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载堉的介绍有哪些?

关于朱载堉的介绍有哪些?,第1张

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1536年,生在河南怀庆明王朝宗室郑王府的锦衣绣袍里,卒年已不可确考,大约是1610年前后逝世。他自幼家学渊源,才思聪敏,早年学习天文、算术,“笃学有至性”,打下了坚实的天算基础。在他少年时代,家庭生活忽遭重大变故。起因是他父亲朱厚烷由于直谏犯上,得罪了明世宗;随后又被其叔诬陷,以至被削去爵号,身陷囹圄。昔日殿上王,今作阶下囚。朱载堉不仅目睹,而且亲历了统治阶级内部这幕丑剧,愤而搬出王宫,“筑土室宫门外,席藁独处者十九年”。他身居斗室,埋头读书。“斗酒纵观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除了别的兴趣爱好之外,他特别潜心于音乐的研究,最后终于能精通乐律、历学、度量衡、舞蹈诸学,集乐律理论家、声学家、历学家、数学家于一身,为他攻下十二平均律的难关铺平了道路。

后来,新天子穆宗即位,大赦天下。朱厚烷不但恢复了名誉和王爵,还增添俸禄四百石。于是朱载堉搬回王宫,利用丰富的藏书和其他优越条件,深入钻研乐律和历学。

朱载堉受深通音乐理论的同朝前辈韩邦奇、王廷相及何瑭等人的启发,将前人的经验总结提高,加以发挥,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写成《律学新说》,开始涉及十二平均律的问题。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父亲死了以后,按资格应由他来继承郑王爵位,但他接连上疏,恳辞再三,不仅自己“让国自称道人”,而且提出放弃他儿子的继承权利。朱载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继续专心致志搞音乐理论研究,决心一辈子献身于科学。

到他60岁时,一部辉煌巨著《律吕精义》问世了。书中运用极精确严密的方法,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十二平均律。朱载堉高兴地说:“新法不用三分损益,不拘隔八相生,然而相生有序,循环无端,十二律吕,一以贯之,此盖二千年之所未有,自我圣朝始也。”《律吕精义》实为一部承前启后的科学论著。朱载墒的主要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辩惑》、《嘉量算经》等书。《乐律全书》共47卷,汇集了17种著作,律学之外,还包括舞谱、乐谱、算学、历学等等,内容宏富,而其中的《律学新说》和《律吕精义》则是律学的代表作。

朱载堉不仅是一位卓越的音乐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有实际经验的舞蹈家和歌曲作家,在乐器制作上也有重大贡献;但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由于其首创十二平均律所奠定的。

投胎是个技术活,对于古人来说更是如此,出生于显赫之家和寻常百姓的家,人生肯定截然不同,毕竟起跑线就有天壤之别。皇帝的儿子更不必多数,生下来就是王爷的命,只要没有谋反之心,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然而,明代却有一位非常任性的王爷,为了搞科学研究,非要把王位让给别人,其思维让常人难以理解。

朱载堉,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子孙,正儿八经的明皇室成员,老爸朱厚烷被封为郑恭王,其封地为现在的河南沁阳。朱厚烷为人比较低调,贵为大明的王爷,生活非常节俭,整天穿着粗布衣服,没有一点王爷的架子,与当地的百姓打成一片,而且开办学堂,亲自为学生讲学。

有其父必有其子,在老爸的影响下,朱载堉从小聪明好学,由于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也不用为未来的生活担忧,所以他很少读四书五经。长大后,朱载堉对天文学、算术及音律极为感兴趣,甚至达到忘寝废食的地步,朱厚烷对儿子的做法相当支持。

嘉靖在位中后期,迷恋上了道术,想要追求不切实际的长生不老,变得不务正业。朱厚烷见此状况,出于对大明江山的担忧,屡次写奏折劝谏,结果非但没有起到啥效果,反而得罪了一些奸臣,这些人就联合起来诬陷朱厚烷,说他有不轨之心。

几乎没有经过任何调查,嘉靖就命锦衣卫把朱厚烷抓住,连夜押送到京城,幸好嘉靖觉得朱厚烷是自家人,没有下狠手,只是把他囚禁在皇宫之中。在大臣的劝说下,嘉靖并未对朱厚烷的家人太过惩罚,16岁的朱载堉知道老爸是被愿望的,内心肯定非常不爽。

据《明史》记载:“痛父非罪见系,筑土室宫门外,席藁独处者十九年。”也就是说,朱载堉为了表达内心的不满,给老爸朱厚烷伸冤,跑到皇宫外面搭建一个茅草屋,任凭谁劝说都没有用,说啥都不走,并告诉皇帝派来的大臣,除非把父亲放出来,否则他就一直住在茅草屋中。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朱载堉这一住就是十九年,直到老爸的冤案被平反,才返回封地。万历十九年,朱厚烷因病去世,作为长子,朱载堉理应继承王爷的位子,他给万历连写了许多奏折,表示自己不想当王爷,科学研究才是他的最爱,而且还不让儿子接替自己的王位。

万历十分郁闷,觉得朱载堉就是个奇葩,放着优越的生活不过,为何要倒腾那些不靠谱的事情。按照辈分来看,朱载堉是万历皇帝的叔叔,最终万历答应了叔叔的请求,免去了他王爷的身份。从此之后,朱载堉把所有精力放在了科学研究上,留下了《嘉量算经》、《律吕精义》、《算学新说》等著作,被中外学者尊崇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666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6
下一篇 2023-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