栖类动物也在此栖息。景区南门附近每天都有固定的大象表演,憨态可掬的大象会跳舞、过独木桥、甚至会用鼻子踢球,非常精彩。内部还有亚洲象博物馆,可以看大象骨骼标本,了解关于大象的知识,附近有百鸟园、蝴蝶园可以一并游览。景区内现有游览步行道、专供游人观看野象活动的的高架走廊、大树旅馆、森林酒吧等设施。

云南昆明、大理、丽江一年四季什么时间去都可以,

香格里拉一般四月底五月初去最好,可以看满山的杜鹃花。六月份开始属于云南的雨季,香格里拉下雨就不好玩了泸沽湖也是最近去比较好,一到雨季去泸沽湖就危险了,雨季进去泸沽湖的路容易塌方,很多车都不原意进去。版纳、腾冲、瑞丽冬季去比较好,现在或者六月份去的话,天气比较热。

西双版纳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暖宜人。最佳的旅游时间在10月至次年6月。

西双版纳的气候只有干湿之分,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雨季在每年5-10月间。年平均气温21℃,这里从来 不下雪,即使在1月份,白天气温也很高,一件毛衣足可过冬

保山

保山地处低纬高原,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共有有北热带、南亚 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7种气候类型。 保山气候的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 差大,年均气温为14-17℃;降水充沛、干湿季分明。总体来说气候宜人。

楚雄

楚雄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旱重、夏无酷暑、秋季凉爽、冬无严寒,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分明, 每年5-10月为雨季,年平均气温15-21℃。

大理

大理属低纬度高原型季风气候,季节变化不明显,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没有明显的严冬酷暑, 寒暑适中,四季如春。白族的很多节日和盛会多集中在每年的3至4月间,此时来游,会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 情。有歌唱到:"大理三月好风光",所以在春季,是再适合不过了。

德宏

由于受印度洋季风影响,德宏州属于典型的亚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14.8℃-20℃,最高38℃,最低2℃, 即使是冬季,白天气温也可达25℃。日照长,温差小,四季温暖,雨量充足。全年都可领略迷人景致,品尝 热带鲜果。瑞丽冬天很温暖,而且是旱季,所以很适合旅行。

红河

红河州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22.6℃。气温依次由元阳、建水、蒙自、河口逐渐升高,去旅游至少要带上两季的衣服,还应该带一件轻便的雨披,既可以在下雨的时候档挡雨,也可以在走累了的时候铺在地下歇歇脚。最好的旅游时间一般在3-4月,9-11月。

昆明

昆明既没有寒冷的冬天也没有炎热的夏天,有"春城"的美称,属于温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

昆明一天的温差很大,在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去时别忘了带件毛衣或外套。雨季集中在5-10月,只要一下雨,气温就会降下来,最好带件风衣。昆明全年适合旅游,最好的旅游时间在3-10月,这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最多的时候,也是水果、鲜花最多的季节,旅游的收获当然不会小。

丽江

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也很大。来丽江旅游,最好的季节是春夏秋冬季。随身携带品:短袖T恤、毛衣、外套、防晒品、雨具。在丽江,天天都是好时光。

泸沽湖位于群山之间,又有湖面调剂气温,气候冬暖夏凉,月平均温度都不到20℃,但是,前往泸沽湖旅游,最好的季节还是春夏季。

怒江

最佳旅游季节是9月份,那时雨季刚过,雨水较少。

曲靖

曲靖属于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由于地势高低和微地形影响,气候类型多样,曲靖北部会泽、宣威、富源等县为暖温带气候,其他各地属于亚热带气候。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19℃,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4℃。

文山

文山州绝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南部及东部边缘低河谷属于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5℃-19.3℃。最好的旅游时间一般在5-9月,五月时荷花盛开。不过一定要带上雨具,还要带一两件外套在早晚的时候可以披披,以防天气变化。

香格里拉

春夏是前往这里的旅游最好的季节,气温适中,草甸上繁花似锦,景致迷人。迪庆高原的秋天是最精彩的瞬间,迪庆地区在中秋节过后10天左右的20多天时间里,高原上满目秋色。此时探访属都湖,小中甸,白茫雪地等地,景色都好极了。

玉溪

玉溪大部分是亚热带内陆高原型气候,南部的元江河谷属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5.5℃-23.7℃。这里早晚温差较大,春秋两季应备一件外套,冬天还应准备一件冬装。最好的旅游时间在夏秋两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890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