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城冷水观历史资料,原名寿松寺,寺是康熙年间哪年建造的

艾城冷水观历史资料,原名寿松寺,寺是康熙年间哪年建造的,第1张

寻访千年古城——艾城

永修,古称“艾”。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海昏县。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废海昏”,改称建昌县。海昏历史有620余年。

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废海昏,移建昌居焉”,改称建昌县。建昌县一直沿用1400余年。后随朝代更迭,兴废频繁,先后析出武宁、奉新、靖安、安义等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因与四川建昌道同名,而修河流经县境大部,故改称永修,取其“泮临修水,永蒙其利”之意。

据史记载,县治,海昏初设吴城芦潭西北(今江益红星贾家山附近)。后因鄱阳湖南移,地壳下沉,即晋大兴二年(318年),大地震,海昏沉没,迁海昏县治于艾城,居民大多迁往艾城,一部分迁至吴城。艾城县城有1600余年的历史。1949年,县治迁至涂家埠。

永修县艾城约从南朝宋以海昏并入建昌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一直是建昌、永修的县署。

艾城文化,作为永修县城文化,它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我们可以从一些遗迹中看出古艾城的风貌。

透过县城规模布局彰显昔日的繁华

永修古县城——艾城,历经了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时期。环城一周有七里,城门共七,大四小三,曰“朝阳”、“仰止”、“阜财”、“拱辰”;曰“小南门”,曰“水南门”、曰“小北门”。艾城,原有主街,主街又分西大街、中堡街、正街、上街、东门街。除主街外,尚有西门外街、南门街、南门外街、北门街四条短街,这些长街短街的街面上共有商业店铺八百余家。另外还有专住居民的四条长长的背街。这些背街,每隔着一段路,有小巷或大巷通向大街。这样的建筑规模,反映了当时县城经济、文化的空前。

建昌故城遗址(明代) 位于原永修县艾城镇政府所在地。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筑土城。嘉靖十一年(1532年)筑砖石城墙。清末至民国期间,屡经战火,城墙逐渐毁坏。新中国成立后,留有古砖城门(大南门、西门、北门、东门)的一部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被拆除。至2009年仅存土城墙基,依稀可见古城之轮廓。

建昌故台 南朝梁代(553年前后)庾肩吾令建昌,有过建昌故台,《诗·细绎》篇中“鲁国韩城”及“子建”等语,疑是汉海昏侯贺,或吴建昌侯虞所筑。今废。

再看看与县城建筑呼应的其他建筑

名贤坊 均在艾城镇内,有馆苏坊、信诚坊、景行坊。清末时湮废。

锦衣坊 均在艾城镇内。有鼎魁坊、擢桂坊、宰辅坊、公辅坊、昼锦坊、进士坊(共三座)、少司马坊、南国持平楚群宣化石坊、壮志请缨奇谋借著石坊、盛世科名圣朝甲选石坊。以上大都为清末时废,少数残留至“文化大革命”时拆毁。

贞节坊 共七座,分布于艾城镇。民国时期大都毁废,少数残存至“文化大革命”时拆毁。

唤渡亭 位于艾城镇东南五里杨柳津。白居易谪浔阳,过此赋诗。黄庭坚书其诗刻石,以诗中“唤渡”二字取名。民国初毁。

寿樟亭 寿樟即大樟树,位于修河岸边涂埠镇巷口杜家自然村。据《太平寰宇记》载,宋高宗南渡修河,曾在港口杜大樟树下小憩,呼曰“樟公”。后建昌邑李公懋入朝,高宗尝问“樟公安否?”李答:枝叶扶疏,岁寒独秀,何万几之暇惓惓乎。”宋嘉泰中县令赵时通于树旁建亭。绍定年县令陈之孙绘图刻石。寿樟亭于民国战乱毁。樟树于2002年遭雷电击毁,是年,村民于樟树大兜旁重又仿建寿樟亭并立碑。

千岁灵根亭 位于艾城镇北五里冷水观侧。晋代该处有古松,盘屈奇突,俗称“寿松”。相传许逊曾挂剑松上,故又名挂剑松。宋代县令曹函在此筑亭刻石,清末毁。

日中桥 位于艾城街十字路口。旧名驿路。宋庆历年间建石桥,跨帽带水,以日中为市,故名。此桥几经修葺,明建云树阁于其上,抗日战争中被毁。

云树阁(一说云权阁) 位于艾城镇日中桥上。明万历知事张焕建。阁名系取杜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之意,清末毁。

奎星阁 位于艾城镇外东南。清道光丙申年(1836年)知县王师道建。清末民初毁。

关帝庙 位于艾城镇东门外,水门内、县署旁各一座。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被洪水冲毁。

城隍庙 位于艾城镇北门内。建于洪武三年(1370年),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在正殿、左右廊各三间、中亭、雨亭各一座。1927年大革命时期辟为国民党县党部,抗日战争时期被毁。

马王庙 在艾城城内。民国初废。

建昌万寿宫 位于艾城镇内,由原锦山庙改建。民国时毁废。

社稷坛 位于艾城北门内。春秋仲月,上戊日祭祀土神、谷神。清末废。

风云雷雨山川坛 位于艾城东门内。春秋仲月上戊日祭祀风、云、雷、雨师及山川、天神、城隍。清末废。

邑历坛 位于艾城北门。清明、中元、孟冬日祭祀无主野鬼。

远明阁 在县治旁,宋元右年胡勋建,黄太史有记。今废。

李仙亭 石潭院侧,宋县尉李公麟建院僧筑亭,以仙名之。今废。

望仙亭 县治西南,宋元丰中县尉李献夫建,见《通志》。

名人古墓折射出地灵人杰

梁司马暠墓 位于艾城镇东二里处,今无考。高官大学博士。

陈司马延义墓 位于艾城镇 1千米处,今无考。延义官司徒从事中郎。

宋李燔墓 位于艾城镇西北1.5千米处,蒋家垄壁头岭。李燔,“理学”名人。

宋建昌县令戴如愚墓 位于建昌城内儒学明堂东侧(今艾城粮站),存墓原名司谷仓,后被毁。1988年2月,经戴氏后裔在原墓旧址复墓完工。墓前竖有三碑一宝盖,双龙狮象,四柱刻联,含碑撰序以明来龙去脉。戴如愚,宋时(1105—1120)年间任建昌县令。

宋王厚者墓 在青山之西源,黄庭坚有《王长若墓志铭》。

江南名刹古寺的佛学文化

同安禅寺 座落于艾城凤栖山山麓,创建于唐中和年间(881-884),由同安和尚开基创建,故名曰同安禅院,为江南名刹之一。五代末至宋初,观志禅师于此弘扬曹洞宗风,后有常察禅师,以及三门法嗣庆通禅师等在此宏扬佛法。元末遭焚毁。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建。清顺治时(1644-1661)住寺僧人有如渭禅师、文庵禅师等于此执掌法席。清代数种《建昌县志》均将其列为县内佛教丛林之一。抗日战争期间遭日寇炮火轰炸。“十年动乱”中再度遭毁。

1980年,释慧参法师从内蒙古前来,发愿重修古寺。同年,永修县政府拨出专款用于修复重建。同时有关方面先后归还200余亩山林,近30亩旱地,5亩水田,2000年常住有僧人10余人,奉行“农禅并重”道风,经济上能自给有余。自慧参禅师组织重建寺院以来,寺院建筑面积已达1万平方米,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双看阁、藏经楼、放生池、大悲殿、面归堂、延寿宝、护法殿、客堂、僧寮、伽蓝殿、斋堂、海会塔、静修堂、宝塔等。建筑精良,庄严肃穆。加之林木葱苍,泉涧甘冽,环境优雅,蔚为壮观。

寺院内保存下来的文物有石龟、龟背直立一石碑,长2米,宽0.8米,上端雕有双龙朝珠图,栩栩如生,另外为五块红色石柱,红色石墩数十、凿有“同安禅寺”字样石碑四块。现同安禅寺为“县级对外开放重点寺院”,以及永修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彭题诗同安寺 李彭,字商老,南康军建昌(今永修县)人,是李常的侄孙,李彤的堂侄。他博览群书,诗文富赡,排在“江西诗派”第五位,与苏轼、张耒等唱和作品较多,对于佛家经典很精通,被人称为“佛门诗史。”他著有《日涉园集》十卷,被《四库总目》全文收录(1986版《永修县志》载:《日涉园集》也收入《永乐大典》),据记载,他还有一部著作集叫《东园集》。李彭在同安寺写下了《游同安寺》(二首)、《同安即事》、《宿同安寺》、《宿同安用旧韵呈云叟》、《南至日离同安,舟中寄阿弓》、《赠无著》等诗作。

民间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美术以及传统技艺

在建昌,流传着家喻户晓的“东坡肉”的传说故事,建昌“东坡肉”的传说讲的就是苏轼(苏东坡)在艾城农家的故事。

建昌锣鼓 永修县,古称建昌县,原县城设于艾城,故“建昌锣鼓”,又名“艾城锣鼓”。建昌锣鼓,不但在本县首屈一指,在全省也久负盛名。建昌锣鼓,2011年7月被列为九江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艾城的扎花技艺也久负盛名。

永修古称艾地,秦隶九江郡。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海昏县,为建置之始。(县治设今吴城镇芦潭西北1千米处)[3]

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废海昏,移建昌居焉”,改称建昌县。(县治在今艾城)[3]

元元贞元年(1295)升建昌为州。

明朝改称建昌县。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四川建昌道同名,改为永修县,因境内修水得名,取意“泮临修水,永受其利”。永修地处江西省北部,隶属九江市,南临南昌、北接共青城市、东濒鄱阳湖、西倚云居山,自古有“海昏秀域,人杰地灵”之美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183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30
下一篇 2023-03-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