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浙江嵊州市下辖镇)详细资料大全

三界(浙江嵊州市下辖镇)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三界镇(嵊州省级高新园区)位于绍兴嵊州市北部,剡溪下游,距嵊州市区19公里,西与柯桥区毗邻,北与上虞区接壤,因地处柯桥、上虞、嵊州三区(市)交界而得名。全镇总面积155.7平方公里,辖103个自然村,2个居委会,7.34万人口。

杭绍台高铁(三界站)、绍兴市域铁路-绍嵊(新)线、上三高速(三界互通)、104国道、曹娥江(绍兴港嵊州港区)穿镇而过,设有上三高速互通立交,驱车半小时到达绍兴市区,1小时到达杭州、宁波,3小时到达上海,是“浙江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地区之一。

区位优势明显,素有“嵊州北大门”之称。镇内有浙江省级高新园区,省级农业园区等。为浙江省级文明镇、省级小城市,绍兴市中心镇、卫星镇,也是嵊州市中心镇之一,被纳入嵊州市“一城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翼。

基本介绍中文名 :三界 外文名 :Three Town 地理位置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 城镇简介,发展思路,三界镇区划,工业生产,出口加工,农业总介,农业特产,其它资源,历史传承,主要景观, 城镇简介 三界镇位于嵊州市北部,剡溪下游,距市区19公里,东南接下王镇,南临仙岩镇,西南接崇仁镇;西毗柯桥区王坛镇;北接上虞区章镇镇,西北靠汤浦镇,东南毗岭南乡。因地处柯桥、上虞、嵊州三区(市)交界而得名。全镇总面积155.7平方公里,辖10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7.24万人口。 上三高速、104国道、曹娥江穿镇而过,设有上三高速互通立交,驱车半小时到达绍兴,1小时到达杭州、宁波,3小时到达上海,是“浙江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地区之一。区位优势明显,素有“嵊州北大门”之称,是嵊州市中心镇之一,被纳入嵊州市“一城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翼。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88000万元,其中一产13090万元,二产54326万元,三产2138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809元。2004年度,三界镇被命名为省级文明镇及绍兴市级生态镇。 三界镇风光 发展思路 2004年,三界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精神,按照“统筹、整合、提升”思路,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主线,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重点,统筹协调,克难攻坚,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工业经济运行稳健,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村镇一体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地理位置 三界镇区划 330683104001 121 三界居委会 330683104002 123 蒋镇居委会 330683104207 220 西后村 330683104211 220 李宅村 330683104224 220 白沙村 330683104255 220 茶园头村 330683104259 122 沈家湾村 330683104289 220 沈塘村 330683104302 220 上三村 330683104303 220 沈湖村 330683104304 220 八郑村 330683104305 121 南街村 330683104306 122 北街村 330683104307 220 临虞村 330683104308 220 车骑山村 330683104309 220 盛岙村 330683104310 220 叠石村 330683104311 220 剡东村 330683104312 220 嶀山村 330683104313 220 祝岙村 330683104314 220 谢塘村 330683104315 220 南大村 330683104316 220 任枫村 330683104317 220 嶀浦村 330683104318 220 长桥村 330683104319 220 长桥一村 330683104320 122 黄石村 330683104321 220 杜联村 330683104322 220 清水塘村 330683104323 122 蒋镇村 330683104324 220 大龚村 330683104325 220 董龙村 330683104326 220 友谊村 330683104327 220 谢岙村 330683104328 220 二溪村 330683104329 220 前岩村 330683104330 220 新西泉村 330683104331 220 西杜村 330683104332 220 袁岭村 330683104333 220 福源村 工业生产 三界镇现有工业企业870家,产业结构以厨具、机械、链轮、电声、茶叶加工等为主,全镇有年产值上千万元的规模企业13家,获自营出口权企业6家。厨具、链轮、茶业加工三大产业块状经济优势明显,其中有厨具企业33家,形成15个厨具产品系列,80多个品种,培育了“普田”省级名牌产品和“双发”省级著名商标,“普田”牌油烟机荣获国家首批免检产品称号。今年1-6月份,厨具业实现销售收入4.9亿元,税润总额1722万元,是国内第三大生产基地和批发中心。最大的厨具企业是绍兴市普田电器有限公司,有固定资产2亿多元,年生产厨具15个系列30万件,上半年销售收入1.38亿元,产品远销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出口加工 链轮业是国内重点出口生产基地之一,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全镇现有链轮企业27家,年产链轮1万多个规格4000万件套。上半年,实现自营出口值688万美元。嵊州市机械链轮厂是该镇的骨干企业,有36年链轮生产史,上半年,出口销售收入565万美元,成为创汇大户。 茶叶加工业依托产业资源优势,近几年发展迅速,全镇有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企业13家,主要从事茶叶深加工,生产精制茶叶。瑞兴茶业有限公司为嵊州市第三大茶叶加工企业,该厂内抓产业升级,外拓国际市场,产品远销非洲市场,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去年销售收入超4000余万元。 今年1-7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2.45亿元,同比增长15%,利税总额8538万元,同比增长14.2%;财政收入455万元,同比增长40%,工业用电量1947万度,同比增长4.2%(不包括企业9500KW自备电源发电量。全镇实现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向规模型、外向型、效益型方向发展。工业经济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农业总介 三界镇是个“五山四地一分水”的丘陵地区,年均气温12.6-17.6℃,降雨量1200-1600mm,年均日照1987.9个小时,年均无霜期235天,全镇现有耕地47848亩,坡地30000多亩,林业用地13万多亩,森林覆盖率53%,在一万m3以上水库61座,总蓄水量1892万m3,其中前岸水库蓄水是一1250万m3。 三界镇始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依托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认准市场,调整最佳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优质、高效农业,目前,已培育成了茶叶、竹笋、水产、水果、花木、畜禽等主导农业产业,形成了“一片一品”的特色农业生产格局,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确保了农民人均收入的稳步增长。 生态农业园区进展顺利 2002年底,三界镇顺应农业发展新趋势,针对本镇低山缓坡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多的实际,确立了在长桥片创建集生态、休闲、科技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园区规划面积近8000亩,分区分期实施,整体推进,主要发展棚菜、特种水产、高档花木、观光水果、加工流通等生产基地,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寓观光于生产之中,通过若干年建设,使其成为城市人休闲、观光、揽胜场所。 至今,已实施高档花木、特种水产、名优水果、奶牛养殖等生产基地近2000亩,配套基础设施同步推进,园区框架基本构成。 农业特产 茶叶量多质优 三界是剡地产茶重镇,“茶圣”吴觉农先生曾在三界长期从事茶叶研究和开发,并创立了“三界茶厂”。全镇现有茶叶生产基地1.1万亩。年产珠茶2万担,名茶3500担,注册“越凰龙井”商标壹只,生产的“金黄茶”为稀有品种,为绍兴市唯一生产基地,陆康片依托嶀大山立地条件优势和茶农的名茶炒制技术,使名茶外形、色泽、香味俱佳,颇受消费者青睐,是该片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现建有南岙、杜家山两个名茶交易市场。近几年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无公害茶、有机茶,去年,有589亩生产基地被权威机构认证为有机茶基地,全镇无公害生产基地已达6000多亩。 竹资源丰富 现有毛竹面积8000多亩,小竹笋6500亩,年产鲜笋300万公斤以上,品种众多,有毛竹、早园竹、雷竹、哺竹等,是嵊州市重要竹笋生产基地之一。 杜联村的毛竹具有单株重、材质好等特点,是竹制品加工上乘材料。为提高竹笋附加值,创办了“山玉”笋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笋煮干菜、笋乾,注册“山玉”牌商标壹只,产品销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 特种水产、名优水果等产业较快发展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特种水产、名优水果等产业。目前,已建立特种水产基地2000亩,其中珍珠养殖基地850亩,名优水果生产基地3578亩,品种有水蜜桃、杨梅、猕猴桃、大青梅、桃形李等;桑园4125亩。 其它资源 外出承包大田构成一大农业致富特色 近几年来,三界镇广大农民更新观念,善于抓住上海、江苏等地产业转移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外出承包水田,从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镇已有16000多劳动力分别在上海、江苏、市外省内承包水田,同时,在沪等大中城市从事建筑业和家政服务、商业批零,开辟了一条农民致富新途径。 黄沙资源丰富 自上世纪60年代初开采黄沙。90年代被上海浦东、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定为建筑专用沙。据1995年市矿业公司勘测:剡溪在三界至招士湾段有3000余亩河涂,厚层达12米至20米,粒细度2.63至2.71,含泥量仅0.6至1.6%。全镇有挖沙机船20多艘,运沙船80多只,从事黄沙产业近千人。 历史传承 三界镇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建制于东汉永建之年(公元129年),古称始宁县,据记载:“东汉永建之年(公元129年),析剡县北乡及上虞县南乡(今三界)置始宁县”。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始宁县,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原始宁县领域仍归旧属。清康熙年间,称三界镇。解放后,几经区划调整。2001年11月,将友谊乡、蒋镇镇并入三界镇。 主要景观 (1)关帝庙。位于镇北下市头村,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始建于南朝宋景之年(公元423年),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观,1992年扩建为吉祥净寺; (2)清风庙。位于镇南的清风岭,建于元泰定之年(公元1326年),为纪念南宋烈女而筑,是嵊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3)唐诗古道——嶀浦。位于镇南,是我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游息和垂钓之处,留有谢氏在赤壁上的嶀浦潭题刻,还有谢康乐钓台、石床等古迹。谢灵运开辟了一条始宁至临海的700里剡中游道,游道的起点是嶀浦; (4)浙东名山——嶀山,位于镇南,风景秀丽,相传嶀山与原嵊山相连,大禹治水时凿之成流,两山以此相隔于剡溪两岸。剡溪在这里形成最大的峡口和深潭,即嶀浦潭。嶀山北麓原有龙宫寺(俗称龙藏寺,现为三界茶厂),唐代诗人李绅三次游居寺内,捐款修建了龙宫寺,并撰写了《龙宫寺碑》。近代有国画家郑午昌、化工专家吴佩之、国立编译馆编审吴铁审。

三界镇建高铁站是为了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提高交通出行的便捷性,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此外,高铁站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使当地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553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