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威海石岛这边长潮和退潮怎么计算,有公式吗

请问威海石岛这边长潮和退潮怎么计算,有公式吗,第1张

把握海水涨落潮规律和时间对走海岸线来说非常重要,其关系到路线难易程度甚至是有些地方能否穿越的问题。

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

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

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

掌握了规律,记住计算公式应该不是难事,下面就拿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此公式:

1)2000/12/31:农历日期是初六,因此涨潮时间是6*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4点48分,因此我们走海岸线那段时间10钟后全是退潮后的时间,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危险。

2)2001/10/28:农历日期是十二,因此涨潮时间是12*0.8=9.6,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9点36分,高潮持续一个多小时,

2002/1/1,农历是十八,涨潮时间是(18-15)*0.8=2.4,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2点24分

根据荣成市石岛镇气象站1954-1978年实测资料统计:

【气温】年平均气温11.8CC,最热月为8月,月平均气温24.5~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6.8~C(1958年7月21日)。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一1.2~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一14.6~C

(1959年1月8日,1970年1月4日)。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858.3毫米,多集中于7-9月,占年降水总量的60%。年最多

降水量1218.2毫米(1964年)。日降水量≥25毫米降水目数年平均9.6天,最多14天

(1963年、1966年),最少1天(1958年)。

【风况】常风向北,频率为17%。次常风向西北偏北,频率为15%,强风向东北偏北。

季风特点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为过渡季节,风向多变。年平均

风速4.1米/秒,最大风速34米/秒。多年平均全年I>8级大风日数49.1天,最多102天

(1965年),最少16天(1954年)。

【雾】年平均雾日数52.7天,多集中于4-7月,占年雾日数的75%。年最多雾日数

79天(1964年),年最少雾日数29天(1958年)。

【冰况】石岛港为不冻港。 【潮汐】石岛港潮汐性质属不规则半日潮。据石岛港1955-1957年验潮资料统计:

最高高潮位3.39米最低低潮位一0.57米

平均高潮位2.52米平均低潮位0.8l米

平均海平面1.66米

以上潮位基准面为理论深度基准面(在l956年黄海平均海平面下1.565米)。

【潮流】据《中国海湾志》第三分册:石岛湾涨潮期间,海水由湾口的东侧偏西北向进

入海湾,从湾口的西侧偏西南向流出海湾。落潮期间,海水运动的方向与涨潮期间的相反

实测最大涨潮流速湾口处为O.72米/处,湾内0.3米/秒;最大落潮流速湾口处0.79米/

秒,湾内0。37米/秒。

【波浪】据《中国海湾志》第三分册:石岛湾外海波型以风浪为主,全年风浪频率为

98%,涌浪占26%,平均波高为0.3米;平均周期2.2秒。常风浪向为西南向,常涌浪向为

南向,冬季多东北风,故以偏北浪为主。夏季盛行东南风,因而偏南浪增多,春秋两季为转

换季节,春季以西南向风浪为最多,秋季以北向风浪为最多。石岛湾开口向东南方向,夏

季东南向的强浪能直接传入湾内。 【地质】石岛港在地质构造上位于胶东隆起的东南部。据1960年、1964年石岛港勘探

资料,码头区水域中的地层有第四系的中、粗砂层、淤泥和粘土层等。在顺海岸方向自上

而下为粗砂层、淤泥层、粘土层、粗砂层、,风化岩层。在近垂直海岸方向水域中的地层主

要为淤泥、粘土和风化岩层。现有码头附近基岩较浅,并有部分裸露。

【地震】石岛港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石岛湾水域宽阔,岸线稳定,泥沙来源不丰富,淤积量不大,但基岩较浅,水深较小,整

个湾的平均水深为5米左右,一10米等深线已到湾口之外。

港湾对东北向波浪掩护条件尚好,但外海东南向(强浪向)浪仍可影响港区。镆铘岛

南端水深条件优越,但波浪大,无掩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853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