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煤矿闸河矿区(5)

淮北煤矿闸河矿区(5),第1张

闸河矿区跨皖、苏两省,西与蒋河矿区毗邻,南接临涣、宿县矿区。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5—9公里,面积约为350平方公里,为一储量丰富的大型隐伏煤田区。是淮北煤田的主体部分,划分为23个井田,现已全面开发,统配和省属生产矿井14对,县以上地方矿井6对。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共含煤8组17层,其中局部可采煤5层,普遍可采煤5层。煤种:北部以气煤为主,中部和南部以瘦煤、焦煤为主,并有贫煤、无烟煤和自然焦。

1955年,华东地质局总工程师严坤元等根据翁文灏、计荣森在烈山、雷家沟地质调查的资料和见煤情况认为皖北地区具有找煤的地质前提,部署了在皖北地区普查找煤工作。同年6—8月,华东地质局借助东北地质学院10名和南京地质学校60名毕业实习生,组成宿县普查大队,派杨玉才为队长,东北地质学院教师张秋生为技术负责人,在徐州以南,符离集以北,津浦路以西,河南永城青龙集以东,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的地区内进行1∶5万地质测量。这次调查较以往细致,认识上有所突破,对区域地层、构造做了较细致的工作和研究,提交了普查报告。认为皇藏峪复背斜与肖县背斜之间为一复式向斜构造,可能有煤层蕴藏,预言其储量将达三、四十亿吨。嗣后,地质部南满物探队做了地面电测深工作,成为组织三二五队在该区进行煤田普查勘探的重要依据之一。

1955年,华东地质局在宿县普查大队的基础上组建了三二五地质队,派郭珍为队长,巩水林为党委书记,何维德为总地质师,在濉溪、肖县一带开展煤田普查,并由华东地质局总工程师严坤元主持,选择闸河平原南部为普查突破区。同年9月下旬,华东地质局工程师韩金贵等,在濉溪县东南杨庄附近布设了第一个普查钻孔(A24孔),9月26日正式开工,施工中于孔深80.96米和171.82米遇二叠系下石盒子组2个主采煤层,厚度分别为2.15米和3.11米,并见石炭系太原组煤四层,A24孔穿过奥陶系石灰岩43.03米后终孔,从而发现了闸河平原南部掩盖区蕴藏的新煤田。四季度,三二五队何维德等又在濉溪以东,任圩乡戴庄一带及其西北的刘庄等处,布设了两条普查剖面和4个钻孔,对闸河平原南部进行普查检查,均见二叠系主采煤层。至此,闸河平原南部东翼较大面积分布的煤层得到证实。

1956年上半年大部分钻探力量被投入闸河平原南部掩盖区。同年地质部物探局组织了南方大队四○六队到三二五队进行煤田测井,开始了钻探、测井等综合方法普查。接着何维德、刘得荐、岳元珍、石仁宜等在1955年施工稀疏几个钻孔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一批钻孔,施工结果见煤良好,含煤面积扩大到土楼、南杜集以东一带。至此闸河煤田东南部已达到详细普查程度。1956年6月,苏联专家洛谢夫、阿加比耶夫到队指导工作,根据专家建议,三二五队选定闸河复向斜南部东翼为详细勘探区,划分为一、二、三井田,并成立了三个分队,于同年下半年先后转入详细勘探,并在一、二、三井田以西地区布置钻孔,继续普查;在闸河平原中部和北部布设了远景线,同年4月,在傅洼—任台孜远景线西段,见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主采煤层。闸河平原北部肖县以东的大庄、袁庆地区,由郭珍、何维德、刘得荐、刘心农定下第一个钻孔,施工结果见二叠系主采煤层。

1957年,为满足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急需及建井要求,在闸河平原南部西翼地区,划分四、五、六井田,加密钻孔,先后转入详细勘探。在六井田西李楼一带的煤田西部边缘,划出七井田,同年12月,提交了《安徽省濉溪县闸河平原煤田第一、二、三井田详细勘探报告》,共提交煤工业储量1.86亿,1958年1月经全国储委批准。这是安徽省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按照勘探规范进行详细勘探的煤矿区。该报告的主编为岳元珍、刘得荐,参加编写的有白顺良、刘心农、沈武卿、周孔思、杨成兴、沈益三、李白杨、邵积信、李名宪等。1958年3月提交了《安徽濉溪县闸河平原煤田第四、五、六井田详细勘探报告》。1962年1月经全国储委审查,批准了四、六井田储量。6月份又提交了七井田勘探报告,1963年2月经省储委复审批准。

1958年9月组织管理机构变动,成立各省地质局,三二五队隶属安徽省地质局,队技术负责人为王东爵。王东爵、石仁宜等在闸河煤田中部西翼傅洼至朔里地区,划分了八、九井田;在北部袁庄至新河地区划分了十、十一、十二、十三井田。在原有基础上,加密一批钻孔,1958年先后施工,于7月、8月和10月分别提交了十井田、十一井田、十二和十三井田三个详细勘探报告,共提交了煤储量2.6亿吨。1959年4月提交了闸河煤田十四至二十三井田详细勘探报告,提交煤储量2.38亿吨。至此,整个闸河煤田的勘探工作基本结束。在此期间所提交的详勘报告,经省储委复审认为勘探程度、研究程度、工程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在1961—1963年间,又对闸河煤田中部和北部各井田进行补充勘探,于1964年1月—1965年8月,先后提交了十一和十三井田、五和八井田、十二井田、九井田等六个井田四份最终勘探报告。1960年9月提交了十四、二十三井田详细勘探报告。1962年10月提交了十五、十六井田和十九、二十一井田两个中间勘探报告。至此,闸河隐伏煤田已全面勘探完毕,累计探明煤储量达13.68亿吨。

1962年以后,由于国民经济调整,地质系统煤田地质工作逐渐减少以至停滞。闸河煤田中部东翼部分由安徽省煤田地质勘探局(原称公司)第三勘探队(简称为省煤田局第三勘探队,下同)进行,于1972年提交了后五石孜和永涸井田精查报告;淮北矿务局对十四、二十三井田进一步工作,提交了孟庄和毛营孜两个矿区的详查报告。

1955—1965年的十年中,三二五队全体职工通过对闸河煤田的勘探,为淮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煤炭开采提供了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工业储量。鉴于地质工作者对闸河煤田的卓越贡献,1980年4月地质部授于三二五队为功勋单位,通令嘉奖“安徽省三二五地质队,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功勋卓著,特予嘉奖”。这也是对从事闸河煤田普查勘探的全体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的肯定和鼓励。闸河煤田这个皖北大地燃料宝库的发现,和淮北市以煤电能源为基础的新兴工业城市的蓬勃发展,实际是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的丰碑。

通河

从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市)到东南产粮区,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大都和通州之间、临清和济州之间没有便捷的水道相通,或者原有的河道被堵塞了,或者原来根本没有河道。因此,南北水道贯通的关键就是在这两个区间修建新的人工河道。在临清和济州之间的运河,元朝分两期修建,先开济州河,再开会通河。济州河南起济州(今济宁市)南面的鲁桥镇,北到须城(在今东平县)的安山,长150里。人们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以汶水和泗水为水源,修建闸坝,开凿渠道,以通漕运。会通河南起须城的安山,接济州河,凿渠向北,经聊城,到临清接卫河,长250里。它同济州河一样,在河上也建立了许多闸坝。这两段运河凿成后,南方的粮船可以经此取道卫河、白河,到达通州。会通河是元代时为了使大运河南北贯通而修凿的,河上曾建闸三十一座,以调节流量,故名闸河。但因水源不稳定,河道时患浅滩,不胜重载,故元一代漕粮北运仍以海道为主;元末,会通河废弃不用。

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作用:,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今广西兴安境湘水上游开凿灵渠,分湘水一支西流,经今兴安溶江注入大溶江,沟通湘、漓二水,今称兴安运河。灵渠使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接通,从此黄、淮、江、珠四大水系皆有运河相连,黄河流域的船只可以由水路直航岭南地区,这是中国水运史的一大发展。

隋:

1.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 2.邗沟 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 3.永济渠 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 4.江南河 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柳树,修建离宫40多所(自长安至江都)和许多粮仓。课本《隋朝的大运河》地图上还有一段运河,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由于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就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长300多里,名广通渠。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元:

元朝的大运河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要从江浙一带运粮到大都。但隋朝的大运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间的一段,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为了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

- 济州河和会通河。从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市)到东南产粮区,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大都和通州之间、临清和济州之间没有便捷的水道相通,或者原有的河道被堵塞了,或者原来根本没有河道。因此,南北水道贯通的关键就是在这两个区间修建新的人工河道。在临清和济州之间的运河,元朝分两期修建,先开济州河,再开会通河。济州河南起济州(今济宁市)南面的鲁桥镇,北到须城(在今东平县)的安山,长150里。人们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以汶水和泗水为水源,修建闸坝,开凿渠道,以通漕运。会通河南起须城的安山,接济州河,凿渠向北,经聊城,到临清接卫河,长250里。它同济州河一样,在河上也建立了许多闸坝。这两段运河凿成后,南方的粮船可以经此取道卫河、白河,到达通州。会通河是元代时为了使大运河南北贯通而修凿的,河上曾建闸三十一座,以调节流量,故名闸河。但因水源不稳定,河道时患浅滩,不胜重载,故元一代漕粮北运仍以海道为主;元末,会通河废弃不用。

- 坝河和通惠河。由於旧有的河道通航能力很小,元朝很需要在大都与通州之间修建一条运输能力较大的运河,以便把由海运、河运集中到通州的粮食,转运到大都。於是相继开凿了坝河和通惠河。首先兴建的坝河,西起大都光熙门(今北京东直门北面,当年这里是主要粮仓所在地),向东到通州城北,接温榆河。这条水道长约20多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差距20米左右,河道的比降较大。为了便於保存河水,利於粮船通航,河道上建有七座闸坝,因而这条运河被称为坝河。后来因坝河水源不足,水道不畅,元朝又开凿了通惠河。1292-1293年,负责水利的都水监郭守敬(1231-1316年),从昌平引水源到积水潭集蓄起来,然后经皇城东侧南流,东南去文明门(今北京崇文门北),东至通州接白河。全长82公里。这条新的人工河道,被忽必烈命名为通惠河。通惠河建成后,从南方来的大批漕船可直达城内积水潭。积水潭成了繁华的码头,“舳舻蔽水”,热闹非常。 元朝开凿运河的几项重大工程完成后,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的南北大运河不少河段,如果从北京到杭州走运河水道,前者比后者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目前国外著名的大运河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这些运河的长度不但都比我国的大运河短得多,而且也都比隋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时间晚1000多年。。

参考资料:希望能帮上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477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