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旅游景点推荐,澳门八景是哪八景?

澳门旅游景点推荐,澳门八景是哪八景?,第1张

华南旅游 看看,怎能错过港澳,尤其是澳门。地方虽小,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过去几百年历史的腥风血雨,在这里可以窥见一斑。

澳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距离香港只有1小时船程。澳门有亚洲“拉斯维加斯”的称号,澳门分为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在这三个岛上分布着著名的澳门八景。

三巴圣迹

大三巴牌坊位于澳门半岛大三巴斜港,大三巴教堂1835年被火焚毁后,只留下石砌前壁。 “三巴”是“圣保禄”的译音,又因教堂前壁遗迹貌若中国传统的牌坊,所以称大三巴牌坊。右边邻近大炮台和澳门博物馆,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是澳门最为大众熟悉的标志。游览大三巴牌坊,除欣赏巍峨壮观的前壁之外,更要留意牌坊(前壁)上精致的浮凋及其含义。

镜海长虹

镜海长虹包括“镜海”与“长虹”两部分。“镜海”本是澳门的古地名之一,泛指澳门半岛与凼仔岛之间的海面,几百年来一直为澳门对外贸易的航道。如今的“镜海”上架起两座大桥——澳凼大桥和友谊大桥,两桥似“长虹”横跨“镜海”,大桥跨度很大,远看似长虹卧波,入夜后,桥灯吐亮,如连串明珠,把海面装点得十分璀璨。

妈阁紫烟

妈祖阁坐落在澳门东南方,妈阁山西面山腰之上,守望着珠海 ,是澳门妈祖文化的象征,也是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老的一座,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此景点已于2005年7月随着澳门历史城区一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妈祖阁早期称娘妈庙、天妃庙或海觉寺;后定名为“妈祖阁”,华人俗称“妈阁庙”。妈阁庙前地是葡萄牙人最早登陆澳门的地方,正是中葡文化融合的起点。妈阁庙前的葡式碎石与妈阁庙中式设计成强烈对比,正好体现中西交融的特征,因此不要放过拍张照片留念的机会。

普济寻幽

普济禅院(俗称观音堂)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大的禅院与最具规模的庙宇,已有300多年历史。普济禅院为中国古翚飞式的佛教建筑,保存着明清南方庙宇的特色。此处还是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丧权辱国的《望厦条约》所在地,后扩展为望厦村。

灯塔松涛

东望洋山是澳门半岛的最高山岗,位于澳门正中心,海拔90多米,清代时山上广种青松,数年后满山皆是松林,东望洋山从此被称为万松岭,所以之后东望洋山又名松山。山上苍翠欲滴,登上可以看到澳门城市全景。

卢园探胜

卢园原为私人花园,始建于1904年,1973年由澳门政府收购后重建为公园。卢园是澳门唯一的一座江南园林式公园。园内亭台楼阁、池塘桥榭、人工飞瀑和曲径回廊分布有致,颇具苏州狮子林的格局。

龙环葡韵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景点,是以海边马路的五幢葡萄牙式住宅为主的博物馆。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于1999年12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五幢葡萄牙式住宅分别为:土生葡人之家、海岛之家、葡萄牙地区之家、展览馆、迎宾馆。现在此博物馆是澳门重要的文物建筑与文化遗产,也是澳门极富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黑沙踏浪

黑沙海滩位于澳门的离岛路环岛上,是天然的海滩,也是澳门著名的天然海浴场。海湾呈半月形,坡度平缓,滩面广阔,附近有一片松林,苍翠茂密;旁边建有宽广的停车场、公共汽车站及各式小食店,海滩入口附近有黑沙公园。

黑沙的特色在于黝黑、幼滑的细沙。据说,黑色的细沙是由于海洋特定环境形成的黑色次生矿海绿石所致。“海绿石”受海流影响,被搬运至近岸,再经风浪携带到海滩,使原来洁白明净的白沙滩,变成迷人神秘的黑沙滩。

?

? 澳门旅游景点推荐,澳门八景是哪八景?

西湖景区有49平方公里,大小景点有100多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西湖十景”。

历史 上杭州曾经数次评选西湖十景,其中流传最久远的当属南宋时评选的十景,至今已有近千年时光,后来元朝、清朝以及近现代也进行过数次评选。

不过,广为人知的还是最初的西湖十景,分别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映月、三峰插云、雷锋夕照和南屏晚钟。

这西湖十景之所以流传甚广,与其本身风景秀丽有关,也与时间久远有关,更与清朝爱下江南的乾隆和康熙两位皇帝有关,两位帝王都为十景中的景点题过字,而且不约而同都写出了错别字,你知道是哪两处景点吗?

咱们先说说康熙题字的故事,他题字的景点是“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北面,岳王庙对面,从杨公堤金溪山庄对面也可进入。

湖中荷花漫天,湖上有曲折的小桥,夏季站在桥上便可欣赏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

公元1699年,康熙泛舟游湖,来到曲院风荷这一带,满湖荷花盛开,心情也好了几分,便问身边人这里是哪里,身边人回答:“曲(qu)院。”

身边人也是个有眼力劲儿的,看着皇帝心情甚好,于是立马请皇帝题字,而康熙大笔一挥就写下“曲院风荷”四个大字,而并未深究到底是哪个“曲”,这也让后来的游客一直寻找“曲院”。

其实,“曲院”本是南宋朝廷的酿酒作坊,就在灵隐路洪春桥附近,与如今的曲院风荷离得很近,当时还没有简化字,所以不能写作“曲”。

以至于后来的乾隆登基时,觉得错别字摆在那里有碍观瞻,便写了一首诗为爷爷洗白,大致意思说大禹曾预言后世有因酒而亡国者,所以康熙引以为戒厌恶酒,所以写字时不愿意写造酒的“曲”。

有意思的是,后来“曲”的简化字就是“曲”,这下康熙就不是写错字了,而是成为未卜先知的先驱。

咱们再来说说乾隆题字的景点,即花港观鱼。

从这个名字不难看出,这是一处由花、鸟、鱼为特色的景点,与曲院风荷的距离也比较近,在西湖南面苏堤入口附近,占地面积达20公顷。

南宋时,有小溪从花家山流入西湖,小溪就名为花溪。在花溪畔有内侍卢允升建了一座山野茅舍,称为“卢园”,后因景色秀丽,汇聚了诸多文人墨客,便将此处称为“花港观鱼”。

康熙下江南时,经过此处题字建碑,后来乾隆下江南时在碑的北面又作诗题字,于是就成了一块有阴文和阳文的双面碑,在我国也只有这么一块。

如今去花港观鱼,可见石碑上的“鱼”字,下面的一横是三点,是简化之前的繁体字。不过,繁体字“鱼”下面应该是四点,但碑上仅有三点,也是出自乾隆之手的错别字,关于这个字也有两种说法:

其一,四点代表火,三点代表水,将四点改为三点,寓意为百姓风调雨顺,得以安享太平江上;

其二,四点、三点依旧分别代表火与水,而鱼遇火必死,遇水则生,乾隆有着慈悲胸怀,不忍心将鱼放在火上烤,便将四点改为三点,将与放在水中,显示皇恩浩荡。

关于“曲院风荷”和“花港观鱼”两个错别字,故事真假众说纷纭,实际上真与假已经不那么重要,关键是有了这两段趣事,让这两个景点名气大盛,也为西湖增添了文化底蕴,是一件多赢之事。

关于西湖十景,还有什么趣事呢?关于康熙和乾隆的错别字,你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旅途故事。

我是阿渊,与你一起分享世界美景和趣事!

今天我就分享一下澳门十大必去的景点,从“澳门八景”到氹仔的娱乐场,路环的彩色房子。

镜海长虹,包含"镜海"和"长虹"两部分内容。"镜海"为澳门的古地名之一,又泛指澳门岛与凼仔岛之间的海面。1974年和1994年先后建成的两座澳凼大桥相映成趣,横跨澳门半岛和凼仔岛。大桥跨度很大,远看似长虹卧波,入夜后,桥灯吐亮,如连串明珠,把海面装点得十分璀璨。

妈阁紫烟,妈阁庙背山面海,历来香火鼎盛,紫烟弥漫。每逢"天后"诞辰和农历除夕,香火更甚,终年缭绕的烟雾,如蒸腾的祥和之气聚在山林庙宇之间,使人遐想起天上人间。

三巴圣迹,大三巴教堂1835年被火焚毁后,只留下石砌前壁。该壁形似内地的牌坊,因其历经风雨侵蚀而不倒,被人们视为"奇迹",几成为澳门的标志。

普济寻幽,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普济禅院还保存着明清南方庙宇的特色。这里曾是反清复明志士的聚居处,后为粤省文人雅士相聚地。此处还是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丧权辱国的《望厦条约》所在地,后扩展为望厦村。

灯塔松涛,东望洋山是澳门半岛的最高山岗,清代时山上广种青松,数年后满山皆是松林,东望洋山从此被称为万松岭,简称松山。松山上有一座灯塔,建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塔高13米,是远东历史上第一座灯塔,更是客船行驶的向导。

卢园探胜,卢园原为私人花园,始建于1904年,1973年由澳门政府收购后重建为公园。卢园是澳门唯一的一座江南园林式公园。园内亭台楼阁、池塘桥榭、人工飞瀑和曲径回廊分布有致,颇具苏州狮子林的格局。

龙环葡韵,龙环是凼仔岛的旧称,在岩边碎石马路旁有5座1921年建造的一列葡式建筑物,原为澳葡官员的私宅,后改为"住宅博物馆"。馆中陈列许多中葡古旧家具及富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从中可以窥见葡萄牙人的家庭风貌。

黑沙踏浪,黑沙海滩宽约1公里,沙细而匀,呈黑色,故有黑沙海滩之名。这里的海湾呈半月形,坡度平缓,滩面宽阔,可容万人踏浪和游泳,是澳门地区最大的天然海滨浴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2238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31
下一篇 2023-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