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茶的介绍

老爸茶的介绍,第1张

老爸茶,是海南海口市的特色茶文化,老爸老妈子们相聚在一起喝茶。 是海口市的一道风景,一壶茶,一碟花生,或一二个面包,陈旧的桌凳,围着三两个打扮朴素的茶客,闲闲静静地 “吃”着茶。但是由于海南独特的风情文化,海南的生活节奏很悠闲,老爸茶在很多地方都有,只是规模不是特别大。文昌人民也爱喝茶,也会在悠闲的某个下午到晚上开始简单的“老爸茶”聚会。

民国时期编撰的《海南岛志》第127页中有如此描述:“海南不乏产茶之地,然居人多不嗜之,独多嗜酒。”而同一时期的《民国文昌县志》第63页也有类似描述:“土人有酒癖,无茶癖。”而在这些民国时期的地方志中,也找不到出产茶叶的记录,可见当时海南本地消费茶叶,基本上是仰仗进口。《海南岛志》提供了民国十四年至民国十七年(1925年——1928年)进口茶数分别是687担、482担、717担、480担,基本上可以印证这样一个观点:至少在《海南岛志》成书之时,海南还没有老爸茶。

同时,《海南岛志》第135页还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海南人民习于航海,故侨居海外者多。……其所至之地,曼谷、新加坡、香港三埠最众,海防、爪哇及马来半岛次之,所营以旅馆、酒肆、茶室、制鞋、缝衣诸业为特夥……”这表明,老爸茶是西风东渐的舶来品。

老爸茶起源于西方,西方人喜欢喝点加上糖或者淡奶的红茶,配以西点。后来这些习惯传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香港等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地方,而在这些地方,当时聚集着许多从海南出外谋生的海南人,在回乡时也将这些生活习惯带回海南。 海口拆城扩街,将原来的五六米宽的石板路扩建为汽车街道,并将原来的四五条路扩建到30多条,并建立起市政厅,而当时为了进行市政建设,政府吸引华侨资本回乡投资,从南洋各国回来的华侨陆续在中山路、长堤路、得胜沙等建起了骑楼,这一区域的商贸业也急速地发展起来,当时全市商店迅速发展到600多家,贸易总额达到一年数百万元,而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华侨资本对海口近代城市的形成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华侨不仅带回了资本,也将他们在东南亚一带养成的生活习惯带了回来。在热闹的骑楼街道边,自然少不了供给商家和住户休憩的地方,一些西式的茶店开始出现,而其经营者多为华侨的亲属,这些店的地点多设在中山路、得胜沙、博爱路一带。

住在得胜沙的一位吴阿婆说,解放前的西式茶店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能进去喝的,里面的服务员多身穿旗袍,十分优雅,茶店里的服务也十分周到,甚至还有热毛巾可擦手。

老人们回忆,当时的茶店里经营的主要是咖啡、红茶、牛奶、咖啡奶、红茶奶、阿华田和可可以及各式糕点等。店里设有专门的茶师及点心师,这些师傅多是东南亚一带的归侨,他们带回了专门的制作方法,比如咖啡豆都是由茶师亲自炒,茶也是由茶师们亲自冲制,而各式各样的糕点也是点心师制作的,其炒制咖啡时香味能在骑楼的小街上飘出好远,那时一般都是收入不错的人才可以进入这些茶店内聊天喝茶。

“这种西式茶店应该说是老爸茶店的最早形式。”省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俊春说,这种西式茶店所提供的茶及点心,不仅是归侨爱吃,当时本地的居民也因此喜欢并接受了这些口味,慢慢地这种泊来式的喝茶方式成为了海南人的生活习惯。 国营茶店、私人茶店——从西式茶店走向平民化

解放后,海口的西式茶店店铺又有所增加,但其经营的品种仍然以原来的品种为主。但到了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期,陆续出现的国营西式茶店可以说让更多的海口人可以走进了茶店,享受到这种原来高收入者才可以拥有的待遇。 海口市饮食公司所属西茶店有宝岛茶店、椰林茶店、红旗茶店、红岛茶店、工农兵茶店、朝阳茶店、海岛茶店、永红茶店等8间国营西茶店。海南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唐人志曾在海口市饮食公司当过采购。他说,西茶原来是饮食公司里一个最为主要的部分,还专门成立了西茶党支部,他说那时所需的茶料和面粉也都是国家配额供给的,因此每冲一杯茶都十分讲究,不能多放一点,也不能少放影响了味道。

而喝茶的价格也慢慢地降了下来,当时红茶每杯是七分钱,咖啡是一角钱,牛奶一角三分,而咖啡奶和红茶奶就稍微贵点,是一角六分钱,加上面包、蛋糕等糕点,一顿下来就是两三角钱,茶店里坐的时间不限制,慢慢地许多人喝茶已经养成了一坐就是几个钟头的习惯。

“那时茶店的面积不太大,都在五六十到一百平方米左右。”住在博爱路的李阿姨回忆,当时她和许多工友在放工后,都会去茶店里坐上一会儿,喝杯红茶,吃点糕点,她还记得那里自己最爱吃的是茶店里的“炸包”(一种炸过的面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国营西茶店慢慢地减少,个体经营的茶店逐渐兴起,而这些茶店的经营内容及品种较之以前的茶店又有很大变化,开始在西式茶店内经营起一些中茶,并提供一些海南本地人喜欢的汤面、粉、绿豆汤、番薯汤、猪杂等,不仅有了甜的,还有了咸的,让各种品味慢慢地为更多的顾客所接受,特别是一些时间较为充裕的中老年人。

而就是在这段时间,这种为许多大众所接受的喝茶方式开始慢慢地被海口人称为“老爸茶”。“老爸”在海口话里是指中老年人,也有人说其实“老爸茶”应该写为“老霸茶”,因为海口话里,老爸是指爸爸,而“老霸”则指爷爷一辈,“老霸茶”更为贴切,但后来可能人们更多地接受了“老爸茶”的说法。 在海口茶店的门口,往往找不到挂着“老爸茶”这三个字的茶店,“喝老爸茶”的说法其实更多的只是为海口本地人所称,在琼海、文昌、万宁等类似茶店较多的地方,并没有将这种茶店称为“老爸茶”,而是单纯地叫之为“茶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600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