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与民航相比有何劣优势

高铁与民航相比有何劣优势,第1张

高铁民航的替代效应,在高铁投入运行后很快就会显现出来。高铁对民航的冲击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高铁的运行时间和频次,其次是市场结构,最后是票价水平。在判断高铁对民航冲击力大小,要对每条航线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仅仅看一个因素。一般来讲,运行时间是主要因素。在高铁运行4小时以内的市场上,高铁具有优势;在高铁运行超过6小时的市场上,航空具有明显优势。

由于高铁对民航具有一定的冲击作用,航空公司需要根据高铁建设规划与运行情况,预测并动态观察市场结构的变化,提前制订结构调整计划,使航空公司的航班安排能与市场需求动态匹配,提升经济效益。

从长期看,高铁对民航的冲击又是不明显的。这是因为在高铁投入运行后,原有旅客很快就会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偏好在高铁与民航两种运输方式之间进行选择,市场很快就完成了分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两种运输方式的旅客分配比例会逐渐稳定,民航旅客数量将继续按照一定的速度增加。因此,高铁对民航的冲击是一种短期的、局部的影响,而不是一种长期的、全局的影响。上述结论经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仍能够成立。

扩展资料

民众出行需求是多样的,而且高铁和民航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并不会因为有了高铁就彻底放弃飞机。北京到上海之间的“复兴号”开通之后,从北京到上海坐高铁仅需要4个半小时,飞机则是两个多小时,但是飞机仍然是很多乘客的选择。

随着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正式迈进高铁时代,交通运输格局正在发生时代之变,高铁对民航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随着高铁布局网络的越来越密,速度越来越快,对民航业的冲击力度还会越来越大。

民航业仍然可以在缩短旅途时间、提高机场通达性、减少旅客排队等候时间等方面进行改进,努力改善乘客体验,为乘客提供差异化出行方案。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民用航空网-高铁未通、航班已停?航空公司切莫自废武功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民航网-正确认识高铁对民航的影响

民航未来不会被高铁取代,尽管过去几年中国高铁飞速前进,但并未影响民航日益舒展的翅膀。从总体趋势上看,中国民航的发展依然一路高歌猛进:无论是航线数目、航线总里程还是旅客运输量,在2014年到2018年的五年间,几乎都是翻倍的增长。

民航高铁的职业特点:

民航高铁服务一个核心共同点是,都是服务行业,都要以客户(旅客)为中心,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民航高铁是在旅客列车为旅客进行服务的工作人员,包括高速铁路及CRH动车组乘务员、乘服员及相关服务人员。他们在旅客上车前要检查每一个人的票,防止有人错乘或无票等车。

帮旅客拿行李,当列车出发后还要整理行李,防止行李从行李架上掉下来,防止旅客受伤,每到一个站就要报站保证旅客知道旅途到站信息,每到一个站都要对车厢的垃圾进行清扫,给旅客带来干净整洁的环境。

民航高铁专业就是培养高铁乘务员的专业。高铁乘务从业者是在告诉旅客列车为旅客进行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旅客上车前要检查每一个人的票防止有人错乘或无票登车。

帮旅客拿行李,当列车出发后还要整理行李,防止行李从行李架上掉下来,防止旅客受伤,每到一个站就要报站保证旅客知道旅途到站信息,每到一个站都要对车厢的垃圾进行清扫,给旅客带来干净整洁的环境。

现代化高铁乘务人员培养目标是为现代化城市提供配套的地铁营运高级综合人才,该专业主要掌握地铁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文管理、国际旅游基本理论与知识,注重人员素质和能力开发,包括公关能力、组织能力、涉外经营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573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9
下一篇 2023-04-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