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哪条老街被称为潮州“小迪拜”?

广东哪条老街被称为潮州“小迪拜”?,第1张

要说广东的有钱人,那是真的多,因为本身的历史问题,使得广东是有很多的华侨,因此华侨文化非常的著名,但又因为广东自古以来就是名人贵族喜欢的地方,因为山清水秀适合居住,就产生了不少的古街道,要说的就是位于广东省潮州市的一处老街。

潮州牌坊街位于潮州市湘桥区,传说是建于唐宋时期,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具有南阳建筑风格的骑牌楼建筑映入广东,从此牌坊街就成了一个具有国内独特的地方韵味浓重的商业街,说这里被称为“小迪拜”是因为,当时的明清官员和一些富商都曾聚集于此,并且这里也孕育了不少的企业家。

我们看香港电影经常出现潮州整个地名,是因为潮州的历史文化比较深厚,也因潮州人在当时很多人都去香港发展,李嘉诚便是其中之一。在潮州牌坊街,每一处都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原来的牌坊街共有91座牌坊,由于历史的原因后来剩39座,又因为阻碍交通,把当时仅存的19座都拆除,我们现在所看到的22座就是后来修复的。

在牌坊街中,有四进士坊,状元坊,三世尚书,四朝大佬坊,等等,现在的22座牌坊中,我们不难看出牌坊街曾经是达官贵人的聚集地,看到牌坊街中的建筑,也无一处不彰显奢华。说这里是“小迪拜”,一是因为这里的有钱人多,达官贵人多,二是因为这里的建筑比较奢华。

牌坊街虽然处处是牌坊,但又不是只有牌坊,除了牌坊之外,还有些民居。更有潮州古城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手艺,沿着牌坊街一路下来,你会发现许多的趣事。在义井巷的门口或者墙上,都会发现一些壁画。更有数不尽的潮州美食,而且这些美食的价格都非常的廉价。

遗憾的是,这样一个繁华的历史老街,却没有多少游客驻足,当你走在潮州牌坊街,你会感觉自己就是“富甲一方”的贵族,因为游客稀少,让你回觉得你就是这里的主人。最重要的是这里还不需要门票。

广东又一老街走红,人称潮州“小迪拜”,门票免费游客罕至。

明清时期,道口镇交通便利,手工业发达。特别是曲经道口的卫河(大运河分支,史称白沟、御河、永济渠),以贯通南北东西的水路交通所著称,担负着南粮北运,津货南来的水路运输职能。人们便依河而居,因水而兴。致使道口古镇店铺林立,坐贾行商;南来北往,交易频频;码头货场,装卸繁忙。在中华历史进程中,道口古镇,曾被世人誉为“小天津”。

牌坊街,位于道口镇西南隅。该街长约一里,西街口直通大西门,东街口紧连后大街;南邻运河堤坝,北接上下口街。整条街在道口镇历史文明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这条街上,不仅错落有致地布满了尚古建筑——园林、庙宇、花园和庭堂,这里的人们,还一代代传承着诸多历史悠久的古代文明。

道 口 县 衙

道口县衙,同时又称大殿、文衙门。传说一:古来道口为镇,隶属黎阳县所辖,道口县衙属于黎阳县的下派机构,因此道口县衙有了大殿一说;传说二:道口县衙只设衙门不设县官,在此执事的通常是朝廷的过官,临时主事问案;另据传:因道口属于黎阳二区,黎阳县官定期来道口执事问案。此衙所辖地有新镇、小河、卫贤、河西、道口、三村、大铺、小铺、大武庄等村镇。是一个辖区较大,辐射甚远的办事机构。

相传,黎阳县太爷微服私访来到道口 ,看到当街有众人围观 ,并不时从人群中传出女人的哭声 。经查,有一钱姓人家的儿媳正在当街辱骂婆婆,招来街坊邻居和路人围观。

且说不孝泼妇刁蛮成性,自从嫁到钱家后,嫌弃丈夫无能,嫌弃婆婆无用,大的看着不顺眼,小的听着不顺耳,不是辱就是骂,弄得家不像家,业不是业。并常常游手好闲,不思家务,走东家串西家,翻嘴扯舌,肇事惹非,祸害乡邻。是远近出了名的长舌泼妇。

县太爷弄清了原委后,为了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其难堪,就指使手下上前调停,以息事宁人为上。谁知那泼妇却不予理睬。这时围观者有人上前说:“是县太爷来了”!泼妇却说:“县太爷算哪根葱”?接着,那泼妇又撒拉县太爷是“吃自家粮管别家事”云云。县太爷看那泼妇非但不收敛,还继而撒泼,便即刻大怒,一声“拿——下 ”,便见都头麻利上前逮了,一路带到县衙。

待众衙役按部就班,县太爷升堂后,只见那泼妇用眼只一斜,便知阵仗不小,方知事已弄大,便象抽过筋一样,浑身瘫软一堆。

单说泼妇泼有泼招,赖有赖法,一看大事不妙,口中悔过之词滔滔如流水,双膝跪地响头若捣蒜,一付既有今日何苦当初之悔恨。

“晚矣——”! 县太爷依照大清戒律,把该不孝泼妇戴上枷锁,扒去上衣,捆绑在当街牌坊上示众三天 。这便是:

舌长口臭心狠辣

公平正义在县衙

再有谁人身试法

先看上面唠叨话

冤 屈 胡 同

过去道口有三关六铺七十二胡同。三关指的是东关、南关、北关;六铺指的是头铺(顺河北街、二道街、三道街)、二铺(狮子巷、大集街、顺河南街)、三铺(一面街、上下口)、四铺(西街、老爷庙街)、五铺(南街、后大街)、六铺(二郎庙口、脚力市街);七十二胡同均分布在道口古镇顺河北街、顺河南街、一面街、上下口街等区域。

七十二胡同中的冤屈胡同横贯上下口街和牌坊街,胡同内设冤屈庙。此胡同从上下口街和牌坊街互通县衙。是一条长约五十丈,最窄处仅有三尺余宽的胡同。胡同深远幽暗,古色古香。伸冤和告状者到县衙申诉,要经过此胡同。一旦到达胡同入口,大都会一路冤屈地喊叫着往里走,直到县衙。喊叫声若隐若现,不绝于耳。那叫声有的是一路高声喊叫,有的象是大声背诵着戏词儿。有此场面常常会引来众人观看。

冤 屈 庙

冤屈胡同里有一座庙,名叫冤屈庙,也有的叫仙家爷庙、胡大仙庙。据说此庙很灵验,每逢初一、十五,来此卜凶问吉的人络绎不绝。有的是伸冤无着或遇判不公,便怨愤难平,需要继续息怒泄愤,此时,便来到冤屈庙诉冤许愿。许愿后,若能平息事端或随心所愿,到吉日便见携上老小家眷,摆上贡席,上香磕头放鞭炮,隆重还愿。

据笔者分析考证,冤屈庙随着县衙的建立,对平衡当地民心民愿,促进和谐共生发展,发挥了另类作用。

据传 ,有一开封大户人家,主人身患绝症,病临膏盲,在当地四处求医问药无望,家人便贴出告示:谁若能医好主人病症,愿划地一顷,房院一舍相谢。一天,有一云游郎中路过此处,伸手撕下了告示。郎中对主人断脉后开下药方,并嘱咐服用剂量和服药时辰以及忌讳等等,便扬长而去。哪知此药方甚是灵验,主人服用月余顽疾渐退,气色日见好转。再服用一时,痊愈若初。便见:

本是亡灵一躯

却又完人一个

且看,那主人说到做完,自不食言,择完吉日便携了全宗全族老少,带上黄金白银玛瑙玉石以及诸多细软之类,按郎中所说地址名姓,向西面一路找了来,却找到冤屈庙,当下与守庙香童说明原委,方知那云游郎中,便是常在方圆仗义行侠的胡大仙。等那主人知道自己原是仙人施救,震惊不已,感激不尽,便出巨资重修了此庙,并立下石碑以示纪念。正是:

家大业大势大

心切心诚义侠

王 坟

冤屈胡同向西,临街有一座大石牌坊,据说是一王姓家族所建。王氏家族有钱有势,人丁兴旺,官至朝廷内务部。冤屈胡同往西五十米处,便是远近闻名的王坟(一说王家坟)。

王坟座北朝南,方圆几十亩,上下口街和牌坊街相拥。院内见松柏参天,花草迭盖;大门气势雄伟,神道宽阔平坦。神道两侧立于诸多石马石羊。石马形状气势与洛阳白马寺石马一模一样;大门两边各站一石人,其形高大粗壮,其势活灵活现。据传石人高有两米,粗满一抱。右侧石人的背部带有刀痕,下唇残缺。

据传:有一天,坡上一农夫推着鸿车(独轮推车)从新乡赶会回来,走到城墙下,咋也上不去坡,这时正巧走来一大汉。但见此人身高马大,伸手只一抓,鸿车便象被提起来一样轻巧。二人一股作气将鸿车及货物弄上大堤,农夫掏出烟锅并装上烟沫递向大汉,以示感激。哪知大汉横过来一只手臂,接着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说:“你看,我冇下嘴唇,咋能吸烟。”待农夫仔细看来,此人确实没有下嘴唇,再看,背部依稀有伤。农夫便接着打探大汉是哪里人,姓甚名谁,大汉用手势往东面一顺,“王坟儿!”谁知大汉话音才落,身影便相去甚远。农夫感到疑惑,自己从小在王坟边儿长大,咋就从未见过此人。

第二天一大早,农夫便抱着满肚子疑惑,在王坟上下及周边找了个完,问了个遍,只是不见那大汉的踪影。待他走到王坟大门口,暮然看到大门右侧那尊石人时,完全惊呆了。这尊石人和帮他拉车的大汉从身高到长相都一模一样,竟毫无二致。农夫稍一愣怔,便暮然双膝跪下,口中念念有词:“大仙显灵,大仙显灵。小人有过,小人有罪。”从此,那农夫一旦出去赶会,便先来上香,除此之外,还常常携上家小,摆上贡品来此上香许愿。

相传,王坟那尊石人原为守墓人,因年久修炼成仙。成仙后,不断帮乡邻布礼施善,济贫扶弱,受到众乡亲传颂。

另有传说,石人是个调皮捣蛋仙,尽管做了不少善事,也做过拙事。一天,从上风刮过来一阵阵异香,诱得那石人心意慌乱,坐立不是。石人便不思守墓,直奔那异香而去。待到近前,散发异香的却是军庄的豆腐。这豆腐做得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甚是好吃。单单那味儿,便见沉香幽郁,芬芳清新,鸟闻不飞,人见忘归。石人哪顾得上这些,但见搬起一合盘豆腐狼吞虎咽起来,谁知此举动早被军庄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要知道一合盘一盒盘的豆腐,是他们养家糊口的救命钱。就连他们自己,平日也是舍不得尝上一口的。众人忍无可忍,便上去一顿好打,把石人轰出了村。

至于石人背上那刀伤和残缺的下唇,便是这次偷吃豆腐烙下的祸根。这正是:

贪吃烙下千古痕

全作笑料供人传

红尘滚滚,沧桑变革。王坟陆续遭劫,参天松柏被砍来做薪,石羊石马石人被砸碎烧成石灰。

口 述: 周安华 (居民,81岁)

肖长山 (居民,78岁)

白连生 (居民,65岁)

撰 写: 陈守玺 王胜利

潮州广济桥与广济楼

中国最崇拜韩愈的城市在哪里?

世界最早启闭式桥梁在哪里?

除了景德镇,

“中国瓷都”还有哪儿?

大面积霸占福布斯富豪榜的“潮商”,

大部分来自哪里?

“凡是有潮水的地方,

就有潮人。”

而以上问题的共同答案,

潮州。

撰文、摄影:洪杰生 吴英淦

韩文公祠

广济桥中段的浮桥组装过程

中国最大规模古牌坊街

潮州一江两岸全景

到广不到潮,白白走一遭

潮州主城区

潮州古城区

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

潮州湘桥好风流,

十八梭船廿四洲。

廿四楼台廿四样,

两只锉牛一只溜。

这是粤东地区广为传唱的一首民谣,歌中的 “湘桥”就是广济桥 ,它与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 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曾拆除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于2003年-2007年重修恢复明代模样。

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

广济桥暮色

城楼之首

广济楼,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维修,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济门城楼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外城门原有“东为万春”门额。楼置于高大厚实的台基上,拱门中开,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面为木石柱相衔接支撑,并跨出城墙外,成为骑楼。

然而,原明代广济楼已不复存在,仅剩一些零构件,设计者只好依据清代潮州古城图的广济楼外观以及清代画家笔下广济楼风貌,参考潮州城内遗留的明代建筑形式,再行设计,采取“落架重修”方式,即把老楼遗存的老构件按原位安上,体现“修旧如旧”原则。

广济门城楼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 列原潮州城七城楼之首 ,襟江控岳,护邑镇桥。

春日的广济楼与滨江长廊

雨后的广济楼与古城墙

如今的广济楼与广济桥,

俨然成为了潮州古城的 旅游 名片,

吸引无数游客前来。

牌坊之最

(※潮州牌坊街,连拍7小时,一镜到底,带你从白天走到夜幕降临)

潮州牌坊街, 位于古城中心,总长1948米,其中太平路1742米,东门街206米, 历史 上这里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这里曾有牌坊91座,现今已修复的古牌坊共22座。修复后的牌坊街, 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中国最大规模古牌坊街。

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

古城之北

北阁佛灯

北阁佛灯, 坐落于金山东面、古城北面。古城墙在此揽绕金山,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曲径幽深,东临急转直下的韩江流水,高览低俯均是别致的景色,堪称岭南一绝。

鳄渡秋风

在潮州城外韩江北堤中段,有个古渡口,叫 鳄渡 。古时候潮州鳄鱼为患,故韩江原称之为鳄溪(恶溪)。相传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刑部侍郎韩愈刺潮,因闻鳄鱼为患,危害人民的性命财产,遂于是年四月二十四日在上述渡口设置祭坛,这就是祭鳄台的由来。台前大江,于秋高云淡之际,一面风可驶三面帆,因而称“鳄渡秋风”,列为“潮州八景”之一。

粤东第一古刹

开元寺全景

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 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开元寺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2001年,开元寺被列入第五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佛殿是开元寺一处独立殿阁,中泰人民友谊的象征,是中泰文化交流的标志。

潮州古建

让潮州人引以为豪的:

修了八百年的广济桥,

和来过八个月的韩愈。

韩文公祠 ,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背靠韩山面临韩江,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2006年,韩文公祠列为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古庙, 位于韩江大桥西端南堤上,庙门东向,面临韩江,又称安济王庙,潮州人称“大老爷宫”。

饶平城隍庙, 兴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 历史 。其建筑规模之大,可用俗语“饶平城隍大过府”来形容。

千年古寨

龙湖古寨

龙湖古寨, 始建于1000多年前南宋年间;明、清为发展的盛期。这里是潮汕滨海的贸易重镇,仍保存100多座古建筑,堪称“潮汕古建筑博览”。

龙湖古寨呈带状,南北走向,面积约1.5平方公里,寨内辟三街六巷,因其地形及建筑风格与古时潮州府很相似,故龙湖古寨有“潮州小城”之称

八角土楼

道韵楼

道韵楼 ,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位于饶平三饶镇,以“古、大、奇、美”著称,整座楼呈八卦形,周长达328米,是 中国现存最大的八角型客家围屋。

楼内充满 8的倍数 —— 72 间房、 32 口井、 112 架梯。围楼内广场中有两口井,象征太极中的两仪阴阳鱼眼。2006年,道韵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江大桥

韩江大桥

韩江大桥, 是潮州继广济桥之后建成的第二座大桥,由东桥、西桥和中间联络桥组成,中段与沙洲岛立交互通,桥全长1150米,于1989年4月建成。

金山大桥

潮州金山大桥是目前中国跨度最大的无风撑背靠式五连拱钢管桥

金山大桥, 继广济桥、韩江大桥后的第三座大桥,于2007年通车。桥总长度3.5公里,飞越韩江东西两岸,连接市区与潮州东部的意溪镇、北片工业区。

潮州大桥

2019年8月24日台风白鹿来临前夕,天边的火烧云与亮灯的潮州大桥交相辉映,把整条韩江也染得通红。

西湖公园

潮州西湖 ,山倚湖苍翠,湖傍山青黛。昔时是潮州古城的护城濠,俗称 “城壕池”; 如今,随着城市建设重心的西移,这里已成为 古城区与新城区绿色的分水岭。

坐落于湖山之巅的凤栖楼,由“四望楼”和“凤座”组成,它筑建在潮州古城区制高点,使人“未进潮州,先见凤楼”。

西湖公园夜景全景,湖心亭、涵碧楼、凤栖楼等景物格外显眼。

粤东菁华

淡浮院

淡浮院 迎面是一座耸立的绿色大石牌坊,三门歇山顶建筑,气势宏伟磅礴,正中有大匾题“粤东菁华”四字,两侧匾额分别书“金声”、“玉振”,皆是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的手迹。

城中水库

岗山水库,位于潮州磷溪境内红山附近,潮州唯一的中型灌溉水库

汤溪水库,位于潮州饶平北部,蓄水量2.8亿多立方米,是潮汕地区最大的人工湖

海上牧场

东方埭

柘林湾地处闽粤边陲,位于潮州市饶平县东南面。这里有一个名为“东方埭”的小渔村,上世纪60、70年代围海造田;上世纪末挖田为塘;另有少量水面围网而渔,犹如海上牧场一般。

拉网捕鱼

大埕湾拉网捕鱼

大埕湾的“拉网捕鱼”比较古老,始于明代。当时有一位在浙江做过官的饶平人告老还乡,他为乡民带回几箱渔网,并把在浙江学到的捕鱼方法传授给大家。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在浅海湾捕鱼,正是大埕湾所适合的。这种“拉网捕鱼”的方法世代相传,沿袭至今。

大埕湾位于闽粤交界处,因北邻潮州市饶平县大埕乡得名。

大埕湾的“拉网捕鱼”每年夏季开始,秋季结束。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大埕的年轻人都外出谋生,只有老渔民依然坚守这份祖传事业。

潮绣

潮绣作为粤绣的流派之一,始于唐代,形成独特风格是在明、清。在清朝乾隆年间,潮州等地广设绣庄、绣坊,粤绣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潮绣作品(未完成)

凤凰单枞茶

凤凰单枞茶出产于潮州凤凰镇,因凤凰山而得名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属散条形茶瀹(yuè)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

凤凰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山高日照短,云雾雨量多,冬春不严寒,盛夏无酷暑的天气特点,极适合茶树生长,茶树生长没有明显休眠期,四季都可产茶。

潮汕屋脊

凤凰山对于潮州来说就像一位母亲,不仅是凤凰单丛茶的主产地,更是潮汕文化区的地理界限。而潮州的别称 “凤城” ,即得名于凤凰山。

凤凰山主峰凤凰髻(俗称凤鸟髻)海拔1498米,是潮州及粤东地区最高峰,有 “潮汕屋脊” 之称。

凤凰山云海日出

除了壮观的日出,凤凰山更是全潮州最佳的观星胜地。

黎明时分初升的月亮与金星

2018年7月28日,凤凰山上空的月全食与火星

凤凰山上,夏季银河初升

凤凰天池星轨

凤凰山星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694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7
下一篇 2023-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