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到济南高铁

莱芜到济南高铁,第1张

莱芜到济南高铁全程长117.16公里,一共设置了6个站点,分别为:济南东站、历城站、章丘南站、雪野站、莱芜北站、钢城站,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是纯正意义上的高铁。

济莱高铁,不是一条普通的高铁线路,它是全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市域高铁”,全线路都在山东省会济南境内。济南东站,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裴家营村北侧,站台规模为13台27线,是济南三大客运站之一。

雪野站,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石泉村附近。加上另外的两座车站,莱芜北站和钢城站,它们的位置,其实,都是在以前的莱芜市范围内。

关于济莱高铁:

莱芜市,是山东以前的地级市之一,后来,莱芜市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于是乎,山东再无地级莱芜市了,而省城济南,也因为有了莱芜的加入,面积更大了,人口更多了,实力更强了!

这条济莱高铁,其实,在莱芜还没有划入济南之前,就已经规划了。当年,济莱高铁,是规划为城际高铁的!后来,随着莱芜划入济南,济莱高铁,也就顺理成章地由城际高铁,变为市域高铁。经过数年的紧张施工,如今,济莱高铁,已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了。

1、莱芜北站是高铁站、是新建济莱高速铁路上的一个中间客运站,位于莱城工业园翟家沟村,站台规模为2台6线,预留滨临高速铁路(博莱城际铁路)、青莱高速铁路接入。原瓦日铁路莱芜北站明确为莱芜站。

2、新建铁路济南至莱芜铁路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段线路自济南东客站向东引出,上跨在建济青高铁、石济客专后于东绕城高速(京沪高速)前拐向南,沿东绕城高速西侧依次上跨工业北路、既有胶济铁路、世纪大道、经十东路后于万达地块与高速公路之间潘庄村设港沟站,同时预留规划济南至泰安铁路接轨条件;

3、线路出港沟站后于港沟镇东侧上跨东绕城高速(主跨 1-136m 连续梁)、济莱高速(京沪高速)后折向东,并沿济莱高速南侧并行高速穿冶河村隧道(L-3160m)、寨山隧道(L-4950m)至章丘沙湾村设章丘南站;出站后线路拐向南,止于南山寨隧道进口(CK53+500)。

4、莱芜段线路自南山寨隧道进口(CK53+500)引出,于大寨村南侧上跨济莱高速至其东侧进入莱芜市雪野镇境内,并于雪野镇东侧岭东村附近设雪野站;出站后线路穿东北岭隧道(L-3980m)经东抬头村、大冶水库下游、鲁中矿业尾矿库和华电尾矿库之间至莱芜张家洼镇翟家沟村附近设莱芜北站;

5、出站后线路依次上跨济莱高速、瓦日铁路、孝义水库、京沪高速,经辛庄镇、大庙村后,沿莱钢大道东侧至济南市钢城区黄庄镇附近设本线路的终点站钢城东站。

20-42分钟。

济南至莱芜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我国首条时速350公里的市域高铁,也是省会济南“米字型”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济南东站与石济高铁、济青高铁联通,接入全国高铁网,结束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不通高铁的历史,济南至莱芜最快运行时间42分钟。

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4对、高峰线列车1对,分别为济南东至钢城G5371/G5372次、G5373/G5374次、G5375/G5376次、G5377/G5378次,G9325/G9326次高峰线列车。

济莱高铁具体线路走向

自济南东客站向东引出,上跨在建济青高铁、石济客专后,于东绕城高速前拐向南,沿东绕城高速西侧依次上跨工业北路、既有胶济铁路、世纪大道、经十东路后,于潘庄村设港沟站,同时预留规划济南至泰安铁路接轨条件;线路出港沟站后,于港沟镇东侧上跨东绕城高速、京沪高速后折向东,并沿京沪高速公路南侧并行至章丘沙湾村,设章丘南站。

之后,出站后线路上跨京沪高速拐向南,至大寨村东侧进入莱芜市雪野镇境内,并于雪野镇东侧岭东村附近设雪野站;出站后线路穿东北岭隧道经东抬头村,穿大冶水库及大冶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至莱芜张家洼镇黄崖头村附近,设莱芜站。

出站后线路依次上跨京沪高速、瓦日铁路、孝义水库、京沪高速,经辛庄镇东北侧、乔店村、黄金蓝村后,沿莱钢大道东侧至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附近,设本线的终点站钢城东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371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