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在哪里?

蕉岭县在哪里?,第1张

蕉岭县位于梅州市东北部,韩江上游,北邻福建省武平县,东南连梅县,西界平远县,是闽粤交通的要冲。全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22.8万人,下辖8个镇、97个村委会和10个居委会。祖籍蕉岭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约有56万人,其中台湾同胞46万人,是全国、全省重点台乡县。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东湖路属于蕉城镇。蕉岭县,旧称镇平县,梅州市下辖县,中央苏区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闽粤赣交界处,西与平远县相连,东南与梅州市梅县区接壤,北与福建省武平县、上杭县毗邻,205国道和天汕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全县总面积961.64平方公里,下辖蕉城、长潭、三圳、新铺、文福、广福、蓝坊、南磜8个镇,县境四面环山,由北向南倾斜,其中有山地113.4万亩,耕地11.5万亩,河、湖水面及其他面积18.7万亩,是“全国绿化模范县”,也是世界长寿乡、原中央苏区县、中国生态文明县、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县、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广东省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1][2]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蕉岭县常住人口184355人。[122][123]

蕉岭是客家民系聚居的地方,是广东的重点台乡之一,祖籍蕉岭的台胞约60万人,是全国重点台乡、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3]先后涌现出宋代梅州第一位进士蓝奎,晚清抗日保台志士、诗人、教育家丘逢甲,以及钟孟鸿、罗福星、林修明、谢晋元、林柏森、丘成桐、丘应楠、邓家栋等杰出人物[4][5]。2014年,广东蕉岭县获“世界长寿乡”称号。[6]

2021年,蕉岭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6.4亿元,同比增长5%,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890元。[191]

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梅州,别名:嘉应府、嘉应州、浔州、荆州、奇昌府。作为梅州人,你知道“梅州”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关于梅州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梅州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与福建、江西接壤。因盛产梅花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据粤东著名圣贤记载,汉初,梅丝随刘邦灭秦而封于此,故改名梅州,这是梅州这个地名第一次出现。梅州的县市怎么样?据说,这些县市有的由皇帝命名,有的则根据地形和环境来命名。你知道它们都是从哪里来的吗?

作为梅州人,你不知道“梅州”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梅州名称源于丰顺县“丰顺”的名称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崇祯明初(1628年)曾设丰顺营据丰良东莞Col石刻记载:清顺治九年(1652年),吴刘奇所刻“金堂巩固”碑上的一枚石印上,有“吴府丰顺”四字。梅州蕉岭县名由来蕉岭县自建县以来,先后有“镇平”、“蕉岭”两个县名,并有“蕉阳”、“蕉岭”的别称。据《慈源》胶陵文章:“城跨胶陵,县以岭而名。”也就是说,蕉岭县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城北那座小山叫“蕉岭”,那座小山为什么叫蕉岭呢?相传古时候这一带种植香蕉树,香蕉林因此得名。

梅州县名由来平原县《阅史方略》第103卷:“武平县接壤,安远因名。”由于武平与安远的分界,故“平原”一词也有平定距离之意。梅州市大埔县名称由来因有大埔县,大埔村。全乡为缅怀塔布先生的美德,联合上访,命名为“塔布县”。后来在朝代发生争执,为讨好双方,改名为大埔县谐音。梅州市名称源于兴宁市东晋设兴宁县,在宁江境内命名,称该县繁荣无麻烦而命名。此后,它逐渐发展成为位于广东、江西和福建交界处的区域性重贸易中心,一度被称为“小南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843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