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中国速度”之称的高铁,如何走向世界?

拥有“中国速度”之称的高铁,如何走向世界?,第1张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提到计划到2020年,高铁总里程达到3万公里,2025年高铁达到3.8万公里。

近年来,高铁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高铁的速度,稳定程度一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过去一直在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个视频:一枚硬币立在运行的高铁车厢内,却能一直不倒,我国高铁的稳定程度可见一斑。高铁的正常行驶速度达到了350公里/小时,相比而言外国的高铁速度只有100多公里,我国的高铁发展远远快于其他各国。近年来,中国高铁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好评,也一直有记者来采访高铁的建设和相关的技术研发。与世界共享中国高铁是我们的一个目标,向世界展现出“中国速度”。

但是中国高铁要想走出世界,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攻坚,一个地方是否需要修建高铁,是否有经济条件来接受高铁,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这些还有国家之间无形的贸易保护壁垒,这些都是高铁走出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在现阶段我们需要把我们的高铁技术发展完善。推动我国的高铁走向世界。

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机遇是:我们的高铁技术水平、速度和经验都在世界前列,价格把欧美远远甩在后头。

挑战是:设备品质一定要保证,这麽高的速度不允许出质量事故。中国南北车合并就是为了走向世界的重大决策。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2004年中国铁路长远规划,经过多年的高速铁路新线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

一、比较优势

1、建造成本较低。中国铁路呈网络规模化发展使得桥梁、隧道、车站等不同建设部分的设计可以实现标准化;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总体来讲,中国铁路建造成本是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二。原因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施工单位及设备供应团体建设积极性较高;业务量庞大,可以采用摊销资金的方式去购买施工设备;较完整的产业链降低了成本。

2、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是中国高铁独具的优势。中国的高铁建设历来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目前大力实施“高铁‘走出去’”战略。

二、竞争优势

中国高铁是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这并不是它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就具体的一些项目而言,中国的报价并不比国外低多少。中国高铁的优势是综合性的。

1、中国高铁拥有全球最丰厚的运营经验,每年有几千列动车组在运营,有9亿人乘坐,这是一种无比庞大的数据库。中国高铁在不同的运营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由此获得的运营数据也是全球最丰富的,这些数据反过来对世界范围的高铁建设提供了庞大的实践数据支持。且中国高铁运营成本低,由此也产生了规模效益,有国外统计,中国高铁的运营成本是每公里7美分,而法国TGV(高速列车)该项数据是27美分,西班牙高铁该项数据是25美分。

2、中国高铁快速且安全。据《国外铁道机车与动车》杂志统计,在目前全世界运营速度最快的20条高铁排名中,中国囊括了前6名。2008年6月24日,中国制造的和谐号动车组,以时速394.3km 从北京驶至天津,创造了中国高铁最高时速。2011年12月,中国南车制造的CIT500型动车试验时速达到了605km,打破了法国的最高纪录。中国高铁的行驶速度超过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开始领先世界。

中国高铁不仅速度跑在世界前列,在安全可靠方面也毫不逊色。就轨道技术来说,中国已经建成1000多km长轨道的无缝线路,而日本只有几百公里;中国的高铁轨道实现了100℃温差不变形,而德国、日本尚未掌握该项技术

3、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修筑时间短。在保证交货期方面,中国的竞争力是世界上最强的。比如印尼的高铁项目是140公里,要完成它,日本动辄报个五年。而对中国人而言,五年时间大概能完成京沪高铁间长达1000多公里的项目。中国高铁已经是批量的工业化生产制造方式了,快到了什么程度呢?正常的一列动车组由8辆构成,2014年前后,中国的工厂在生产制造巅峰时就可以达到1天产7辆,也就是差不多一天生产一列动车组。

4、中国高铁勘测设计与施工领先。

中国铁路在勘测设计中已广泛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BIM技术等,实现了勘测设计一体化,为中国高铁勘测设计的高效精确提供了有效保证,铁路工程勘测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的高铁施工队伍在高铁路基、桥梁、隧道、线路、电化、电力、通讯、信号、车站的建设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曾建设总里程世界第一、最高设计时速350km的武广高铁;我国首条时速350km的寒地高铁——哈大高铁;有“世界第一条山区高速铁路”之称的成贵高铁以及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TBM掘进机建成了我国目前里程最长、直径最大的铁路隧道——兰渝线西秦岭隧道。这都表明我国的铁路施工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在复杂地理条件下修建高铁的成功经验,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比肩的。

5、技术创新,中国标准。2015年6月,由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蓝海豚”、“金凤凰”标准动车组下线,是继2010年CRH380系列动车组发布后中国研制的最重要的一款动车组,即中国标准动车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设计时速350公里,在智能、安全、经济和操作上运用了许多新技术,如首次加载了碰撞安全防护系统,这也是当前世界高速列车一项技术的制高点,世界尚处起步阶段。

6、总结中国高铁的迅速发展已经证明中国高铁的科研团队走在了日本、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科研团队的前面,中国高铁科研团队的雄厚实力,成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强劲支撑。目前,依靠中国高铁的竞争优势,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和俄罗斯的较大进展,除此之外铁路建设取得铁路总公司还牵头国内相关企业,重点跟踪了马新高铁、中蒙铁路、英国高铁、美国加州高铁、两洋铁路、坦赞铁路、摩洛哥铁路等境外铁路项目,均取得了积极进展。

7、劣势。相对而言,中国高铁的劣势主要在于融资门槛太高,中国融资机构给国外项目提供的贷款利率一般不会低于2%,而很多西方国家能够提供0.5%的利率,有时候甚至是0.1%乃至免息。印度尼西亚的项目中,中方提供的贷款利率就是2%,而日本提供的贷款利率是0.1%,差距非常大

5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中国高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2004年中国铁路长远规划,经过多年的高速铁路新线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371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