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中黄忠和张郃激战的天荡山,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演义中黄忠和张郃激战的天荡山,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第1张

张郃兵败葭萌关后,曹洪又想将张郃治罪,遭到郭淮的劝阻。曹洪随即派遣夏侯惇的侄子夏侯尚和原长沙太守韩玄之弟韩浩及五千兵马给张郃,让他戴罪立功,继续与黄忠作战。

与此同时,黄忠和严颜率部进至天荡山一线,与曹军形成对峙。严颜认为,天荡山是曹军粮草囤积之地,如果能拿下该地,汉中将唾手可得。黄忠赞同严颜的看法,立即与严颜商议下一步的作战部署。

没过多久,夏侯尚与韩浩领兵前来。黄忠引兵出战,一人独战夏侯尚和韩浩。经过十几个回合的较量,黄忠败走,营寨也被夏侯尚夺取。

次日,夏侯尚与韩浩再度出战,黄忠与之交战,再度败走,又夺取了黄忠刚刚设立的营寨。这种情况重复了三次,黄忠退兵六十多里,一直退到葭萌关。

眼看黄忠连续败阵,孟达暗自向刘备写信,介绍战局。刘备大惊失色,连忙找到诸葛亮问计。诸葛亮认为这是黄忠的诱敌之计,刘备非常疑惑,命刘封前往葭萌关一探究竟。

果然,在随后进行的战斗中,黄忠与严颜连夜发动奇袭,攻入曹军营寨,并一路追击,将失去的三座营寨重新占领,曹军不得不退入天荡山。黄忠故伎重施,与严颜展开两面夹攻,严颜斩杀天荡山守将夏侯德,黄忠击溃张郃、斩杀韩浩,终于夺取了天荡山。

小说中描述的此次天荡山之战,在历史上并未发生过。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是因为无论《三国志•张郃传》还是《三国志•黄忠传》中均无此次战事的记载。而在《三国志》的其它相关传记中,也找不到类似的记载。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夏侯德与韩浩,前者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而韩浩尽管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但结局却与小说有着天壤之别。

按照小说的记载,韩浩是韩玄的弟弟,在天荡山一役中黄忠斩杀。但在真实的历史中,韩浩在参与了针对张鲁的汉中之战后就随曹操一起返回了中原,并未滞留在汉中。因此,他也就不可能死在黄忠的手里。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的韩浩与长沙太守韩玄并无瓜葛,也不是韩玄的弟弟。

既然天荡山并非黄忠与张郃交锋的战场,那么这个地名是否也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天荡山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是汉末汉中之战的战场之一。

天荡山,在汉末时期又被称为北山,位于今天的汉中市勉县城北约四里处。此地地势险要,与阳平关、定军山呈掎角之势,是古代汉中地区的战略要地。

据地方志记载,在汉末三国期间,此地曾经是曹魏大军的粮草囤积地,著名的“偃旗息鼓”故事就发生在此地(关于赵云在此的战事,将另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蜀汉帝国建立后,诸葛亮调集大军在汉中准备北伐,赵云所部就驻扎于此。

简介:据“勉县志”记载,天荡山在城北四公里,东起堰河西岸,西至关山梁的银洞岭、雷公山,北连群峰环抱的米仓山,南隔汉江与定军山对峙,其主峰天灯寺岭,海拔980米左右,民间有“勉县天荡山,离天三尺三”的说法,该山遥对县城北门——天荡门(此门今已不复存在)。天荡山乃城北屏障,与定军山、古阳平关成犄角之势,为汉中盆地西部门户,西控川陕要径,北扼陈仓古道南口,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占据汉中后,企图长期与蜀对峙,曾驻重兵,并运米数千万积于此。当年“天荡山粮草之所,是汉中军士养命之源,倘有所失,则无汉中也”。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攻汉中,曾遣黄忠来此抢粮,与曹军争战。刘备占汉中后,赖此山屯兵。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进兵关陇,以此山为基地。天荡山坳天灯寺周围古树参天,清净幽雅。寺旁有一泉,常年流水,山门外有一巨石,传为黄忠斩夏侯渊回营下马的脚踏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656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6
下一篇 2023-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