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属于哪个市

大邑县属于哪个市,第1张

大邑县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与邛崃山脉接壤。东与崇州市交界,东南与新津县毗邻,西南与邛崃市相邻,西与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相连,北与阿坝州汶川县接壤。

大邑县素有“山川灵秀之乡”、“仙佛同源”等美誉。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垦殖,于公元671年的唐代建立县制,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明代状元杨升庵称颂为“蜀之望县”。

地理环境:

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过渡的前沿地带。大邑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48公里,地跨东经102°59′至103°45′,北纬30°25′至30°49′。东北与崇州市为界,南接邛崃市东南与新津区毗邻西北与芦山县、宝兴县、汶川县接壤。县域总面积1327平方公里。

大邑县不属于成都任何区,大邑县为成都市的郊县。

大邑县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与邛崃山脉接壤。东与崇州市交界,东南与新津县毗邻,西南与邛崃市相邻,西与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相连,北与阿坝州汶川县接壤。县域总面积1327平方公里。大邑辖3乡、16镇、1街道。

扩展资料:

大邑县始置时隶邛州。唐宝元年(742),邛州改为临邛郡。唐乾元元年(758), 临邛改为邛州。

五代十国时期,大邑县属前蜀国19年(907至926),后唐9年(925至933),后蜀国32年(934至965),隶邛州。

北宋乾德三年(965)起, 大邑属宋,邛州改为邛州临邛郡,大邑隶邛州临邛郡。

南宋宝祐六年(1258),蒙古军攻入四川,大邑隶邛州临邛郡。至元十四年(1277)后不久,邛州临邛郡改为邛州。大邑隶属邛州。十六年(1279)。大邑属元。

元至正二十年(1360),明玉珍在蜀建立农民政权,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称帝,国号夏,大邑属邛州。

明洪武四年(1371)春,朱元璋派军入川。六月,夏亡,大邑属明,隶邛州。明洪武九年(1376),邛州降为邛县,大邑隶嘉定州。

明洪十年(1377)五月,大邑入邛县。明洪十三年(1380)十一月复置,隶嘉定州。明成化十九年(1483),邛县复升邛州,大邑还隶邛州。

明崇祯十七年八月初八日,张献忠克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定都成都,称西京。并于十月初五破邛州,入大邑。在张献忠据蜀期间(1644至1646),大邑为大西辖县之一,其隶属关系与明末时同。

清顺治三年(1646),大邑属清,隶邛州。清乾隆版《大邑县志》载清顺治六年(1649),张献忠部属卢名仍“踞重庆、叙州、马湖及邛州一带”。

清顺治九年(1652),已和南明联合的张献忠部属刘文秀出兵回川,大败已降清的吴三桂,克川南各州县。刘文用克成都。清顺治九年前后,大邑属南明,隶邛州。清光绪版《大邑县乡土志》载,清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反后,其总部属王藩攻占邛州大邑。

吴在1674年称帝,国号为周。大邑属周,隶邛州。清康熙十九(1680),王屏藩被讨平,大邑属清,隶邛州。

民国元年,大邑隶邛州。2年,邛州改为邛崃县,大邑隶上川南道。3年五月,上川南道改为建昌道。17年,道制撤销,时四川正值军阀混战,延至次年才正式撤销。大邑于是直隶四川省。24年6月,大邑隶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20日大邑县解放后,隶眉山行政区。1950年3月起改隶温江行政区。又称温江专区,1968年10月改为温江地区。1960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新津县并入大邑县;1962年3月25日,新津县建制恢复。1983年5月, 温江地区建制撤销,大邑县至今划归成都市管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邑县

大邑县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948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9
下一篇 2023-03-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