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广州南站开车接人把车停在哪里可以直接开到南站等吗

去广州南站开车接人把车停在哪里可以直接开到南站等吗,第1张

广州南站开车接人把车停在广州南站地上二层(2F层),可以直接开到广州南站等。

广州南站车站构架按自下至上可分为地下一层(地铁站、停车场)、地上一层(进出站层、购票层)、地上二层(高架站台层、东落客平台)和地上三层(高架候车层、西落客平台)共四层。

其中地上二层(2F层)主要功能是用于旅客上车、下车、换乘、落客、进站。这层是进站层,打的、驾车前来的旅客可由此进站,进站后需乘坐电梯到三楼安检、候车。东平台为落客平台,开放时间为06:00-21:30,只落不上,且车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

扩展资料:

广州南站楼层分布:

1、地上三层(3F层)

主要功能:取票、改签、落客、进站、安检、候车

该层是高架候车层,是旅客安检、进站 候车和休息购物的主要区域,预留旅客出境联检厅,屋盖采用预应力索拱及网壳体系。

该层是进站层,打的、驾车前来的旅客可由此进站、安检、候车;西平台为落客平台,开放时间为06:00-23:10,只落不上,且车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

2、地上一层(1F层)

主要功能:购票、取票、改签、进站、出站、公交、的士、接亲友

该层是进站层,有三条通道,南北两侧的通道靠近停车场,通道旁边设置有洗手间和自动售票机等,中间的通道两侧则为而二层列车到达旅客通往一层的扶梯。

该层是购票层,具有三条拱形通道(南、中、北),南北两侧通道设自动售(取)票机,东广场、西广场设人工售票厅。

3、地下一层(B1层)

主要功能:地铁、停车、汽车。车站站房下方设地铁站,东广场设广州南汽车客运站,南北辅道下方设南、北地下停车场,东、西两个社会车辆临时停车场共提供550临时停车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南站

广州南站P5快速接人的方法:

导航直接搜索“广州南站P5快速接客区”并前往,提前与要接的人确定好是在P5的A区还是B区,具体是几号通道、几号接客点。例如,在“广州南站P5快速接客区A区6号通道接客点25号”上车。

P5是快速接客区,几乎是大家到广州南站接站首选的一个停车场。P5停车场实施阶梯式收费,前10分钟免费,长停的费用则会比较高,大家要留意现场收费显示牌。若接客车辆提前到达,建议先停在P8、P4等停车场,等对方到达P5后在过去接人或让对方过来上车。

广州南站的价值意义:

1、珠三角枢纽:

广州南站是武广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市2010年亚运会配套工程之一。广州南站是国家“八横八纵”的京哈-京港澳、兰广、广昆三大干线通道的交会点并连接深茂铁路与广汕高铁,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铁路核心车站。

广州南站是珠江口东西岸交汇点、交通枢纽最核心节点,珠江口东岸的广深港、珠西的广珠城际,东西大横线的广佛肇佛莞+莞惠城轨,这三条主干道均全部汇集在广州南站。广州南站以行车时速可达300公里以上的高铁,实现了珠三角主要城市之间1小时内互通往来。

作为对接泛亚铁路的国际性“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广州南站对接广深港、连通两大国际大都市,与在建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连接,是珠三角大湾区的核心经济动脉和实现广佛一体化的战略要塞。

截至2017年3月,广州南站近3年的客流远高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且在建的广佛环线东段将会承担空铁联运的功能,高铁客流将远超机场的客流。高铁超强的便利性和出行效率,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出行习惯,高铁发展使得春运运力构成出现了根本性的改观。

2、时空优势:

作为全国“八纵八横”核心站之一,2010年武广高铁开通以后投入春运,随后京广高铁贯通及广深港高速铁路、广珠城际铁路、南广快速铁路、贵广高铁陆续开通,广州南站成为“五龙聚首”之地。

通过与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对接,辐射至中国大西南地区;与武广高铁对接,辐射中南地区;与沿海高铁对接,辐射东南地区。其始发高铁(动车)可直达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4小时内覆盖粤、桂、滇、黔、湘、鄂6省主要城市,8小时内直达郑州、北京、西安等城市。

3、综合评价(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评):

从最初规划华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到华南商贸中心,再到泛珠CBD,广州南站地区规划不断修编完善。未来广州南站周边应该是商业、文化、教育、体育一体化的多功能高铁新区。当下城市发展正从汽车时代向轨道交通时代转变,轨道交通的线网、站点在发展中价值越来越凸显,高铁站就是其中关键节点。广州南站作为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站,发展潜力无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州南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910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