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门复兴门建于哪年

建国门复兴门建于哪年,第1张

建国门位于北京长安街上,原是日伪统治时期兴建的城门,当时名叫启明门。日本侵略者投降以后,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之下,1945年11月9日,将这个城门改名为建国门

复兴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部。日伪统治北京时内城所开的两座城门之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接管北平后将长安门改为复兴门,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沿用至今。现复兴门位置金代在中都城北垣通玄门与崇智门两门之间靠北,元代在大都城西墙南端、西南角楼之北、东北侧建有城隍庙。复兴门已经是西二环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复兴门桥是北京最早建立的现代立交桥。

属于。

建国门外大街是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的一条大街,在长安街的东延长线上。因位于北京内城建国门外而得名。建国门的所在处原为北京内城城墙。

建国门桥建于1979年,该桥位于东城区和朝阳区交界处,是中国第一座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的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桥。

以桥为界,桥西是建国门内大街属东城区,桥东侧是建国门外大街属朝阳区,由建国门外大街继续往东可到国贸,大望路,通州;由建国门内大街继续往西可到东单,东长安街。南边是东便门桥,北边是朝阳门桥。

扩展资料:

历史上,建国门的地界就是城墙,最早的建国门是日伪时期在内城东西城墙上扒开的缺口。

据《北京档案史料》中《日伪统治时期华北都市建设概况》记述,1939年日本占领北平后,为兴建东郊工业区的“东街市”,拆毁一段城墙,所辟新城门仅有缺口而未设门窗与门洞,并被民间老百姓俗称为“豁子”。一直到1945年11月,才正式得名“建国门”。

建外大街南侧一带是建国以后在北京享有很高声望的第一机床厂,也是建外大街资历最老的国有企业。后来随着各单位在马路北侧盖起的一座座家属宿舍楼,第一机床厂的厂区就定在了马路南侧。

在建外大街,还有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开发的国贸中心、京伦饭店以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赛特大厦等,正是这些遍布在建外大街两侧的几十座高楼大厦,造就了建外大街的壮观、繁华和独具的“洋气”,也勾勒出了CBD商务区一幅光彩夺目的美丽画卷。

另外,建国门桥全桥共3座桥梁6个桥洞,造型美观大方,布局合理,通行能力强。桥东北、西北、西南都有地铁出入口,所以建国门桥是北京城的交通要塞。是北京二环路的东段的重要枢纽,建国门外地区有众多的使馆,涉外机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国门外大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国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从未有过城门的建国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245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31
下一篇 2023-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