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黄粱美梦中的卢生住店的地方在:

成语黄粱美梦中的卢生住店的地方在:,第1张

黄粱梦吕仙祠,位于邯郸市北10公里黄粱梦镇,古建筑群占地1.3万平方米,殿宇房舍180余间,是依据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而建的。

相传卢生遇神仙,做黄粱美梦就在此地。唐代青年秀才卢生路过邯郸古道旁的一家客店,与店中一老翁攀谈甚是投机。老翁其实就是吕洞宾。卢生自叹空有满腹才华却不能成就功名。老翁便给他一个青瓷枕,让他小睡一会儿。这时,店中正煮着黄粱米饭。卢生很快入梦。梦中,他娶了高门小姐,又考中状元,官运亨通,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八十而终。梦醒之后,店家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煮熟。

古祠始建年代难考,据祠内碑文记载,宋代已有建筑。入大门迎面而立的八仙阁与门楼东西对峙,院落中部南侧是照壁,上嵌“蓬莱仙境”四个石刻大字,传为吕洞宾所写,因而有许多传奇故事。过丹房,院内荷花吐艳,杨柳争绿,使人心旷神怡。

进入中门便是主体建筑钟离殿、吕祖殿、卢生殿。殿内均有塑像、石像,卢生青石卧像,睡意朦胧,维妙维肖,招引了许多名家到此写诗作画。殿阁门联多出自名家之手,妙趣横生,卢生殿楹联题道:“睡到二三更时凡功名皆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为古人”,极富人生哲理。殿两旁长廊内有各代名碑古碣。中轴线两侧,有清末建筑的东西行宫、钟鼓楼、凉亭、假山等,错落有致,间有古柏、翠竹、奇花等花木衬托,环境幽雅,历代文人骚客多游于此。宋王安石曾写下“邯郸四十余年梦,相对黄粱欲熟时。万事只如空鸟迹,怪君强记尚能追”的诗句。

卢生殿门前有块奇特的“梦”字碑,按“梦”字笔划顺序,用简短的文字套写了“黄粱美梦”的故事,耐人寻味。假山旁边新建了一座“名梦馆”,里边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30多个有趣的与梦有关的故事。

是有,参看成语:黄梁一梦、一枕黄梁

唐沈既济小说《枕中记》说,卢生在邯郸客店里向道士吕翁诉说自己的穷困不得志,当时店主正在蒸黄粱(黄小米)做饭;吕翁给卢生一个瓷枕,要他枕了睡,卢生枕后在梦里果然享尽荣华富贵,醒来黄粱还没有蒸熟。

据百科记载,黄粱梦吕仙祠是河北省著名文物古迹和旅游胜地,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邯郸市北10公里黄粱梦镇,黄粱梦位于河北邯郸市北10公里处的黄粱梦镇,始建于宋代,明、清时代及1984年均有大规模修复。成语典故:黄粱一梦典出唐代《枕中记》:“开成七年,有卢生名英,字萃之。於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言下甚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於是旋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孙十余人,其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其梦耶?’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生抚然良久,稽首拜谢而去。”经此黄粱一梦,卢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所谓应举不第,道经邯郸,得遇正阳子师父,点化~,遂成仙道的故事也只是传说,其实据史书记载, 黄粱梦真正发生的地点属于现在的邢台市范围内,故事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所以称黄粱梦。现在多用于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由于邯郸是古代国都,在附近有算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所以黄粱梦仙祠等成为了祭奠先人修建而成的纪念意义衍生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850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