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的祖籍在哪里?

胡姓的祖籍在哪里?,第1张

胡姓的祖籍在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至于胡氏的源地,当然是周初的封地陈国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它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

胡姓起源

出自“妫”姓,以人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的后裔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河南淮阳后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四散,有的以先公之名“胡”为氏。出自“归”姓。以国名为氏。周代有异姓诸侯“胡”国,在安徽阜阳县。被楚国所灭。其国人有的以“胡”为氏。

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胡骨氏”为魏献帝之兄的姓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胡”氏。

祖籍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

胡姓氏的由来:

源于妫姓,出自舜帝的33世后裔妫满。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妫满,把长女大姬嫁给他,封之于胡(今河南柘城胡襄镇),让他奉守虞舜的宗祀。

后又封于株野(今河南柘城)建立陈国,侯爵,以备三恪,又迁都陈之宛丘(今河南淮阳),谥号胡公,因此又称胡公满、陈胡公。陈国公族后裔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或以封地“胡”为氏,称胡氏。

胡拼音:hú

释义: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胡乱[hú luàn]

马虎;随便。

2、胡须[hú xū]

胡子

3、胡髭[hú zī]

胡子。

4、胡诌[hú zhōu]

随口瞎编。

5、东胡[dōng hú]

古时中国东北 的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总称。

胡姓分布:

胡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在当今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三位,在台湾则排名在第三十八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七百二十三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1%左右。

当代胡姓的人口已近1400多万,为全国第十五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安徽五省,大约占胡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贵州、云南、江西、江苏、河南、重庆、山东,这七省又集中了35%。湖北为当代胡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胡姓总人口的10.4%。

胡姓的祖籍在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胡姓氏的由来,源于妫姓,出自舜帝的33世后裔妫满。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找到了虞朝舜帝的嫡裔妫满,把长女大姬嫁给他,封之于胡,让他奉守虞舜的宗祀。后又封于株野建立陈国,侯爵,以备三恪,又迁都陈之宛丘,谥号胡公,因此又称胡公满,陈胡公。陈国公族后裔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或以封地胡为氏,称胡氏。

籍贯和祖籍的区别

籍贯和祖籍的区别,需从各自的含义来理解。籍贯,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或本人出生地。如古某现居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黙特右旗将军尧镇团结村,祖父从山西省走西口来到了团结村,并在团结村长期居住,古某也是出生在团结村,那么古某的籍贯就应该是内蒙古包头土右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136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30
下一篇 2023-03-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