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铜川药王山:欣赏北洞古建筑与碑刻

漫步铜川药王山:欣赏北洞古建筑与碑刻,第1张

在铜川市耀州区城东约1.5公里处,有一座著名的药王山,整体由五座山峦组成,也被称为“五台山”。这里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隐居之处,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与北朝至清代的佛教造像与碑刻——

在中国的民间,将孙思邈奉为“药王”,所以这里被称为“药王山”。1961年3月4日,药王山石刻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药王山庙被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药王山石刻”之中。从此以后,这里的古建筑和石刻都成为“国保”单位了!

 

2021年2月16日中午,我和家人来到铜川市,参观完这里的博物馆,便直奔药王山景区。2007年10月1日上午,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匆忙地参观了南庵、北洞、碑林和摩崖石刻等,走马观花,感觉很累;如今,故地重游,不用着急,慢慢地闲逛了一圈儿。

石牌坊

法水井

进入景区,沿着公路,一直向东,路边依次可以看到石牌坊、法水井、木牌坊等古建筑。这里的木牌坊修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在2006年进行抢救维修,现在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在木牌坊的正上方,悬挂着“云掩五台”四个大字,为于右任先生的珍贵墨宝。

 

行走大约400多米,便来到药王山的北洞景区,也被称为“太玄洞”;这里是“五台”中的北台,也被称为“显化台”。在山脚下的路边,竖立着清代的两块石碑,分别是顺治十一年(1654)竖立的《施饰碑记》和嘉庆十三年(1808)竖立的《增建太元洞通仙桥碑记》。

木牌坊

清代石碑

在北洞景区内,现存70多间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为整个药王山景区最重要的一处景点。穿过写有“清虚之天”的石牌坊,我们就正式走进北洞的范围内,沿着一层层的石台阶,穿行在茂密的树林之中,蜿蜒曲折,拾级而上。

 

这座山不高,转过一个弯,雄伟的“一天门”便出现在眼前,下方两侧有对称的黑虎和灵官殿。门洞上方的匾额写着“龙蟠虎踞”四个大字,穿过下方的门洞,沿着陡峭的台阶,就可以登上药王大殿。近年,出于对游客的安全考虑,景区将这里的门洞封闭,只能从西侧的偏门进入山上的古建筑群。

清虚之天牌坊

一天门

在一天门前,竖立着明代的“仁术仙迹”石牌坊,两侧对称竖立着一对清代的狮座龙蟠铁旗杆,各重一万五千斤,高度约十丈有余。上面悬挂着歌颂药王医德和医术的楹联作品:铁杆铜条耸碧霄千年不朽,铜烧汞练点丹药一日回春。

 

绕到旁边,进入偏门,旁边的山崖下,有两座水池子,被称为“洗药池”。左边的水池为圆形,表面写着“石盆仙迹”四个红字;右边的水池为方形,表面写着“天下第一山”五个红字。在《五台山志》中记载:“相传,真人洗药于此。每雨池辄满,柏子柏叶浸其中,水绿沉甘洌,人言可已疾,又可明目。今游山者,人人掬饮之”。

仁术仙迹石牌坊

洗药池

北洞的古建筑密集,依山而建,疏密有致。在西玄门外,西道院之中,分布着财神殿、土地庙、火神庙等建筑。这些建筑不大,环绕主殿周围,形成“众星拱月”的气势。

 

火神庙外竖立着《创建文昌阁火神祠碑记》,该庙修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土地庙外竖立着《重修土地神庙碑记》,该庙修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西道院的下方,为吕祖庙道院,规模虽小,却很紧凑,现存一座魏洪达石佛塔,以及明清时期的石刻。

西玄门

土地庙与火神庙

走进西玄门,药王庙大殿呈现在眼前,为整个药王山庙的主殿。大殿的前方是正方形献亭,中央摆放着石雕的长方形供桌,四角蹲坐着四件威风凛凛的石狮子。

 

药王庙大殿内,供奉着明代药王孙思邈的坐像,高约三米,儒冠袍巾,温厚端祥。据说,在坐像的右侧后方,隐藏着一座太玄洞。相传,孙思邈给一条巨龙看病,治好了它脖颈部的疮疫,为了感谢孙思邈的恩情,它破壁穿洞长达40多里,成为孙思邈隐居的地方。因此,这里也被称为“药王洞”。

献亭

主殿

药王庙大殿东侧,修建有一座碑亭,竖立着五块巨大的石碑,为明代秦王朱守中在隆庆六年(1572)主持镌刻的四通《千金宝要》碑和一通《海上仙方》碑。因为它们的内容均为古代的医方,所以被称为“医方碑亭”。

 

四通《千金宝要》碑都在两面刻字,内容是孙思邈所著《千金方》的重要部分摘录。这些药方分为六卷,按照书面大小雕刻,总共164页;《海上仙方》碑也是两面刻字,乃孙思邈搜集的民间单方和验方,分为枕上记、养生铭和单方三部分。在碑亭外,南北两侧,分别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所立的《孙真人祀殿记》和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所立的《五台山图》。

医方亭

《孙真人祀殿记》

1961年,在药王山成立耀县博物馆,将收藏于文化馆的100多件北朝至唐朝的佛道造像碑等搬迁于此。最初,陈列在吕祖庙内,后来专门修建了碑林。1986年,这里更名为“药王山博物馆”。因此,作为一座博物馆,这里免费向文博系统的工作人员开放。

宾阳中洞之主佛两侧佛像数是一,正壁雕主佛释迦牟尼坐像及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萨。

宾阳洞是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龙门石窟景区中的一组洞窟,宾阳洞又称宾阳三洞。分为宾阳南洞、宾阳中洞、宾阳北洞,是北魏宣武帝时期始凿的洞窟。宾阳中洞是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营造,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深12米,宽10.90米,高9.3米。佛、菩萨体态修长,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是北魏晚期风行的“秀骨轻像”的典型代表。

宾阳洞介绍

宾阳中洞围有八身伎乐和两身供养天,加之流苏帷幔构成一莲花宝盖。前壁有维摩诘变相、太子舍身饲虎图,须达那太子施舍图和皇后、皇帝礼佛图等大型浮雕图像及十神王像1978年为保护洞窟雕刻拆除砖卷门洞。使鲜为人知的四头四臂、一头四臂护法天重见天日。

宾阳南洞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润,唇厚,衣纹自然,流畅。改洞造像上续北魏刚健雄伟,下开唐代生动活泼,属于过度时期的风格,洞内众多的造像题记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宾阳北洞始凿于北魏时期,唐朝初年完成,主尊为阿弥陀佛,火焰纹背光繁杂而生动。洞口两侧“龙头”柱础与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柱础造型风格相同,属北魏完成之作品。

宾阳北洞正壁主尊阿弥陀佛像

宾阳北洞正壁主尊阿弥陀佛像,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龙门石窟景区宾阳北洞,佛像高约10米。

因双手平分指天地手印,呈现一种特殊“剪刀手”手势,而被人们称为“剪刀手”佛。[1]

快速

导航

佛像手印

佛像介绍

宾阳三洞始凿于北魏,原名“灵岩寺”,明清后易名“宾阳洞”,分为宾阳南洞、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宾阳北洞始凿于北魏,完工于唐代初年。位于“宾阳三洞”中宾阳北洞的正壁主尊阿弥陀佛像,高约10米,结跏趺坐,双手平分指天地。[2]

佛像手印

手印走红

洛阳龙门石窟宾阳北洞正壁主尊阿弥陀佛像的手印,恰似卖萌可爱的“剪刀手”,经网络传播后迅速蹿红。很多游客都知道龙门石窟有个卖萌的“剪刀手佛像”,因此游客来到宾阳北洞时驻足的时间明显要长一些,大家或拍照留念,或比划学习千余年前的“剪刀手”手势。[2]

手印解密

龙门石窟管委会给出了解释:这是一种佛教手印。佛教手印,即是佛教修行者用双手及手指结合做出各种姿势,配合念诵佛经,以此更快地达到修行成功的目的。宾阳北洞正壁主尊佛像的特殊手势就是一种极少见的佛教手印,这种手印或与唐代密宗修行有关系。结合双手的姿势来看,高举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无名指与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无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这是一种颇能传达强烈意志的手印,右手姿势与大家习惯摆出的剪刀手类似,实为历史的巧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375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