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饭是哪个地方的菜

竹筒饭是哪个地方的菜,第1张

问题一:什么地方的竹筒饭好吃 三个地方.

1.台湾阿里山区

遍地竹林的阿里山区,竹简饭为其特色小吃,尤其广为当地邹族族人所运用传统的做法是以桂竹的竹筒内装生糯米,再以高丽菜或山酥塞住筒口后炭烤,一会即可闻到浓浓的竹香,待烤熟后即拨开竹筒,长条的白饭外围裹着一层透明的竹膜,桂竹的清香混合着饭香扑鼻而来,香嫩可口。 若配上阿里山特产哇沙米加酱油的沾酱,即是风味十足的邹族美食。此外亦有直接在竹筒内加上佐料的新做法,别具滋味。

2.海南

海南黎族传统美食。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黎族民同,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现经烹调师在传统基础上改进提高,使之摆上宴席餐桌,声誉甚高,成为海南著名风味美食。

黎家竹筒饭竹节青翠,米饭酱黄,香气飘逸,柔韧透口。吃时,饮一口黎家“山兰酒”,咬一小口竹简饭,慢品细嚼,趣味盎然。

3.江华瑶族自治县

江华瑶人从远古时候以来,多生活在大山里,从狩猎到刀耕火种到林区开发,瑶族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瑶族人民常在大山里活动,有时候几天都不能回到居所,但大山里渺无人烟,做饭成了一大难题。于是瑶人发明了竹筒饭。竹筒饭,顾名思义,自然是以竹筒代替铁锅做饭。因为竹子满山都有,取材容易,就节省了许多时间。上山打猎或是造林植树,不用带锅,只一小袋米,挂在腰上就行。做饭时,选砍一节竹筒,两头留节,就是一口天然封闭的“锅”,在筒开口,将米和水倒入筒内,再以木塞封上,左右以树杈支称,放在篝火上将竹筒烤成金黄色,则可闻到清香。取下后,用刀将竹筒剖成两半,即是两“碗”饭。竹筒饭是旅游野炊的最佳选择。其味清甜而纯,带着淡淡的竹香味,留嚼越觉得齿唇生津,甜香无比。

问题二:竹筒饭是哪里的特产 台湾阿里山区 遍地竹林的阿里山区,竹简饭为其特色小吃,尤其广为当地邹族族人所运用;传统的做法是以桂竹的竹筒内装生糯米,再以高丽菜或山酥塞住筒口后炭烤,一会即可闻到浓浓的竹香,待烤熟后即拨开竹筒,长条的白饭外围裹着一层透明的竹膜,桂竹的清香混合着饭香扑鼻而来,香嫩可口。 若配上阿里山特产哇沙米加酱油的沾酱,即是风味十足的邹族美食。此外亦有直接在竹筒内加上佐料的新做法,别具滋味。 海南黎族传统美食。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黎族民同,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现经烹调师在传统基础上改进提高,使之摆上宴席餐桌,声誉甚高,成为海南著名风味美食。 黎家竹筒饭竹节青翠,米饭酱黄,香气飘逸,柔韧透口。吃时,饮一口黎家“山兰酒”,咬一小口竹简饭,慢品细嚼,趣味盎然。 江华瑶族自治县多山,江华瑶人从远古时候以来,多生活在大山里,从狩猎到刀耕火种到林区开发,瑶族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瑶族人民常在大山里活动,有时候几天都不能回到居所,但大山里渺无人烟,做饭成了一大难题。于是瑶人发明了竹筒饭。竹筒饭,顾名思义,自然是以竹筒代替铁锅做饭。因为竹子满山都有,取材容易,就节省了许多时间。上山打猎或是造林植树,不用带锅,只一小袋米,挂在腰上就行。做饭时,选砍一节竹筒,两头留节,就是一口天然封闭的“锅”,在筒开口,将米和水倒入筒内,再以木塞封上,左右以树杈支称,放在篝火上将竹筒烤成金黄色,则可闻到清香。取下后,用刀将竹筒剖成两半,即是两“碗”饭。竹筒饭是旅游野炊的最佳选择。其味清甜而纯,带着淡淡的竹香味,留嚼越觉得齿唇生津,甜香无比。 黎家竹筒饭的做法 用料: 山兰米500克,猪瘦肉100克,生抽10克,老抽3克,精盐5克,味精8克,清水500克,精猪油、五香粉各少许,新鲜青竹2节。 做法: 1、山兰米洗后,浸泡半小时,捞起,加精盐、味精拌匀。 2、猪瘦肉切成0.3厘米厚的肉片,用老抽、生抽、五香粉腌制,热锅过油,将肉片翻炒至熟,出锅待凉后,切成0.3×0.3厘米的肉粒待用。 3、取新鲜青竹(节距较长为好),每节锯开一端,洗净晾干,用精猪油抹拭竹筒内壁,将调好味的山兰米同瘦肉粒控匀,分两等份加进两节竹筒里,入适量清水(每筒约250克),然后,用干净布条捆扎封堵竹筒口,放进200度的电烤炉中烤约半小时至熟,关电源继续在炉中�干。 4、取出成熟的竹筒饭,解除布条,锯成若干小段(每段长6厘米),摆放盘中上席。 特点: 竹节青翠,米饭酱黄,香气飘逸,柔韧透口。吃时,饮一口黎家“山兰酒”,咬一小口竹筒饭,慢品细嚼,趣味盎然,充满海南黎家风味。 竹筒饭有多种口味,和米饭一样,如,干贝拌饭。

记得采纳啊

问题三:江门地区那里有竹筒饭,竹筒菜食啊? 江门市江海区城轨站附近,有间全部是用竹筒做美食的店。

问题四:粉蒸竹筒鱼是哪个地方菜 凡是粉蒸的东西大都是湖北的。

问题五:竹筒饭的竹筒是怎么做的 竹筒饭在中国范围比较广,一般是采用当地特色的竹子,留下带有竹子一节的地方,制成类似于杯子的形状。

竹筒饭,用山兰稻(一种旱稻)冲的“香米”并配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的粉竹或山竹锯成的竹筒中,加适量的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炭火中绿竹烤焦即可。竹筒饭的煮法颇具有野炊特点,即砍下一节竹筒 ,装进适量的山兰米和水,放在火堆中烤熟,当竹筒表层烧焦时,饭就熟了。劈开竹筒,米饭被竹膜所包,香软可口,有香竹之清香和米饭之芬芳。用餐时破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香饭”。如果把猪瘦肉混以香糯米和适量盐巴放进竹筒烤成香糯饭,异香扑鼻,是招待贵宾的珍贵美食品。

问题六:83版西游记中有一集是唐僧师徒吃竹筒饭,那那个竹筒饭是怎么做的? 竹筒饭又名香竹饭,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用米配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的竹筒中,加适量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炭火中绿竹烤焦即可。

问题七:除了竹筒饭荷叶饭还有什么有特色一点的饭 南瓜饭,买小南瓜挖空填米进去蒸熟。

还有就是把米填在鸡肚子里煮熟的那种饭。

日韩式的蛋包饭。

芝士�饭。牛奶焖饭。菠萝饭。饭团。烤饭团。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问题八:竹筒饭的由来 竹筒饭遍地竹林的阿里山区,竹简饭为其特色小吃,尤其广为当地邹族族人所运用;传统的做法是以桂竹的竹筒内装生糯米,再以高丽菜或山酥塞住筒口后炭烤,一会即可闻到浓浓的竹香,待烤熟后即拨开竹筒,

问题九:竹筒饭的做法 竹筒饭的做法

材料

糯米100g、粳米50g、腊肠100g、香菇100g、玉米粒30g、豌豆15g、胡萝卜10g、盐。

做法

1、准备好材料,并把竹筒给洗干净,糯米提前浸泡4小时,粳米浸泡20分钟;

2、将浸泡好的糯米、粳米放到锅中,加水,煮2分钟后把米捞出;

3、将香菇洗净切小粒,腊肠切片;

4、将煮过的米倒入大的容器中,加入玉米粒、豌豆粒、胡萝卜粒、香菇粒、腊肠拌匀;

5、将拌好的米饭放到竹筒中,上锅蒸30分钟即可。

问题十:竹筒饭怎么做 主料

腊肠100克 玉米粒30克

豌豆15克 胡萝卜10克

香菇100克 粳米50克

糯米100克

竹筒饭的做法步骤

1. 粳米浸泡20分钟,糯米浸泡4小时

2. 腊肠切片,香菇洗净,切粒

3. 将泡过的粳米、糯米放入锅中,加水,水开后煮2分钟

4. 将煮过的米捞出,倒入盆中,放入玉米粒、豌豆、胡萝卜粒、腊肠片、香菇片拌匀

5. 竹筒洗净,将拌好的米放入竹筒中

6. 上锅蒸30分钟

临沧,古称缅宁,是云南省管辖的一个地级市。以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位于中国西南,澜沧江畔,云南省的西南部。

临沧民族众多,其中佤族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此外还生活着着佤、傣、拉枯、布朗、德昂、彝、景颇等23个少数民族。

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全国著名的“核桃之乡”,也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因此又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

临沧称为“百淮”(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的族群已向商王献珠宝、短狗等特产。武王十三年春,睽参与伐封,会于孟津。

秦、西汉,今临沧地市属哀牢国地,出现永康岩画。

临沧市辖区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和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8个县(区),89个乡镇,898个村民委员会(含居委会),27个社区。总面积2.45万平方千米。

(图:临沧的地理位置)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滇置益州郡,辖二十四县,云县属益州郡辖。

由于筑通“五尺道”,云南开始了和内地的联系。铁器和其他物资从四川进入云南,促进了云南边疆 社会 经济的发展。

西汉时期,益州郡的设置,使滇东北和滇池地区的人们在农业方面学会牛耕、灌溉;在工业方面学会铜、锡、银的开发和加工等先进的生产技术。虽然仅是运用手工方式进行生产,但却开阔了边疆人民的视野,提高了产品的产量,使滇中、滇西、滇东北的一些坝区逐步向奴隶制生产方式过渡。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便在云南劝课农桑,大兴屯田,发展生产,使今曲靖地区成为当时云南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挨个盘点临沧那些好吃的:

1

傣族撒撇,颇受当地各族群众喜爱,就连北京、上海、广东及港澳游客吃了后都感觉独特良好,再到德宏后,有的人还点名要这道菜。牛撤撇的制作是用净瘦黄牛肉一公斤剁成肉酱,在开水里氽熟,再把刚杀的牛苦肠兑水煮涨,用纱布过滤后备用,然后把新鲜韭菜和茴香切细后挤去水分,再配以香柳、盐巴、辣椒面、味精等调料把牛肉酱、苦水在一起拌匀,即可食用。撒撇的吃法是用米线或牛肚丝、牛肉片在撒撇里蘸一下就吃。

2

登上高高的景颇山寨,走进一片绿色的世界,那诱人欲滴的墨绿,定能使你敞开拥抱自然的胸怀。“绿”,是景颇山寨永恒的主题。它不仅存在于云雾缭绕,令人无限遐思的远山竹楼,就连招待你的餐桌上也会发现一个个绿色的世界。这就是景颇族闻名遐尔的绿叶宴。绿叶宴从景颇族古老传统的饮食习惯中诞生的,桌上除了绿色还是绿色,就连餐桌,也全为绿叶铺就,那一张张宽大的绿叶,就是一个个特别的“菜盘”,“盘”中盛满了景颇人独特的山珍野味,也盛满了一个古老民族质朴的深情。

3

利用竹筒烹饪, 历史 久远。最远的文字记载见于《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筒炙"的菜,用肉馅敷在竹筒上用明火烘烤而成。清代朱彝尊《食宪鸿秘》的"蟹丸",则是将蟹丸入竹筒煮熟而成。时至当代,云南和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竹筒烹饪的传统肴馔,这与"满山的翠竹根连根",竹子取之不竭有关,又因竹筒菜清香秀气,故沿袭不衰。

4

绿叶包蒸的工艺据说是由古时一位位封建领主做饭的老厨师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老厨师原先伺候原先伺候的老召勐(地方之王),只喜欢吃又香又脆的食物。因此,他烹饪的菜肴豆是烤鸡、烤鸭、烤肉、烤鱼,煎炸昆虫和干巴之类。老召勐病逝以后,多病的王子继承了王位。这位年轻的召勐虽然对香脆菜肴并不反感,但他吃了这些食物以后,常常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不止。因此,管家要老厨师给新召勐制作一种既鲜香又不燥热的菜肴食用。老厨师苦思冥想了几个昼夜,才想出了烤后再蒸这种烹饪办法。接着,他又将大葱、芫荽、姜、蒜、荆芥、苤菜等佐料加猪油炒熟后,填在烤好的鸡、鸭腹内;然后,用芭蕉叶将鸡、鸭包好,放在木甑里蒸制去燥;蒸熟后端给新召勐品尝。老厨师特别地把蒸好的全鸡摆成跪卧之势,称为“盖不喝考”(雄鸡下跪);又将蒸好的全鸭摆在存有汤汁的绿叶盘内,叫做“别莱暖波”(鸭游河塘)。年轻的召勐见到这两道菜,立刻产生新奇的感觉。当老厨师把两道菜的名字告诉他时,他的脸上浮起了笑容。他举着筷子问:“它们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吗?”厨师恭恭敬敬的回答:“禀告召勐,是小人想出来的,名字叫错了请您别见怪。”召勐尝了一点鸡肉、鸭肉,觉得既有烤品的香脆,又有绿叶的清香,味道好极了!他又吃了些填在鸡腹、鸭腹内的佐料,味道清香而又微微带辣,十分可口。召勐笑容满面地对管家说:“这菜的名字叫得好,味道也好。”并赏给了老厨师不少银子。

5 红茶烧肉

红茶烧肉是一道香而不腻的美味菜肴,用红茶烧出的肉不仅有着茶叶的清香,而且肥而不腻,非常可口。

红茶烧肉一:五花肉半斤,红茶5g,糖、盐各适量。将红茶用100ml的开水泡10分钟。滤去茶叶。肉切成小块。锅里放少许的油,放入肉翻炒片刻,加入茶水,加盐(不要用酱油),加少量的糖(可去除茶的苦涩味)。将肉用小火煮20分钟就可以装盘了。

6 佤族鸡肉烂饭

佤族鸡肉烂饭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的特色 美食 。鸡肉烂饭是取鲜嫩乌骨子鸡切随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然后再放入茴香叶、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葱、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泽鲜艳,味道糯滑鲜香,独具特色。

凡到过佤族地区或曾在佤族地方生活过的人,对“模尼亚布绕”——鸡肉烂饭并不陌生,它是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佤族人民人人喜爱的食品,也是佤族人民迎宾待客的美味佳肴。“摸尼亚布绕”有它产生和发展的 历史 条件和 社会 基础。

建国前的阿佤山,生产力水平低下,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很差。为了生存,人们以各种植物为主,掺以少量的粮食,熬成稀粥轮着吃,佤族的烂饭便在这样贫困的 社会 环境中产生和发展。团结和睦、直爽好客历来是佤族人民的良好道德风尚。谁家盖了新房或撒了谷种,或逢红白喜事,全村都来帮忙。这时,主人根据自己的条件,或杀猪宰牛,煮成鸡肉烂饭或猪肉烂饭、牛肉烂饭,并用自己酿成的水酒,热情招待客人。

鸡肉烂饭品种繁多,有大米烂饭、包谷米烂饭等。随着 社会 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鸡肉烂饭在广大佤族群众中盛行不衰。只要机会和条件允许,随时均可享用。诸如逢年过节、撒谷种、栽秧、收庄稼、讨媳妇、办丧事、接送亲戚好友、盖新房等等,它都是缺少不了的佳肴。

7石板荞粑粑

石板荞粑粑:选用临沧苦荞面,用石板烤制而成。找一块很平整的石块,把石块在火塘上烤烫,用老鼠核桃树皮烧成灰兑上水,过滤后倒入荞面中搅拌,然后摊在石板上翻烤,即成苦荞粑粑。

苦荞粑粑不仅好吃,还有药用的功效,可以治胃热引起的头昏头痛、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等疾病。

8 云县树头菜

 云县树头菜是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涌宝镇的特产。云县涌宝镇的树头菜历来为人称道,因为是在冷凉山区生长的缘故,所以味道与众不同,清凉爽口,苦味浓郁,具有很好的清火功效。

“树头菜”是云县涌宝特色产品之一,全镇现有种植面积1100亩,分布在木瓜河村、石龙村、茶山村、棠梨树村,胜利村为主产区。

树头菜属珍稀野生蔬菜,据云南省产品监督检验所检测《云质食检字97001号》树头菜含有的胆碱是印磷脂和鞘磷脂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人体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活性物质。其嫩芽可以食用,根、茎可以入药,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味道鲜美独特,适口性好,是纯天然食品。

9 凤庆核桃

 凤庆核桃栽种 历史 悠久,据专家考证,距今约有3000多年。凤庆核桃由于大多种植生长在山区和高山峡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无污染,且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含油量高。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有“中国核桃之乡”之称。

被国家宣布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的云南省凤庆县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山区、半山区。1976年凤庆县被定为全省发展泡核桃基地县,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命为“中国核桃之乡”。群众一直沿袭着种值核桃的传统,泡核桃林成了全县主要的特色经济林。凤庆核桃因果大、壳薄、肉厚、味香的优良品质受到人们的青睐。

10 凤庆腊肉

用酒、盐和各种香料腌制一个星期左右并挂干的猪肉,炒、煮、蒸皆可,十分美味,尤其是猪腿肉,比外地的烟熏肉要好吃得多。在凤庆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11 永德豌豆凉粉

制作方法是以豌豆粉为原料合水调成浆加以过滤,放入锅,边搅拌边煮,熟后入盆放置冷却待用。食用时将凉粉划成细条或方砣状,加入酸醋、麻油、蒜汁、芫荽、辣椒等佐料。在永德,城镇乡村小店,交通要道多有摆摊设点出售服务,行路人或赶集人往往以之为理想的晌午餐。

12 佤族水酒

 佤族水酒采用一般的酿酒方法进行酿制的,发酵了的小红米或小麦等,装入一个高 80 公分 左右的竹筒内,然后倒入清水,再插入一根细竹管或胶管,用口吸饮浸泡的液汁,这种液汁即是佤族水酒。

佤族水酒为低浓度的酿酒,有清凉解渴,消化助食,供给热量,促进血液循环,使人兴奋的作用。难怪喝过佤族水酒的人说,长期喝水酒能使人发胖。

13

耿马香蕉

耿马香蕉是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的特产。香蕉具有清热解毒、滑肠通便、生津、活血等功效。同时,香蕉是高钾的食品,可平衡钠的不良作用,对维持心脑血管的正常功能、醒脑十分有利。

地处西南边陲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光热资源丰富,特别适宜香蕉等热区作物种植,为加快现代农业进程,大力推进 科技 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香蕉。

耿马孟定镇香蕉种植面积大,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近年素有香蕉小王国之美誉,由于农户接触种植就走上标准化路线,加上独特的地热资源优势,孟定香蕉平均亩产可达3吨以上,而香蕉目前全国平均亩产1.56吨、云南平均亩产仅1.26吨。目前,孟定镇香蕉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产值超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000多元。并建成年加工2000吨的香蕉纯粉加工厂,香蕉远销四川、重庆、山东、北京等地,香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孟定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14 竹荪汤爆肚

1.竹有用清水涨发,洗净,顺长剖开,用平刀法切大片。再用二汤余透,捞出沥去水分,放入汤碗中。猪肚头用水洗净,剔去外皮和油筋,从里面一侧剞成蓑衣形花刀,刀深为厚度的2/3.再切为3.5厘米长,l厘米宽的块。香菜、葱、姜洗净,切成末。2.炒锅上旺火,注入清水1000毫升,沸后下肚头氽至半熟,用漏勺捞出,放入竹荪碗内,同时下葱、姜末。3.炒锅上火,注入鸡清汤,加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味,沸后去浮沫,迅速倒入竹苏碗中,撤上香菜未,淋上芝麻油即成。

15 傣族烤崩

 “烤崩”(油炸米花糖):双江傣族在每年的泼水节前都要制作“烤崩”。具体做法是:将上好的糯米用冷水浸泡,淘洗干净后用蒸笼蒸熟,做成饼状,晾晒到三成干,然后放入红糖水中浸湿,又把它晒干,这样重复两三次后,将浸过糖水的干糯米饼放在香油锅里炸脆,即成成品。傣族制作的烤崩香、脆、甜,颜色金黄,油而不腻,是款待宾客的美味佳肴。

16冰岛茶

最贵重的云南普洱茶之一,它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烈,非常独特,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绝对是值得高端珍藏的极品。目前,双江县“勐库”牌茶叶已获中国驰名商标,“勐康”牌茶叶获云南省著名商标,茶叶产业已成为双江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7 沧源牛干巴

沧源牛干巴选用佤山半野生壮态下放养的黄牛精肉,经当地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加工而成,营养价值高,色香味独特,香酥可口。

18 蔗糖

临沧是云南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有280多年的种糖制糖 历史 。全区甘蔗产量达300多万吨,有机制糖厂15座,日处理甘蔗能力3万吨,年产糖30多万吨。

19 "滇红"茶

临沧市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余年的种茶制茶 历史 。193年,"滇红"在凤庆试制成功,成为中国的出口名茶,年出口量均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40%以上,创汇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50%以上,云南凤庆滇红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云南目前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全区茶叶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达2万多吨,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

20 云县白花木瓜

云县白花木瓜是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的特产。云县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强、适应性广、挂果早、果实大、香味浓郁、产量高、果肉肥厚、细腻、无渣等特点,其营养成分优于其他品种木瓜,是独具 历史 渊源和发展 历史 的特色农产品。云县白花木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云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西岸,临沧市的东北部,位于北纬23°56′—24°46′,东经99°43′—100°33′之间,属于低纬度地区,海拔760—2834米。云县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分明特点。云县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云县白花木瓜的生长,是中国白花木瓜生长的最佳适宜区和原产地,在云县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强、适应性广、挂果早、果实大、香味浓郁、产量高、果肉肥厚、细腻、无渣等特点,其营养成分优于其他品种木瓜,是独具 历史 渊源和发展 历史 的特色农产品。县内十二个乡镇均有云县白花木瓜分布。

白花木瓜泡酒具有‚保肝护肝、舒筋活络、抗衰养颜‛ 三大功能。云南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白花木瓜生长在滇西南1800米至2300米之间的高海拔地区,生长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的工业污染,是一种自然生长的生态林果。

21 镇康咖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6570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