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发生在哪里哪个省

孟母三迁发生在哪里哪个省,第1张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现在的山东省,也就是古时候的邹县城北的马鞍山下、邹县城西庙户营以及学宫旁。孟母即孟子的母亲,孟子小时候很调皮,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很多心血,曾三次搬迁。

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后来被母亲看到就有搬。搬到市集旁边,又和邻居孩子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鞠躬欢迎客人,一会招待客人,被母亲看到了又搬。最后搬到学校旁边,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人物简介

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邹县,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曲阜县。

拓展资料:

孟母三迁,汉语成语,拼音是mèng mǔ sān qiān,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孟母三迁”的“三”字的意思为“多次、屡次”解释,而不是简单的“三次”的意思。本典故中孟子的母亲的确是搬迁了三次,即: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市、近于屠、学宫之旁。不过作为引申义,“三”还是虚词,泛指多次。“三”字类似的用法如“韦编三绝”等。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山东。孟母三迁故事发生的地方,分别是邹县城北的马鞍山下(今名凫村,现属曲阜市),邹县城西庙户营,以及学宫之旁。另外邹城市属于山东省下辖的县级市,由济宁市代管。

成语简介

孟子三迁即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

邹城简介

邹城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济宁市代管。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东部,行政区域面积1616.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54万人(2019年末),辖3个街道、13个镇,市人民政府驻千泉街道平阳东路2699号。

邹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是邹鲁文化的发祥地和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故里。境内有邾国故城、野店遗址、凫山羲皇庙等遗址。主要旅游景区有孟庙、孟府、孟林、峄山风景区、明鲁王陵、上九山古村、凤凰山风景区、铁山公园、护驾山植物园、五宝庵山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3538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