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记时中“日入”,到底是指什么时间?

我国古代记时中“日入”,到底是指什么时间?,第1张

“日入”一词出自《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也称日落、傍晚、大致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十二时辰中为酉时,二十四小时中指的是晚上五点到七点这一时间段。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命名。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的时间段分别是:

子时:午夜11点至1点,是一昼夜中最黑暗的时刻,子,有滋(孳)之意,言阳气始,这是阴阳转换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丑时:凌晨1点到3点,有诗云“黄鸡催晓丑时鸣”,古人发现,鸡第一次打鸣的时间大约在丑时末端,因此丑时又称鸡鸣。

寅时:清晨3点到五点,又叫黎明,此时天已大亮,勤劳的人已经起来洗漱。

卯时:早晨5点到7点,日出之时,太阳于东方冉冉升起,照亮大地。

辰时:上午7点到9点,又称早食,古人“朝食”之时,他们一般在这个时间段享用早餐。

巳时:中午9点到11点,太阳高照,临近中午,传这个时间段很神奇蛇不会伤人,多隐蔽在草丛中,所以巳时就属于蛇的时辰。

午时:正午11点到1点,光线最猛烈之时,午时阳气最胜,到达极致,阴气产生。

未时:下午1点到3点,太阳开始偏西,此时是人们吃过午饭小憩的时间。

申时:下午3点到五点,因为猴子喜欢在这个时间叫嚷,十二生肖以猴配之。

酉时:傍晚5点到7点,日落时分,此时在外面散步的鸡开时回笼。

戌时:晚上7点到9点,此时太阳落山,视物不清,光线昏暗,又称黄昏。

亥时:夜里9点到11点,又称人定,夜深人静,人安于榻上入眠,停止活动,所以称为人定时。

酉时是几点到几点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17:00至19:00。

酉时是什么时候?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下午5时正至下午7时正)。这段时间鸡开始归巢。

释义: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 十二个时辰 ,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在四柱八字学里,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最大的是出生的月令,再来才是时辰,而因年柱离日柱较远,所以出生的年份在八字学里影响命盘之力道较月、时为薄弱,但因为大家都知道十二生肖,所以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会去看重生肖的效应,然而,出生之时辰关系着一个人的下半辈子。如换算成紫微斗数之宫位,则时柱是相应于子女宫、仆役宫也与事业宫有些牵连。

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得知出生之时辰,然而依以下之资料,不但能帮助您得知自己先天上的一些特质,也能有助于对自己出生时辰的认定。

酉时出生的人 为有福人家,但六亲关系情缘多变,难为人之子女,难为兄弟,难为父母,也难为夫妻,诸多情愫纠葛,早运反复不定,中、晚运则佳。

     一般情况下,日落的时间为17:30—19:00之间,具体的时间要根据当地的经纬度与季节气候来定。日落指的是太阳下降至西边的地平线下的过程,各个地区的经纬度和季节不同,日落的时间也会不一样。

日落是什么时辰

      日落是酉时,酉时指的是下午5时—7时之间,时辰是中国传统计时单位,一个时辰约等于如今的两个小时。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像现在的“24小时制”这么精细的计时单位,通常把一天分为十二段,按照地支的顺序,每段叫做一个时辰。

      古时候的人民描述时间的方式比较直观,通常是参照明显的天象、动物的生物钟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227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31
下一篇 2023-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