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广奉路周边基督教堂有哪些

奉贤广奉路周边基督教堂有哪些,第1张

您好,在奉贤广奉路周边,有许多基督教堂,其中包括:

1. 奉贤区基督教堂:位于奉贤区广奉路,是一个综合性的基督教堂,提供教会崇拜、宣教、慈善、社会服务等服务。

2. 奉贤新生命基督教会:位于奉贤区广奉路,是一个宣教型的基督教会,致力于传播福音,提供家庭崇拜、小组聚会、宣教、慈善等服务。

3. 奉贤福音堂:位于奉贤区广奉路,是一个宣教型的基督教会,致力于传播福音,提供家庭崇拜、小组聚会、宣教、慈善等服务。

4. 奉贤圣灵堂:位于奉贤区广奉路,是一个宣教型的基督教会,致力于传播福音,提供家庭崇拜、小组聚会、宣教、慈善等服务。

5. 奉贤圣母堂:位于奉贤区广奉路,是一个宣教型的基督教会,致力于传播福音,提供家庭崇拜、小组聚会、宣教、慈善等服务。

6. 奉贤圣约翰堂:位于奉贤区广奉路,是一个宣教型的基督教会,致力于传播福音,提供家庭崇拜、小组聚会、宣教、慈善等服务。

7. 奉贤圣保禄堂:位于奉贤区广奉路,是一个宣教型的基督教会,致力于传播福音,提供家庭崇拜、小组聚会、宣教、慈善等服务。

国内宣教人员前往非洲宣教,是基督教境外组织为了让非洲人民了解基督信仰而作出的努力。宣教人员不仅要传播对上帝的信仰和爱,还要传播改变生活的新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到基督教文化、道德准则和传统习俗等,从而提高非洲社会的文化素养,加强他们的民族团结和信仰,实现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耶稣在升天时,吩咐门徒:

“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不仅仅是当时的门徒,历代的传教士们,也在传递福音的接力棒。

福音,不仅仅种在耶路撒冷,也将会种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怒江,这样一个偏僻的,至今仍然条件艰苦的地方,也撒下了福音的种子。

2、据说1889年,英国传教士约翰第一次来到蛮荒的怒江大峡谷,开始了数十年的传教生涯。

那时的僳僳族人民。不但几乎不识字。要命的是还全部根深蒂固地信仰着各种原始宗教。没有电没有电话更没有网络,尤其语言不通,可怜的约翰,只有凭一张嘴一本古老的《圣经》,要传输来自天国的福音。

高尚的心灵、神圣使命感,源源不断地给他动力,给他精神,感动了朴素的僳僳族兄弟姐妹。

在他的感召之下,美国人斯特劳,德国人汉森,也先后来到大峡谷。

这是世界第二大峡谷,变换莫测的气候,崎岖坎坷的地形,密林深处饥饿的老虎豹子,随时可能夺去他们脆弱的生命,但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从僳僳族人身上学会了生存,并带给他们福音。

20世纪40年代,这一地区附近大约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所有的僳僳族包括部分怒族、纳西族开始接受了基督教,并迅速把这一外来宗教变为当地传统,传承给一代一代的僳僳族居民,在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他们首先解决了精神问题。

也许当时,一个在繁华的上海滩喝咖啡的人时常会存在精神空虚的问题,但是靠人力耕地的僳僳族人,已经开始用纯正的拉丁文唱赞美诗。

我相信,今天我在僳僳教堂听到的优美的赞美诗,和半个世纪以前虔诚的僳僳老人们所唱的没有什么两样,因为他们是在用心唱,永远不存在走调的问题。

3、传教士中,最为传奇也最为感人的应该是“阿夷达和阿姊达”夫妇。(怒江福贡僳僳地区对美国传教士杨思慧夫妇的爱称,其中阿夷达意指令人尊敬的大哥,阿姊达意指令人尊敬的大姐)

杨思慧,本名阿兰·库克(Allyn B.Cooke),1896年生于美国旧金山,毕业于洛杉机圣经学院,1918年参加中华基督教内地会,成为传教士。他来中国后,立志到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中传教,1920年在云南被任命为牧师。经英国传教士傅立叶牧师介绍,他于1922正式开始到僳僳人聚居的乡间工作,足迹遍及该省几乎所有有僳僳人居住的地区。从1918年首次来中国,到1947年离开怒江大峡谷的里吾底村,除去短暂的休假,他在云南度过近三十个年头。

没有人知道,在如此艰苦的地区,杨思慧夫妇是如何得以坚持下来的。

在他们的感召下,人们合力完成了一项怒江史无前例的豪举:亲手建起了怒江峡谷有史以来最宏大的一座建筑物——可容纳几百人活动的里吾底教堂。

4、在这样一个如此偏僻闭塞艰难的地方,白色的带有十字架的小教堂显得很特别。

站在传教士的墓前,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献身精神。

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忍受的不仅是生活的艰苦,更有与世隔绝的寂寥。

但是,为了信仰,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用生命和一腔鲜血,传播拯救灵魂的道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823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8
下一篇 2023-03-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