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去法库航看航展怎么走啊

沈阳去法库航看航展怎么走啊,第1张

法库财湖机场在县城南边,从沈阳去,坐大客车,东道的,在尚屯下车即可。自驾车的话,走203国道直行到尚屯。或者走沈康高速到尚屯口下车,西行即到。

也可以到法库吧看看图片,已经闭幕了

飞行跳蚤超轻型飞机由法国人Henri Mignet设计,首飞于1933年9月10日,已经发展成一个大家族。

Henri Mignet 从小就是个航空迷,希望设计一款飞机,像福特T型汽车一样,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人人都能拥有,人人都能驾驶。

飞行跳蚤本来是他设计的HM.14型飞机的名字。现在,人们把类似布局的飞机都称作飞行跳蚤,不论是Mignet设计的,还是其他人设计的。

从1920年到1928年,Mignet 尝试着制造了八架不同气动布局的飞机,从HM.1直到HM.8,终于成功的飞了起来。接着,他继续研发,继续在Soissons附近的大片的原野上试飞新飞机,到1933年,具有新颖外观的“飞行跳蚤”HM.14成功起飞了。

1934年,他发布了飞行跳蚤的图纸,并写了一本书介绍这架飞机如何制造。第二年,这本书被翻译成英文,除了在英国出版,还在美国的《实用机械》杂志上连载。由此,全世界有几百人购买他的图纸,制造了自己的飞行跳蚤。

从1936年到1996年,更多型号的飞行跳蚤问世:HM.16、 HM.18、 HM.19、 HM.210 、HM.280、  HM.290 、 HM.293、  HM.310、  HM.320、  HM330 、 HM350、  HM351、  HM360、  HM380、  HM390、  HM1000。

Henri Mignet 的HM.14 原型机安装了一台17马力的摩托车发动机,翼展5.9米,机身长度3.5米,起飞总重204公斤,速度范围40--100公里/小时。

这架单座小飞机的突出特点是采用串列双翼布局,两轴操纵,没有升降舵。前翼位于重心之前,与操纵杆相连,可以绕枢轴转动,推拉操纵杆就会改变前翼的迎角。俯仰操纵靠的就是控制前翼的迎角变化。

飞行跳蚤没有水平尾翼、升降舵、垂直安定面、襟翼和副翼,制造很简单,对材料要求不高,主要材料是木材和布。爱好者很容易按图纸自制。俯仰和转弯都靠操纵杆控制,没有脚蹬,驾驶很容易。设计师半开玩笑的说:会做木箱子就会做飞行跳蚤;会开车就会驾驶飞行跳蚤。

两轴操纵虽然简化了制造工艺和操作,但弊端也很明显:大侧风时,起降困难。不过,在当时,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那时候的起降场都很大,不论什么风向都能迎风起降。

几年之内,飞行跳蚤风靡一时。爱好者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飞行跳蚤,有的安装了更大功率的发动机。

随着越来越多的飞行跳蚤被制造出来,可怕的事故出现了,多架跳蚤坠毁,多人伤亡。坠毁大都发生在即将降落时,原因是由于飞行跳蚤的前后两个机翼距离很近,前翼对后翼形成了干扰。在压低机头快速飞行时,飞机会陷入无法恢复的致命俯冲,功率越大的飞机,俯冲的越厉害。这是因为在快速俯冲时,后翼会产生多余的升力,从而产生低头力矩。这时,飞行员本能的拉杆,结果反而适得其反,由于前后机翼距离太近,前翼的下洗气流给后翼带来更快的升力增加,机头更快的向下。Henri Mignet 在试飞原型机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他使用的发动机功率很小,飞机速度不快。

随着一连串的事故产生,科研机构对飞行跳蚤进行了全尺寸的风洞实验。实验发现,改变翼型和机翼安装位置后,导致事故的气动干扰就可以避免。到1939年,很多飞行跳蚤都按实验结果做了修改。从那以后,爱好者们又可以放心的驾驶着心爱的“跳蚤”飞行在蓝天白云间。

在中国,飞行跳蚤也吸引了爱好者的目光。在2012年沈阳法库航展上,一架飞行跳蚤进行了静态展示。据我了解,这架跳蚤是天津市津南区的邢维利制造的。下面是一段邢维利试验他的飞行跳蚤的视频,穿一身深蓝色运动服的帅哥就是邢维利。

实干家是令人敬佩的。

有想法的小伙伴们,赶紧动手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9376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8
下一篇 2023-03-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