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几点到几点是算夜宵时间

晚上几点到几点是算夜宵时间,第1张

夜宵,是指在晚上时吃的餐,为晚餐之后的餐,时间特指休息时间,通常为12时后至凌晨4时前。

夜宵来源

岭南地处亚热带,昼长夜短,粤人因此养成饮茶和宵夜的习惯。

虽然如此,“宵夜”一词并非出自岭南。宋人《梦粱录》载:“除夕,内司(内务府)意思局(宫中机构)进呈消夜果子盒,盒内簇(集合)诸般细果:时果、蜜饯、糖饯等品。”“消夜”雅称“宵夜”,这名号古已有之。

《辞源》“宵夜”条注释说:“粤人夜市之食肆亦谓宵夜。”这说法欠妥。宵夜的食物包括粥粉面和糖水,粤人在晚饭后的余兴节目中享用这些食物叫“食宵夜”,而“夜市之食肆”则是吃宵夜的去处。严格地说,最早的“宵夜”是指晚饭。

扩展资料

一、 哪几类人群一定别吃夜宵?

1、失眠者。晚上进食油腻食物后,更加不利于睡眠。

2、、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肝炎、胃溃疡。这类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已经存在问题,宵夜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尤其是饮酒,更是对肝脏有毒性、对胃有刺激。

3、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肥胖者,老年人。这些人大多本身脂肪代谢欠佳,已存在高脂血症,即使宵夜进食低脂饮食,仍可使夜间血脂明显增高,对身体更加不利。

二、吃夜宵四大注意

1、适当地补充能量即可,不要把夜宵当做正餐来吃,面包片和粥是比较好的选择,太多脂肪的烤肉和涮肉尽量不吃。

2、.夜宵与睡眠之间隔的时间一定要计算好,两者之间不要离的太近,应该休息一两个小时再上床。水分和糖分很多的水果以及一些利尿的食品在睡前一定要少吃,不然相当影响睡眠质量。

3、夜宵占全天进食的份额不要超过五分之一,品种可多样,量一定要小,最佳的搭配是奶制品、少量碳水化合物和一点点水果。

4、不要太咸。这点非常重要,除了会造成你想不停地喝水之外,还会导致水分难以排出,造成早晨起来面部肿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宵夜

人民网-宵夜吃多了有3大害处 这些人群不宜吃

夜宵:每日三次正餐以外,于晚间安排的一次加餐,通常为12时后至凌晨4时前,因凌晨4时开始是广东早茶时间。

吃夜宵的时间尽量选择在晚9~10时,吃夜宵的时间应起码保证在入睡前2小时。晚10时至次日早晨6时为禁食时间,以确保胃黏膜细胞的更新与修复。

如果无法遵循正常的吃饭规律,特别是晚餐不能按时吃,再经常用夜宵弥补,就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伤害。

1、伤肠胃。晚上吃夜宵,会增加我们的肠胃负担,造成胃胀、消化不良,胃黏膜的修复工作也会非常不顺,长期下去容易产生胃痛等症状。

2、形成结石。人体的排钙高峰期在进餐后的4~5小时,若吃夜宵,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会滞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使尿液中的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晶体,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形成泌尿系结石。

3、增加“三高”风险。若夜宵进食太多,或是频繁进食,人体的血液为了在夜间经常维持高脂肪含量,将明显增多肝脏合成的血胆固醇,刺激肝脏制造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导致“三高”。

4、诱发失眠。晚上夜宵吃得太饱,体内的器官就不能够休息而要继续工作,会对五脏六腑产生压迫。胃、肠、肝、胆及胰等器官在餐后的紧张工作会将信息传送给大脑,引起大脑活跃,并且传递到身体的各个角落,引发失眠。

5、得脂肪肝。夜宵摄入蛋白质过多,人体吸收不了就会滞留于肠道中,会变质,产生氨、吲哚、硫化氢等毒素,若再加上饮酒,则更容易与“酒精性脂肪肝”结缘。

6、诱发急性胰腺炎。消化食物过程中,人体会分泌胰液,通过胰管这个“下水道”排至小肠起到消化作用。而胰管较细小,如果夜宵过量或过于油腻,会刺激胰液过量分泌,大量胰液排出不通畅,胰管压力升高,胰液向外溢出,就可能产生急性胰腺炎,这种疾病很容易夺人性命。

因夜宵吃得太多,半夜胰腺炎急性发作,在睡梦中去世的病例时而可见。

7、导致肥胖。晚上身体新陈代谢速度会下降,消耗的热量也会相对应减少,夜宵中多余的热量会变成脂肪存储在我们的体内,长期下去会导致体重上升。特别提醒的是,孕妇经常吃夜宵,产后恢复也会更加困难。

扩展资料:

夜宵的健康吃法

提前吃。不少熬夜的人在肚子饿的时候才去吃夜宵,其实提前吃有好处。等到要睡觉的时候才去吃,会造成营养过剩。吃夜宵应该学会制定计划。如果说知道今天需要晚睡,那么应该在睡前2小时分钟之前吃夜宵。

选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熬夜除了大脑疲劳之外,眼睛是伤害最大的器官。因此吃夜宵的时候尽量补充一下维生素。维生素不但可以缓解眼疲劳,而且还会增强抵抗力。

别吃太咸。很多的熬夜者早上起床之后面部会出现肿胀的情况。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宵夜吃了太咸的食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随性吃夜宵伤身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夜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574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