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高楼在哪里?

安徽最高楼在哪里?,第1张

安徽省明塔: 清顺治《潜山县志》载:“太平塔在县北三里,晋咸和间(326-334年)创。作为安徽省现存年代最古老的太平塔,确实曾毁倒过,可究竟何年何月何日什么原因毁的,旧《县志》未见详载,至今还是一个千古之谜。据1993年出版的《潜山县志》披露:今从古塔上嵌印的文字看,“现存的宝塔是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四月重建。已经毁坏的塔刹,仅存基座覆钵。覆钵直径两米多,如锅反扣在塔身顶部……”。建塔的最初缘由,相传主要是为了镇河妖。潜山县城至今还夹在潜水与皖水之间,1969年皖水余井段堤坝被山洪冲溃,整个县城被淹,最深处如老汽车站据说有3米多。看来,宝塔辜负了广大民众的期望,放纵了妖孽。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两河河道经过潜山人民几十年的改造,洪水之灾对县城已不构成威胁了。说太平塔多灾多难,是指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底,张献忠义军过境,于太平寺内捕获潜山知事、典史,火烧太平寺,塔内板楼同时被毁”。那次劫难,差一点要了太平塔的命!《安徽日报》曾在醒目位置,刊载了太平塔罹患重病时的照片,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拯救它。在改革开放、发展天柱山旅游事业的大潮中,1994年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县政府下拨专款,社会各界相助,再度修复太平塔——1994年7月8日动工,1995年12月22日竣工,总耗资47.3万元。现在太平塔周边环境已发生了巨变:围墙内已没有了阴森森的坟茔群,齐腰深的野草也被清除干净,更见不到奔跑的野兔。1993-1996年县里先后修筑了进山油路,建牌楼门,铺设停车场、游览步行道,建起公园式博物馆。潜山在春秋时为“皖国”封地,今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根据这一古皖文化特色,此地被命名为“皖光苑”。以太平塔为中心,“皖光苑”即潜山博物馆现辟有基本陈列四个。分别是潜山历史文物展、京剧创始人程长庚、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陈列馆、古生物化石厅,以及正在筹建的古墓园。太平塔身高35米,外形为七层八方,虚实相对之门,每层有四塔内中空,分架木楼11层;塔壁内设台阶上下。塔身内外壁有佛龛,镂有千余尊神态各异的佛像……有副对联写得好:“太平塔雄风巍巍千年不朽,皖光苑春意冉冉万古长青”——太平塔就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南麓、潜山县城以北1.5公里的彰法山上。 广教寺双塔 双塔在我国佛教建筑遗物中留存甚少,现存宋代双塔实物中,像广教寺双塔全国仅一例。宣城广教寺双塔的重要特征,是采用了方形平面及直井式塔心室,并保存了自汉、晋、南朝及唐、五代传统佛塔的古意。修缮后的广教寺双塔,外观挺秀,造型典雅,不管从建筑技术的角度,还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实物。有关广教寺的历代修建情况,史志记载甚少,且多支离破碎,文简意略。而对双塔的修缮,史料中未提只字。唯从嘉庆二十年(1815年)《宁国府志》卷首的“敬亭山图”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梅清双塔画可知那时双塔已没有顶刹。可见几百年以前,双塔的顶刹已毁,一直没有维修。1988年,国家对双塔进行了修缮,由于没找到两塔塔刹的原状资料,根据文物修旧如旧的维修原则,修缮时,仍保留了塔刹的残破现状,只对危及塔体安全的塔身进行了现状加固和部分复原维修。宣城民间很早就有一个传说:相传双塔是两个兄妹神仙一夜建成,由于土地菩萨学鸡叫,兄妹俩认为天快亮,塔未收顶就匆忙走了,故双塔一直没顶刹。其实,双塔是佛塔,即高僧的灵墓,江南雨水多,任何佛塔都不可能没顶刹,这个传说只能说明双塔损毁之久远而一直没有修缮。</TD>

邮电宾馆这个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理点事?恒丰路。虹口区,为上海市辖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北部,截止于2022年12月24日虹口区邮电宾馆的地址是在上海市虹口区恒丰路,虹口区邮电宾馆是一个舒适性酒店,参考价格为270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8073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