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的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

希夷的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第1张

恩施市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位于叶挺路112号,占地总面积3000平方米。它是198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恩施市筹资21万元,于原址处按原样修复而成的叶挺将军囚居旧址,并增建了纪念馆,于同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12月和1995年3月,先后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叶挺,原名为询,字希夷。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县一个农家,父亲开过药铺,到南洋打过工。他从小过着贫寒的生活,养成勤俭朴实的作风。7岁时,他上了刚由私塾改成的小学,15岁时考上了免费的惠州蚕业学校。辛亥年受广州起义影响,他带头剪辫子而入狱一次。此后,他感到救国应从军,于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五年时间逐级升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和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校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新四军领导人,杰出的军事家。1896年出生于广东归善(今惠阳)一个农民家庭。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参加援闽粤军。1924年被派赴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回国,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从此所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部队。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他率部长驱直进,连战皆捷,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4军赢得“铁军”称号。南昌起义时,他担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时,担任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5月,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在牢房中书写《囚歌》以明志:“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1946年3月4日获释。5日即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于7日复电,称赞他忠诚地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决定接受他入党。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时年50岁。

恩施市区景点介绍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是湖北省的自治州、地级行政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汇处。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恩施市区景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叶挺将军纪念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恩施州城西郊后山湾154号的209国道线上侧。属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景区。叶挺将军曾囚居旧址系一栋180平方米的简易土木结构民居,有正屋3间,厢房2间及作厨房和厕所用的拖檐2间,属恩施民间俗称“钥匙头”建筑。卧室陈设简陋,仅有一张三屉木桌,两把椅子,两张木板床和一个洗脸架。1983年在原址进行了修复和重建,并于左侧新建有330平方米的“叶挺将军纪念馆”,馆内陈列有叶挺将军生平事迹图片、文字、资料与实物,以及恩施人民抗战等图片及文字资料等。“皖南事变”后,叶挺将军曾两度羁囚于此处,叶挺将军曾亲手种植的茶树,至今枝叶繁茂,被恩施人深情地称为“将军茶”。

连珠塔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清江中游,恩施市东面五峰山之首的龙首山顶,距州城区约1公里。属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景区。清道光十一年(1831)动工修建,次年竣工。因五峰山状若五峰连珠,故名连珠塔,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连珠塔因其雄踞五峰,座拥清江,俯瞰恩施,而成为恩施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恩施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景观之一,也为恩施州著名古建筑之一。山门上有“巴山万重入蜀境,夷水千回接楚天”的对联。连珠塔隐于绿树丛中,空花砖墙,南北伸展。塔共7层,高42米,呈锥体形。基脚及第一层为青石砌成,其余均为青砖构筑。塔厅朝西南,入门共有123级石阶盘旋而至塔顶。8个塔角上各雕刻了托塔力士一尊,造型独特。塔顶由7枚大锡珠重叠而成塔刹,与塔身浑为一体,巍然壮观。

恩施土司城

国家3A级景区。座落在恩施市郊旗峰大道,距市中心1.5公里。是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2002年向社会开放。恩施土司城是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点,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个主要区。此有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艺术。位于民族文化区中心的土家族“九进堂”,将土家族传统的干栏民居吊脚楼、摆手堂、官言堂、书院、月台和戏楼等融为整体,亭榭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赏心悦目,雕花门窗原始古朴,集土家族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于一体。

恩施州博物馆

位于恩施市凤凰山东麓,是湖北省少数民族文物陈列、保管、研究的中心博物馆。其前身为恩施地区文物工作队,1993年4月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并沿用至今。收藏文物七万余件,极具巴文化特色。恩施州博物馆《巴风土韵》文物陈列共由两个部分组成。“历史文物篇”从“建始直立人”、清江流域的巴文化到鄂西南地区元、明、清土司文化和奇特的崖葬文化,展示恩施这片神奇土地上人类形成、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民族民俗篇”从土家族、苗族的吃、穿、住、用、行等方面,反映了恩施州各民族创造的丰富而又绚丽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建筑有精致的“吊脚楼”、“土家民居复原”,饮食中独特的“油茶汤”、“喝咂酒”、“吃年肉”,趣特的“女儿会”、“牛王节”,奇特的婚丧习俗“哭嫁”、“跳丧”等等,充分展示了民族独特的渊源与文化特征,反映了少数民族悠长久远、博大精深的历史传统文化。

柳州城遗址

位于恩施市七里乡椅子山。是南宋开庆初到元代至元中(1259-1276)的古施州城城址,俗称旧州城。属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景区。南宋灭亡后,该城曾为古代施州人抵抗蒙古军队的军事重镇,元至元年间(1274-1276),南宋旧部在此地进行过艰苦卓绝、英武不屈的抵抗,蒙军遭到重创。城内遗址较多,如古城墙遗迹、巡城马道遗迹、校场坝、点将台、擂鼓台、兵器坑等。尼姑庙为四合院式庙堂,西楼为尼姑室,东殿供佛像20余尊。西瓜碑位于柳州城二台坪,是恩施市著名的碑刻,已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名单。该碑刻高4米,宽3.5米,厚3米,以自然巨石砂岩削面镌刻而成,碑上刻有169个字,记载该地种西瓜的历史。砖筑施州城道路摩岸石刻,位于柳州城南门关外西侧山石之上,全文为“宋咸淳丙寅季冬,郡守张朝宝削险免,拓砌此路,以便行没”,是了解恩施地区历史的重要资料。

州农技高新示范区

湖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恩施城郊,东临恩施机场,西畔清江,209国道横贯南北。是集科研、推广、培训、种苗供应及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它始建于2000年。2003年5月,园区被恩施州科协及恩施州委宣传部联合批准为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基地。园区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这里山川秀美,河水清澈,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沿江有近1.5公里长的天然绿色屏障,并分布着多个沙滩。规划由一个中心、七个“园中园”组成。园区的山与水,草坪、树木、阳光走廊与明快的建筑构成了一幅迷人画卷。

龙洞河

距离恩施城区仅3.5公里,可通公交车,侧倚许家坪大型机场,前衔209、318国道。属文化旅游风景区。龙洞河风景区植被丰茂、水质清幽、文化底蕴深厚。它是抗战时期第六战区的大本营,蒋介石公馆、陈诚公馆、石英公馆等古迹犹存。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后三年在龙洞河写下了《鄂西、川东、湘西、桂北第四纪冰川现象述要》。龙洞是龙洞河的发源处之一,是二叠系石灰岩溶洞,坐落于半山腰,洞口四周翠竹丛生,绿树葱郁。洞穴系统呈树状展布,由三支主通道联系,众多小型分支交汇于龙洞的厅廊,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形态多姿。溶洞按其地势的高低分为干洞、出水洞、过水洞3个。

清江闯滩

位于恩施市城区至浑水河大桥段,清江闯滩起漂码头位于恩施市城区内,终点码头浑水河大桥至恩施城区38.5公里,游客返程均由专车接送。属水域风光类风景区。1992年对外开放,2000年起更名为“清江闯滩”。清江闯滩长38.5公里,越五段峡谷,过48道险滩(落差2—4米),让人感受“与浪共舞”,“玩就玩个心跳”的刺激。沿江两岸,危崖耸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篁,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巴人悬棺的神奇洞葬,土家人种田牧羊的生活场景,村姑浣沙的曼妙诗韵,高亢激越的船工号子,把人带入惊险、野趣、神秘的境地。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惊险刺激的险滩漂流,如梦似幻的清江画廊,古朴独特的土家民俗,游客强烈的.参与性。作为中国江河漂流的一朵奇葩,清江闯滩被许多媒体誉为“神州第一漂”、"天下第一漂",并入选“中国特色旅游三十佳”。

梭布垭石林

国家3A级景区。位于恩施市太阳河乡境内,距恩施市54公里。因地质岩溶现象而形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以石林为主的地文景观类风景区。2000年对外开放。梭布是土家语三个的意思,梭布垭即三个垭,被誉为“戴冠石林”、“天然氧吧”。梭布垭风景区以特异奇奥的石林、珍稀多样的植被、质朴纯厚的民风而著称。整个石林外形象一只巨大的葫芦,四周翠屏环绕,群峰竞秀。现有青龙寺、六步关、莲花寨、宝塔岩、磨子沟、锦绣谷、梨子坪及古柏民俗乐园8大景区共100多个景点。这八景之中,遍布奇岩怪石,有的形若苍鹰望月,有的神似仙女回眸,有的恰似龙争虎斗,有的酷肖莲花朵朵,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峥嵘雄奇。在石林边缘还有一条长3公里、高10多米的地缝,迂回曲折,犹如迷宫,神秘莫测,在地缝中穿行,头上只见蓝天一线,两耳仅闻泉水淙淙,双眼难觅泉流何处。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日,恩施市都要在此举办盛况空前的“女儿会”。

龙麟宫

国家3A级景区。位于恩施市西郊麒麟溪源头,距市中心8公里。属地文景观类洞穴风景区。1995年正式向社会开放。俗称“出水洞”,属水旱兼备洞穴景观,由水洞、干洞和迷津洞组成,洞长2300多米,其中水洞“小三峡”长500多米,干洞和迷津洞长1800多米。洞穴雄奇神秀、水陆兼备。溶洞叠转迂回、千奇百怪,整个溶洞集壮丽、险峻、幽深、神奇为一体,洞内石笋、石幔、石柱、石林等发育充分。洞口高约60余米,并修建有一歌舞台,民族文艺和洞穴奇观融为一体,相互映衬。龙麟宫的一坛、二府、三峡、九龙、十三厅和二十八珍奇等200多处景点分布在水洞“小三峡”、干洞和迷津洞中。水洞“小三峡”两岸奇峰耸峙,怪石狰狞,河水夏日冰冷彻骨干洞和迷津洞内钟乳石保存完好,奇形怪状,千姿百态。

大龙潭

位于恩施市龙风镇,与屯堡集镇接壤,距恩施市10公里。为宽谷地貌景观,属水域风光类风景区。景区有峡谷、台地、平坝等多种地貌特征,清江主河道、鸭松溪、拖泥溪、龙桥河等支流,构成曲折迂回的水库库面。大龙潭水利枢纽工程建于恩施市城区上游11公里处的清江大龙潭峡谷,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中型综合型水利枢纽工程。库区水域风景区水面宽阔,3平方公里水面绕两岸青山形成16公里长水域,形成一条清秀壮丽的绿色彩带。大坝建成,库区水位提高至462米,将两岸部分低洼丘岭地带淹没,形成无数个岛屿湖泊,库区周围山势峻峭,悬崖耸立,象形石壁、石柱、石峰、石芽、石缝遍布,形象逼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7261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7
下一篇 2023-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